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习题。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同步题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习题。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①对下列句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行而无信 信:相信 B、顾计不知所出耳 顾:不过,只是。表示转折 C、秦王必说见臣 说:通“悦”,高兴 D、进兵北略地 略:掠夺,夺取 ②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 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 B、乃遂私见樊於期 / 遂乃收盛樊於期之首 C、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 / 为之奈何 D、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 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③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 A、太子丹恐惧 B、 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C、吾每念,常痛于骨髓 D、樊於期偏袒扼腕以进 ④从后两段文字内容看,对荆轲形象评价有误的一项是( ) A、擅长辞令,一席话以诚感人,终使樊将军甘心自刎献首。 B、果断坚决,见太子丹“不忍”,便“私见樊将军”以促成其事。 C、工于心计,正确判断行刺秦王的关键在于取信秦王。 D、心狠手辣,为取“信物”诱使樊将军自刎。 ⑤翻译句子。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①A ②B ③B ④D ⑤“略”。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范子华有宠于晋君,不仕而居三卿之右,游其庭者侔①于朝。禾生、子伯,范氏之上客。出行,宿于田叟商丘开之舍。中夜,禾生、子伯二人相与言子华之名势,能使存者亡,亡者存;富者贫,贫者富。商丘开先窘于饥寒,潜于牖北听之。因假粮荷畚之子华之门。子华之门徒见商丘开年老力弱,面目黎黑,衣冠不检,莫不眲②之。既而狎侮欺诒。亡所不为,商丘开常无愠容。 遂与商丘开俱乘高台,于众中漫言③曰:“有能自投下者赏百金。”众皆竞应。商丘开以为信然,遂先投下,形若飞鸟,飏于地,肌骨无毁。范氏之党以为偶然,未讵怪也。因复指河曲之淫隈④曰:“彼中有宝珠,泳可得也。”商丘开复从而泳之,既出,果得珠焉。众方同疑。俄而范氏之藏大火。子华曰:“若能入火取锦者,从所得多少赏若。”商丘开往无难色,入火往还,埃不漫,身不焦。 范氏之党以为有道,乃共谢之曰:“吾不知子之有道而诞子。子其愚我也,敢问其道。”商丘开曰:‘吾亡道。曩⑤子二客之宿吾舍也,闻誉范氏之势。吾诚之无二心,故不远而来。及来,以子党之言皆实也,唯恐诚之不至,行之不及。物无迕者,心一而已。今方知子党之诞我,我内藏猜虑,外矜观听,追幸昔日之不焦溺也。水火岂复可近哉?”自此之后,范氏门徒路遇乞儿马医,弗敢辱也,必下车而揖之。仲尼曰:“夫至信之人,可以感物也。商丘开信伪物犹不逆,况彼我皆诚哉?” (取材于《列子·黄帝》) 注释:①侔:(móu)等列,相等。②眲:(nè)轻视。③漫言:随口说。④淫隈:深水处。⑤曩:(nǎng)以往,从前,过去的。 1. 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假粮荷畚之子华之门——之:往,去 B.遂与商丘开俱乘高台——乘:登上 C.乃共谢之曰——谢:感谢 D.今方知子党之诞我——诞:欺诈,戏弄 2.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粗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不仕而居三卿之右——必下车而揖之 B.范子华有宠于晋君——游其庭者侔于朝 C.商丘开复从而泳之——从所得多少赏若 D.因假粮荷畚之子华之门——因复指河曲之淫隈 3. 下列语句的括号中是补出词语,补出后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客)宿于田叟商丘开之舍 B.(子华)能使存者亡,亡者存 C.曩子二客之宿吾舍也,闻(二客)誉范氏之势 D.水火岂复可近(我)哉 4. 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子华虽未做官,地位却高过三卿,到他家就等同于到了朝廷。 B.商丘开被门客耍弄从高台跳下,去深水取珠,到大火中取锦。 C.商丘开历险无恙,门客认为他是有道的神人,一起向他求教。 D.商丘开认为自己的表现是因为心诚所致,了解真相后很后怕。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
(一) |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取材于韩愈《师说》) |
(二) |
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是皆有以参天地之化,关盛衰之运。其生也有自来,其逝也有所为。……自东汉以来,道丧文弊,异端并起。独韩文公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复归于正,盖三百年于此矣。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此岂非参天地,关盛衰,浩然而独存者乎? 始潮人未知学,公命进士赵德为之师。自是潮之士,皆笃于文行,延及齐民,至于今,号称易治。信乎孔子之言:“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潮人之事公也,饮食必祭,水旱疾疫,凡有求必祷焉。而庙在刺史公堂之后,民以出入为艰。前太守欲请诸朝作新庙,不果。元佑五年,朝散郎王君涤来守是邦。凡所以养士治民者,一以公为师。民既悦服,则出令曰:“愿新公庙者,听!”民欢趋之,卜地于州城之南七里,期年而庙成。(取材于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 1. 对下列语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出人也远矣——出:出现,显露 B.而耻学于师——耻:以……为耻 C.皆笃于文行——笃:重视,专注。 D.前太守欲请诸朝作新庙,不果——果:实现,成功 2.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没看出他们是明智的 B.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足以感到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 C.独韩文公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 只有韩文公从普通人里崛起,谈笑着指挥古文运动,天下人纷纷追随他 D.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地位高的人学了道理,就会爱护人民;人格卑鄙的人学了道理,就容易使坏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愈认为“圣人为圣”,“愚人为愚”,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人们是否愿意拜师学习。 B.韩愈认为为孩子选择老师的目的不是“传道”“解惑”,而是教他读书,解读文句。 C.苏轼认为韩愈在“文”“道”“忠”“勇”等方面都做出了杰出贡献,堪称一世师表。 D.潮州百姓敬奉韩公,在地方官的组织下,积极参与,于城南择地新修了韩文公庙。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于仲文,字次武,髫龀就学,耽阅不倦。及长,倜傥有大志,气调英拔。起家为赵王属,寻迁安固太守。 高祖为丞相,尉迥作乱,遣将檀让收河南之地。复使人诱致仲文,仲文拒之。迥怒其不同己,遣仪同宇文威攻之。仲文迎击,大破威众,斩首五百余级。以功授开府。迥又遣其将宇文胄渡石济,宇文威、邹绍自白马,二道俱进,复攻仲文。仲文自度不能支,弃妻子,将六十余骑,开城西门,溃围而遁。为贼所追,且战且行,所从骑战死者十七八。仲文仅而获免,达于京师。迥于是屠其三子一女。高祖见之,引入卧内,为之下泣。进位大将军,领河南道行军总管。给以鼓吹,驰传诣洛阳发兵,以讨檀让。仲文军次蓼堤,去梁郡七里,让拥众数万,仲文以羸师挑战。让悉众来拒,仲文伪北,让军颇骄。于是遣精兵左右翼击之,大败让军。檀让以余众屯城武,别将高士儒以万人屯永昌。仲文诈移书州县曰:“大将军至,可多积粟。”让谓仲文未能卒至,方槌牛享士。仲文知其怠,选精骑袭之,一日便至,遂拔城武。迥将席毗罗,众十万,屯于沛县,将攻徐州。其妻子在金乡。仲文遣人诈为毗罗使者,谓金乡城主徐善净曰:“檀让明日午时到金乡,将宣蜀公令,赏赐将士。”金乡人谓为信然,皆喜。仲文简精兵,伪建迥旗帜,倍道而进。善净望见仲文军且至,以为檀让,乃出迎谒。仲文执之,遂取金乡。毗罗恃众来薄官军,仲文背城结阵,去军数里,设伏于麻田中。两阵才合,伏兵发,俱曳柴鼓噪,尘埃张天。毗罗军大溃,仲文乘之,贼皆投洙水而死,为之不流。获檀让,槛送京师,河南悉平。毗罗匿荥阳人家,执斩之,传首阙下。勒石纪功,树于泗上。 史臣曰:仲文博涉书记,以英略自诩,尉迥之乱,遂立功名。(《隋书·于仲文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倜傥有大志,气调英拔——拔:超越 B.仲文军次蓼堤,去梁郡七里——次:驻扎 C.让谓仲文未能卒至——卒:突然 D.毗罗恃众来薄官军——薄:轻视 2.下列句子中加粗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迥怒其不同已,遣仪同宇文威攻之。——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开城西门,溃围而遁。——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C.檀让以余众屯城武。——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D.善净望见仲文军且至,以为檀让,乃出迎谒。——夜闻汉军四面楚歌,项王乃大惊。 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于仲文“英略”的一组是( ) ①复使人诱致仲文,仲文拒之。 ②仲文仅而获免,达于京师。 ③让拥众数万,仲文以羸师挑战。 ④仲文诈移书州县曰:“大将军至,可多积粟。” ⑤仲文简精兵,伪建迥旗帜,倍道而进。 ⑥仲文乘之,贼皆投洙水而死,为之不流。 A.①⑤⑥ B.②④⑥ C.①②③ D.③④⑤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为贼所追,且战且行,所从骑战死者十七八。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让悉众来拒,仲文伪北,让军颇骄。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毗罗军大溃,仲文乘之,贼皆投洙水而死,为之不流。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
文木先生传 清·程晋芳 |
先生姓吴氏,讳敬梓,字敏轩,一字文木,全椒人。世望族,科第仕宦多显者。先生生而颖异,读书才过目,辄能背诵。稍长,补学官弟子员①。袭父祖业,有二万余金。素不习治生,性复豪爽,遇贫即施,偕文士辈往还,饮酒歌呼穷日夜,不数年而产尽矣。 安徽巡抚赵公国麟闻其名,招之试,才之,以博学鸿词②荐,竟不赴廷试,亦自此不应乡举,而家益以贫。乃移居江城东之大中桥,环堵萧然,拥故书数十册,日夕自娱。窘极,则以书易米。 其学尤精《文选》,诗赋援笔立成,夙构者莫之为胜。辛酉、壬戌间,延至余家,与研诗赋,相赠答,惬意无间。而性不耐久客,不数月,别去。生平见才士,汲引如不及。独嫉时文③士如仇,其尤工者,则尤嫉之。余恒以为过,然莫之能禁。缘此,所遇益穷。岁甲戌,与余遇于扬州,知余益贫,执余手以泣曰:“子亦到我地位,此境不易处也,奈何?”余返淮,将解缆,先生登船言别,指新月谓余曰:“与子别,后会不可期,即景悢悢④,欲构句相赠,而涩于思,当俟异日耳。”时十月七日也,又七日而先生殁矣。盖享年五十有四。所著有《文木山房集》、《诗说》若干卷。又仿唐人小说为《儒林外史》五十卷,穷极文士情态,人争传写之。 余生平交友,莫贫于敏轩,抵淮访余,检其橐,笔砚都无。余曰:“此吾辈所倚以生,可暂离耶?”敏轩笑曰:“吾胸中自有笔墨,不烦是也。”其流风余韵,足以掩映一时。(节选自《勉行堂文集》卷六) 【注】①弟子员:明清称县学生员为弟子员。②博学鸿词:科举考试的一种名目。③时文:明清时指八股文。④悢悢(liàng):悲伤。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素不习治生 治:经营 B.环堵萧然 堵:墙壁 C.夙构者莫之为胜 夙:素常 D.而性不耐久客 客:客人 2.下列句子中,全部直接表现吴敬梓“流风余韵”的一组是( ) ①窘极,则以书易米 ②饮酒歌呼穷日夜 ③夙构者莫之为胜 ④生平见才士,汲引如不及 ⑤此境不易处也,奈何 ⑥吾胸中自有笔墨,不烦是也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①②⑤ D.③④⑥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吴敬梓生性聪明,读书能过目成诵,长大后得到安徽巡抚赵国麟的赏识,但他却无意进取功名。 B.吴敬梓家境不错,继承了不少家产,但由于种种原因,几年之内耗尽家产,生活开始穷困起来。 C.吴敬梓善交文士,但对当时流行的八股文深恶痛绝,因而那些擅长写八股文的人,就特别痛恨他。 D.吴敬梓模仿唐人小说创作而成的《儒林外史》,写尽了文士们的性情状貌,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4.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1)余恒以为过,然莫之能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吾辈所倚以生,可暂离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完成后面题目。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子曰:“三年无改父之道,可谓孝矣。”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里仁》) (1)下面各项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做子女的见父母心里不愿意听从劝谏,还是要对他们恭恭敬敬,并不违抗。 B.做子女的一方面对父母的长寿感到高兴,一方面为他们的衰老而恐惧。 C.三年不改变父亲在世时候修建的道路,这样就可以说是尽孝了。 D.父母在世的时候,不远离家乡,如果不得已要出门,也必须有一定的地方。 (2)以上语段,表现了孔子怎样的思想美德?并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