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2)小题。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2)小题。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福建省月考题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2)小题。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1)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本章中孔子认为怎样才能做到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岂止是仁人,简直是圣人了!就连尧舜恐怕都担心做不到这样呢。
          ②仁就是自己想站得住就使别人站得住,自己想通达就是别人通达。
(2)“略”。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2)小题。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节选自《论语·里仁》)
(1)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上选文谈到富贵与道义的关系,用自己的话说说孔子的观点和主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论语》的两则选文,完成(1)—(2)小题.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治长》)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
  【注】①邑:村子。②子夏:孔子的学生。孔子死后,他在魏国宣传孔子的思想主张。
(1)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是一个坦率直爽的人,他承认自己的忠信并不是最突出的,因为即使在只有10户人家的小村子里,就有像他那样讲求忠信的人。
B.孔子在承认自己不具备忠信的优越性的同时,坦言自己非常好学,表明他自己的德性和才能都是来自于自己的“好学”。
C.一个人虽然没有什么学问,但他却从实行重贤、忠孝和诚信等伦理道德中学习,子夏认为,这样的人就是一个知识高深的人。
D.在子夏看来,评价一个人重要的是看他的德行,而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识,由此可以看出孔子时代儒家教育重在德行的基本特点。
(2)孔子又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结合上面的选段,请简要说明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论语》的两则选文,完成(1)—(2)小题。
  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论语·宪问》)
  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论语·子路》)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士,就不能整天想着自己的小家,过小日子。
B.一个士行事要有廉耻之心,到外面为社会做事,要不辱使命。
C.一个士在行事上要有标准,坚决不做耻辱之事,不欺辱自己的君主。
D.一个真正的士,就应忠于自己的人格,忠于国家,做对国家有利的事。
(2)孔子的学生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请结合以上文段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游侠列传
  韩子曰:“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二者皆讥,而学士多称于世云。至如以术取宰相卿大夫,辅翼其世主,功名俱著于春秋,固无可言者。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
  郭解,轵人也,字翁伯,善相人者许负外孙也。解父以任侠,孝文时诛死。解为人短小精悍,不饮酒。少时阴贼,慨不快意,身所杀甚众。以躯借交报仇,藏命作奸,剽攻不休,铸钱掘冢,固不可胜数。适有天幸,窘急常得脱,若遇赦。及解年长,更折节为俭,以德报怨,厚施而薄望。然其自喜为侠益甚。既已振人之命,不矜其功,其阴贼著于心,卒发于睚眦如故云。而少年慕其行,亦辄为报仇,不使知也。解姊子负解之势,与人饮,使之嚼。非其任,强必灌之。人怒,拔刀刺杀解姊子,亡去。解姊怒曰:“以翁伯之义,人杀吾子,贼不得。”弃其尸于道,弗葬,欲以辱解。解使人微知贼处。贼窘自归,具以实告解。解曰:“公杀之固当,吾儿不直。”遂去其贼,罪其姊子,乃收而葬之。诸公闻之,皆多解之义,益附焉。
  解出入,人皆避之。有一人独箕踞视之,解遣人问其名姓。客欲杀之。解曰:“居邑屋至不见敬,是吾德不修也,彼何罪!”乃阴属尉史曰:“是人,吾所急也,至践更时脱之。”每至践更,数过,吏弗求。怪之,问其故,乃解使脱之。箕踞者乃肉袒谢罪。少年闻之,愈益慕解之行。
  及徙豪富茂陵也,解家贫,不中訾,吏恐,不敢不徙。卫将军为言:“郭解家贫不中徙。”上曰:“布衣权至使将军为言,此其家不贫。”解家遂徙。诸公送者出千余万。轵人杨季主子为县掾,举徙解。解兄子断杨掾头。由此杨氏与郭氏为仇。
  解入关,关中贤豪知与不知,闻其声,争交欢解。解为人短小,不饮酒,出未尝有骑。已又杀杨季主。杨季主家上书,人又杀之阙下。上闻,乃下吏捕解。解亡,置其母家室夏阳,身至临晋。临晋籍少公素不知解,解冒,因求出关。籍少公已出解,解转入太原,所过辄告主人家。吏逐之,迹至籍少公。少公自杀,口绝。久之,乃得解。穷治所犯,为解所杀,皆在赦前。轵有儒生侍使者坐,客誉郭解,生曰:“郭解专以奸犯公法,何谓贤!”解客闻,杀此生,断其舌。吏以此责解,解实不知杀者。杀者亦竟绝,莫知为谁。吏奏解无罪。御史大夫公孙弘议曰:“解布衣为任侠行权,以睚眦杀人,解虽弗知,此罪甚于解杀之。当大逆无道。”遂族郭解翁伯。
  太史公曰:吾视郭解,状貌不及中人,言语不足采者。然天下无贤与不肖,知与不知,皆慕其声,言侠者皆引以为名。
1.下列各句加粗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少时贼          阴:暗地里
B.不其功          矜:自夸
C.解使人知贼处    微:暗中
D.大逆无道        当:判处
2.下列各句,均能表明郭解侠义品格的一组是(     )
① 少时阴贼,慨不快意,身所杀甚众
②藏命作奸,剽攻不休,铸钱掘冢
③ 遂去其贼,罪其姊子,乃收而葬之
④既已振人之命,不矜其功
⑤ 杨季主家上书,人又杀之阙下
⑥“是人,吾所急也,至践更时脱之。”
A.①③⑥
B.③⑤⑥
C.③④⑥
D.②③④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非子认为:现在的游侠者,他们的行为虽然不符合道德法律的准则,但是他们说话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果敢决断,已经答应的必定实现,肯于牺牲生命,去救助别人的危难还是值得肯定的。
B.郭解先前不惜牺牲生命去替朋友报仇,藏匿亡命徒去犯法抢劫,停下来就私铸钱币,盗挖坟墓,他的不法活动数也数不清。
C.等到郭解年令大了,就改变行为,检点自己,用恩惠报答怨恨自己的人。曾经有一个人傲慢地坐在地上看着他,门客中有人要杀那个人,郭解说:“居住在乡里之中,竟至于不被人尊敬,这是我自己道德修养得还不够,他有什么罪过。”
D.御史大夫公孙弘认为:“郭解以平民身份任侠,玩弄权诈之术,因为小事而杀人,郭解自己虽然不知道,这个罪过比他自己杀人还严重。” 但司马迁认为郭解是倾倒天下大众的英雄,并对他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
4.翻译下列句子。
(1)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天下无贤与不肖,知与不知,皆慕其声,言侠者皆引以为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周行逢,朗州武陵人。少无赖,不事家人生产,尝犯法,配发静江军卒。以骁勇,累迁裨校。王逵攻边镐,行逢别破益阳,杀唐兵二千余人,执其将李建期。当是时,隶朗州刘言麾下者指挥使十人,咸以知兵名,行逢能谋,张文表善战,潘叔嗣果敢,三人多相须成功,而行逢与王逵则又情款甚昵焉。及逵为武安节度使,拜行逢集州刺史,为逵行军司马。
  显德元年,拜行逢武清军节度使,权知潭州军府事。潘叔嗣既杀逵,遣其客将李简率朗人迎行逢为帅。行逢入城,或请以潭州与叔嗣,行逢曰:“叔嗣杀主帅,罪当死,若与武安,是吾使之杀主公也。”召以为行军司马。叔嗣怒,称疾不至。乃阳以武安与之,召使至府受命。至则遣人执之立庭下,责之曰:“汝为小校,无大功,王逵用汝为团练使,一旦反杀主帅。吾未忍斩汝,乃敢拒吾命乎!”遂杀之。
  行逢,故农家子,起微贱,知民间疾苦,励精为治,公而无私。婿唐德求补吏,行逢曰:“汝才不堪为吏。吾今私汝,则可矣;汝居官无状,吾不敢以法贷汝。”与之农具而遣之。辟署僚属,皆取廉介之士。约束简要,吏民便之。
  又性勇敢,果于杀戮,将士恃功骄慢者,一以法绳之。大将十余人,谋为乱,行逢召宴诸将,酒半,呼壮士曳下斩之,一军皆畏服。民过无大小俱死,妻勋国夫人严氏谏曰:“人情有善恶,安得一概滥杀?”行逢怒曰:“此外事,妇人何知!”严氏不悦,绐曰:“家田佃户,以公颇贵,不力农,请往视之。”至则营居以老,岁时衣青裙押佃户送租入城,行逢行止之,不从,曰:“税,官物也,若主帅自免其家,何以率下?”一日行逢往就之,劳曰:“吾贵矣,夫人何自苦?”严氏曰:“公思做户长时乎?民租后时,常苦鞭抶,今贵矣,奈何忘陇亩间邪?”行逢命群妾强拥升肩舆,严氏卒无留意,因曰:“公用法太严而失人心所不欲留者仓卒祸起田野间易逃死尔。”行逢为之稍损。(选自《春秋十国》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骁勇,累裨校          迁:降职
B.吾今汝,则可矣          私:偏爱
C.辟僚属,皆取廉介之士   署:任命
D.严氏不悦,曰           绐:欺骗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阳以武安与之/敢拒吾命乎
B. 励精为治,公无私/与之农具遣之
C. 此外事,妇人知/若主帅自免其家,以率下
D. 至则营居老/咸知兵名
3.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公用法太严而失人心/所不欲留者/仓卒祸起/田野间易逃死尔
B. 公用法太严而失/人心所不欲留者/仓卒祸起田野间/易逃死尔
C. 公用法太严而失人心/所不欲留者/仓卒祸起田野间/易逃死尔
D. 公用法太严而失/人心所不欲留者/仓卒祸起/田野间易逃死尔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行逢出身于低微的农家,年轻时不务正业,曾因犯法被发配充军,后凭着勇敢和谋略成了当时有名的军事将领。
B.潘叔嗣和周行逢都曾经是王逵的部下,潘叔嗣杀了王逵后请周行逢为主帅,后因不听从安排被周行逢骗离驻地杀死。
C.周行逢为官公正无私,以清廉正直和有才能为标准选拔官吏,即使对自己的女婿也不例外,确实难得。
D.周行逢的妻子劝谏丈夫不要滥杀无辜,却遭责怪,后来有提醒他富贵后不要忘本,他仍没有接受意见。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三人多相须成功,而行逢与王逵则又情款甚昵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汝居官无状,吾不敢以法贷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士恃功骄慢者,一以法绳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