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射 骑,谨烽火,多间谍,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同步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射 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为约曰:“匈 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 岁余,匈奴每来出战。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 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 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详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陈,张左右翼击之,大破***匈奴十余万骑。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赵王迁七年,秦使王翦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司马尚欲反。赵王乃使赵葱及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废司马尚。后三月,王翦因急击赵,大破***赵葱,虏赵王迁及其将颜聚,遂灭赵。 1.对下列句子中 加粗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是数岁,亦不亡失/亡:阵亡 B.牧杜门不出,固称疾/杜:关闭 C.以数千人委之/委:丢弃 D.赵使人微捕得李牧/微:暗暗地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怀王乃悉发国中兵 B.赵乃以李牧为大将军/悉以心诚之话倚托 C.封李牧为武安君/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D.王翦因急击赵/不如因而厚遇之 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六组,全都正面表现李牧善于用兵的一组是( ) ①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 ②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 ③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 ④匈奴小人,详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 ⑤廉颇既亡入魏,赵使李牧攻燕,拔武遂、方城 ⑥王翦因急击赵,大破***赵葱,虏赵王迁及其将颜聚 A.②③④ B.①③⑥ C.①④⑤ D.③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牧是赵国防御匈奴的优秀将领,为了官吏管理的便利,他把士卒的粮食都运到将军的幕府里贮存。 B.李牧非常爱护士兵,但胆略不够,每当匈奴入侵,他都要求战士们立即进入营垒,不敢与匈奴作战。 C.由于赵王的误解,李牧被革职,后来赵王醒悟了,又再次起用李牧,李牧在赵王答应了自己的要求后,才就任。 D.李牧被二次起用后,虽用兵有方,多次击退敌人,但由于他仍不听从王命,惹怒赵王,因而遭秦反间而死。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牧多为奇陈,张左右翼击之,大破***匈奴十余万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司马尚欲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A 2.C 3.C 4.C 5.(1)新将都领兵出战,屡次失利,伤亡损失很多,边境不能耕种、放牧。 (2)李牧大量布下灵活奇特的战阵,从左右两边包抄反击匈奴,大败匈奴,歼灭匈奴十几万人马。 (3)秦国把大笔金钱送给了赵王的宠臣郭开,施行反间计,说李牧、司马尚想要谋反。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 郭原平字长泰,养亲必己力。性闲木功,佣赁以给供养。性谦虚,每为人作匠,取散夫价。主人设食,原平自以家贫,父母有肴味,唯餐盐饭而已。若家或无食,则虚中竟日,义不独饱,要须日暮作毕,受直归家,于里中买籴,然后举爨。父抱笃疾弥年,原平衣不解带,口不尝盐菜者,跨积寒暑。每出市卖物,人问几钱,裁言其半,如此积时,邑人皆共识悉,辄加本价与之。彼此相让,欲买者稍稍减价,要使微贱,然后取直。居宅下湿,绕宅为沟,以通淤水。宅上种少竹,春月夜有盗其笋者,原平偶起见之,盗者奔走坠沟。原平自以不能广施,至使此人颠沛,乃于所植竹处沟上立小桥,令足通行,又采笋置篱外。邻曲惭愧,无复取者。又以种瓜为业。世祖大明七年大旱,瓜渎不复通船,县官刘僧秀愍其穷老,下渎水与之。原平曰:“普天大旱,百姓俱困,岂可减溉田之水,以通运瓜之船”。乃步从他道往钱唐货卖。每行来,见人牵埭未过,辄迅楫助之;己自引船,不假旁力。若自船已渡,后人未及,常停住须待,以此为常。太守王僧郎察教廉,不就。太守蔡兴宗临郡,深加贵异,以私米馈原平及山阴朱百年妻,原平固让频烦,誓死不受。人或问曰:“府君嘉君淳行,敏君贫老,故加此赡,岂宜必辞。”原平曰:“府君若以吾义行邪,则无一介之善,不可滥荷此赐。若以其贫老邪,耋齿甚多,屡空比室,非吾一人而已。”终不肯纳。百年妻亦辞不受。(节选自《宋书·郭原平砖》)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禀至行,养亲必己力/禀:赐与 B.性闲木功,佣赁以给供养/闲 :熟习 C.日暮作毕,受直归家/直:报酬 D.于里中买粜,然后举爨/爨:做饭 2.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示郭原平孝敬父母和仗义助人的一组是( ) A.①唯餐盐饭而已②后人未及,常停住须待 B.①父抱笃疾弥年②要使微贱,然后取直 C.①于母前,示有所啖②岂可减溉田之水 D.①原平乃拜而受之②己自引船,不假旁力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郭原平品德高尚,竭尽全力赡养双亲。他外出做工,赚钱养家,家中断炊,从不独自饱食。照顾病父,积年累月始终不懈;父亲去世后,他三十多年不吃鱼肉。 B.郭原平为人宽厚,常常顾及他人感受。出市卖物,只收半价,以致买者加价付钱。他家种竹,有人偷笋,他掘出竹笋放在篱外,盗者感到惭愧,不再偷盗。 C.郭原平以种瓜为业,曾遇大旱,运瓜的沟渠不能通船。县官刘僧秀要引农田中水注入瓜渠让他运瓜,他不肯接受。运瓜时他见有人遇到困难,却能迅速相助。 D.太守王僧朗举察郭原平为孝廉,他不愿接受。太守蔡兴宗私人送米给他,他坚决推辞;有人劝他别拒绝,原平谦虚地说,自己没有一点善行,不当受到赏赐。 4.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以不能广施,至使此人颠沛,乃于此植竹处沟上立小桥,令足通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以其贫老邪,耋齿甚多,屡空比室,非吾一人而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下面的题。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1.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履至尊而制六合/至尊:最尊贵的位置,此处指帝位 B.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言:言论,这里指著作 C.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兵器 D.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池:水池,池塘 2.下列句中加粗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振长策而御宇内/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B.以为桂林、象郡/作《师说》以贻之 C.临不测之渊,以为固/邻国之民不加少 D.天下已定/学不可以已 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A.秦始皇不仅消灭了各国诸侯,而且继续扩大版图,创建了史无前例的大帝国。 B.“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这就意味着秦从此转入攻势。 C.秦始皇愚民、弱民、防民的目的是以“关中之固,金城千里”来确保“子孙帝王万世之业”。 D.这段文字义正词严,充分揭露了秦始皇的暴虐无道,为本文结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张本。 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 玄字幼度。少颖悟,与从兄朗俱为叔父安所器重。安尝戒约子侄,因曰:“子弟亦何豫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玄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 ”安悦。及长,有经国才略,屡辟不起。后与王珣俱被桓温辟为掾,并礼重之。于 时苻坚强盛,边境数被侵寇,朝廷求文武良将可以镇御北方者,安乃以玄应举。中书郎郗超虽素与玄不善,闻而叹之,曰:“安违众举亲,明也。玄必不负举,才也。”时咸以为不然。超曰:“吾尝与玄共在桓公府,见其使才皆尽,虽履屐间亦得其任,所以知之。”于是征还。 时苻坚遣军围襄阳,车骑将军桓冲御之。诏玄发三州人丁,遣彭城内史何谦游军淮泗,以为形援。襄阳既没,坚将彭超攻龙骧将军戴逯于彭城。玄率何谦次于泗口,欲遣间使报逯,令知救至,其道无由。小将田泓请行,乃没水潜行,将趣城,为贼所获。贼厚赂泓,使云“南军已败”。泓伪许之。既而告城中曰:“南军垂至,我单行来报,为贼所得,勉之!”遂遇害。 及苻坚自率兵次于项城,众号百万。诏以玄为前锋,都督徐兖青三州、扬州之晋陵、幽州之燕国诸军事,与扬武将军陶隐等距之。玄先遣广陵相刘牢之五千人直指洛涧,即斩梁成及成弟云,步骑崩溃,争赴淮水。坚进屯寿阳,列阵临肥水,玄军不得渡。玄使谓苻融曰:“君远涉吾境,而临水为阵,是不欲速战。诸君稍却,令将士得周旋,仆与诸君缓辔而观之,不亦乐乎!”坚众 皆曰:“宜阻肥水,莫令得上。我众彼寡,势必万全。”坚曰:“但却军,令得过,而我以铁骑数十万向水,逼而***之。”融亦以为然,遂麾使却阵,众因乱不能止。于是玄与琰、伊等以精锐八千涉渡肥水,决战肥水南。坚中流矢,临阵斩融。坚众奔溃,自相蹈藉投水死者不可胜计,肥水为之不流。诏遣殿中将军慰劳。进号前将军、假节,固让不受。赐钱百万,彩千匹。(节选自《晋书·谢玄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安尝戒约子侄/约:约束、制止 B.将趣城,为贼所获/趣:告知、催促 C.玄率何谦次于泗口/次:驻扎、停留 D.与扬武将军陶隐等距之/距:同“拒”,抵抗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谢玄“不负举”的一组是( ) ①虽履屐间亦得其任 ②先遣广陵相刘牢之五千人直指洛涧 ③遣彭城内史何谦游军淮泗 ④诸君稍却,令将士得周旋 ⑤以精锐八千涉渡肥水 ⑥进号前将军、假节,固让不受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②④⑤ D.①③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谢玄从小聪慧过人,被谢安所器重,长大后有经国才略,朝廷几次任用他都被拒绝,后来与王珣同被桓温器重。 B.中书郎郗超平素与谢玄不和,但得知谢玄被推举后,由玄平时处理细小事务的做法推知谢玄一定不会辜负举荐。 C.彭城被围,谢玄欲派人给彭城守军报信,让其坚守,田泓自告奋勇,不幸被俘,田泓巧妙施计,最后不辱使命。 D.谢玄利用苻坚轻敌思想,先带领八千精兵南渡淝水,趁敌军还未扎 稳阵脚,即与苻坚决战,前秦军队溃败逃散。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安违众举亲,明也。玄必不负举,才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却军,令得过,而我以铁骑数十万向水,逼而***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1.选出加粗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 ) A.圣人之所以为圣 B.余嘉其能行古道 C.小学而大遗 D.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2.作者对老师的职责与为什么要从师的道理,作了精辟论述,写出了千古名句。 ①作者界定的老师的职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句式特点审视,这是个____________句。 ②人必须从师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指出了“从师”的对象。 ①这个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选择从师对象时,为什么不考虑年龄因素,作者揭示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段经过论证,形成了结论。 ①这个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参照题目,可以确认文段中的一个中心句。它也是统率全文的中心句,这个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 |
吏道 邓牧 |
与人主共理天下者,吏而已。内九卿、百执事,外刺史、县令,其次为佐,为史,为胥徒。若是者,贵贱不同,均吏也。/ 古者君民间相安无事,固不得无吏,而为员不多。唐虞建官,厥可稽已,其去民近故也。择才且贤者,才且贤者又不屑为。是以上世之士高隐大山深谷,上之人求之,切切然恐不至也。故为吏者常出不得已,而天下阴受其赐。后世以所以害民者牧民,而惧其乱,周防不得不至,禁制不得不详, 然后大小之吏布于天下。取民愈广,害民愈深,才且贤者愈不肯至,天下愈不可为矣。今一吏,大者至食邑数万,小者虽无禄养,则亦并缘为食以代其耕,数十农夫力有不能奉者,使不肖游手往 往入于其间,率虎狼牧羊豕,而望其蕃息,岂可得也? 天下非甚愚,岂有厌治思乱,忧安乐危者哉?宜若可以常治安矣,乃至有乱与危,何也?夫夺其食,不得不怒;竭其力,不得不怨。人之乱也,由夺其食;人之危也,由竭其力。而号为理民者,竭之而使危,夺之而使乱。二帝三王平天下之道,若是然乎? 天之生斯民也,为业不同,皆所以食力也。今之为民不能自食,以日夜窃人货殖,搂而取之,不亦盗贼之心乎?盗贼害民,随起随仆,不至甚焉者,有避忌故也。吏无避忌,白昼肆行,使天下敢怨而不敢言,敢怒而不敢诛。岂上天不仁,崇淫长奸,使与虎狼蛇虺均为民害邪? 然则如之何?曰:得才且贤者用之;若犹未也,废有司,去县令,听天下自为治乱安危,不犹愈乎?(选自《伯牙琴》) 1.对下列语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固不得无吏,而为员不多/固:固然,虽然 B.择才且贤者,才且贤者又不屑为/才:人才 C.率虎狼牧羊豕,而望其蕃息/蕃息:滋生繁衍 D.以日夜窃人货殖/货殖:财物 2.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是作者对当时“吏道”的批评的一组是( ) ①上之人求之,切切然恐不至也 ②禁制不得不详 ③取民愈广,害民愈深 ④竭之而使危,夺之而使乱 ⑤以日夜窃人货殖,搂而取之 ⑥随起随仆,不至甚焉者 A.①③④⑤ B.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⑥ D.②③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远避尘世而隐居在大山深谷中的上世之士之所以不肯出山做官,是因为官吏榨取百姓越来越多,危害百姓越来越深。 B.从一般人的本意而言,他们愿意过安定的生活,但是国家仍会出现动乱的情况,这是因为有些人的日常生活无法得到保障。 C.作者站在当时官吏的对立面上,言辞激烈地批判他们仗势欺人无所顾忌肆意掠取,是鱼肉百姓的祸害,比强盗还要厉害。 D.作者认为民众所以作乱,是因为“由夺其食”“由竭其力”,作者能够从经济角度来分 析造成社会不安定的因素。 4.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与人主共理天下者,吏而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之乱也,由夺其食;人之危也,由竭其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之生斯民也,为业不同,皆所以食力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