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 张辅,字世伟,南阳西鄂人,汉河间相衡之后也。少有干局,不为豪强所屈。时强弩将军庞宗,西州大姓,护军赵浚,宗妇族也,故僮仆放纵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江西省模拟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 张辅,字世伟,南阳西鄂人,汉河间相衡之后也。少有干局,不为豪强所屈。时强弩将军庞宗,西州大姓,护军赵浚,宗妇族也,故僮仆放纵,为百姓所患。辅绳之,杀其二奴,又夺宗田二百余顷以给贫户,一县称之。转山阳令,太尉陈准家僮亦暴横,辅复击杀之。 后转御史中丞。时积弩将军孟观与明威将军郝彦不协,而观因军事害彦,又贾谧、潘岳、石崇等共相引重,义阳王司马威有诈冒事,辅并纠劾之。梁州刺史杨欣有姊丧,未经旬,车骑长史韩预强聘其女为妻。辅为中正,贬预以清风俗,论者称之。用孙秀执权,威构辅于秀,秀惑之,将绳辅以法。辅与秀笺曰:“辅徒知希慕古人,当官而行,不复自知小为身计。今义阳王诚弘恕,不以介意。然辅母年七十六,常见忧虑,恐辅将以怨疾获罪。愿明公留神省察辅前后行事,是国之愚臣而已。”秀虽凶狡,知辅雅正,为威所诬,乃止。 后迁冯翊太守。是时长沙王乂以河间王颙专制关中,有不臣之迹,言于惠帝,密诏雍州刺史刘沈、秦州刺史皇甫重使讨颙。于是沈等与颙战于长安,辅遂将兵救颙,沈等败绩。颙德之,乃以辅代重为秦州刺史。当赴颙之难,金城太守游楷亦皆有功。辅转梁州刺史,不之官。楷闻辅之还,不时迎辅,阴图之。又杀天水太守封尚,欲扬威西土。召陇西太守韩稚会议,未决,稚子朴有武干,斩异议者,即收兵伐辅,辅与稚战于遮多谷口,辅军败绩。 辅尝论班固、司马迁云:“迁之著述,辞约而事举,叙三千年事唯五十万言;班固叙二百年事乃八十万言,烦省不同,不如迁一也。良史述事,善足以奖劝,恶足以监诫,人道之常。中流小事,亦无取焉,而班皆书之,不如二也。毁贬晁错,伤忠臣之道,不如三也。迁既造创,固又因循,难易益不同矣。”(《晋书·列传》三十) 1.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又贾谧、潘岳、石崇等共相引重/引:引荐,荐举 B.然辅母年七十六,常见忧虑/见:看见 C.颙德之,乃以辅代重为秦州刺史/德:感激 D.迁之著述,辞约而事举/举:清晰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而观因军事害彦/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B.①班固叙二百年事乃八十万言/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①转梁州刺史,不之官/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D.①贬预以清风俗/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张辅“不畏权势”的一组是( ) ①夺宗田二百余顷以给贫户 ②太尉陈准家僮亦暴横,辅复击杀之 ③辅遂将兵救颙 ④辅并纠劾之 ⑤辅徒知希慕古人,当官而行 ⑥贬预以清风俗 A.①②③⑥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⑥ D.①③④⑥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威构辅于秀,秀惑之,将绳辅以法。 译文: (2) 楷闻辅之还,不时迎辅,阴图之。 译文: (3)迁既造创,固又因循,难易益不同矣。 译文: |
答案
1.B 2.D 3.C 4.(1)司马威在孙秀面前挑拨张辅,孙秀被司马威迷惑,准备用法律制裁张辅。 (2)游楷听说张辅要回返原地,时时准备迎接他,却想暗中除掉他。 (3)司马迁创造了纪传体之后,班固又沿袭他的办法,难易更加不同。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下面的题。 朱山浙江归安人。乾隆十六年进士。二十年,知彰化县,下车谒庙①毕,视狱,问狱吏曰:“彼系囚者得无巨盗乎?”对曰:“小窃尔。”曰:“小窃何足系?”悉召于庭而纵之,各予十金,使治生。曰:“吾与汝约,再犯无赦。”亡何获一贼,讯之,则前所纵也。山语役曰:“初法必行,当杖毙之。”亡何复毙一贼,邑人惊骇,相戒曰:“是真健吏,毋犯法。”亡何又获贼,方喝杖,见其面有泪痕,山曰:“犯法者死,何哭为?”对曰:“小人自知必死,适与母诀,故悲尔。”侦之,果一妪抱席哭,将裹尸去。山曰:“渠有孝心,尚可改。”再予十金,且严饬曰:“汝持贩他方,求衣食,毋居此,为老捕捉也。”其人叩头去。 山为政谨慎,听讼时,但集两造于庭而判之,案无积牍。彰署固有私款,岁入数千金,山不受。言曰:“正供而外,则属横征,为民牧者岂可使民贫困乎?”巡道德文视彰,故事供帐甚奢,山不可,但馈米十石、羊四羫,文衔之。俄而檄下,命册丈田。山力争曰:“彰地初辟,半斥卤,与他邑异。前时清丈,曾留余地,以舒贫苦。今若再丈,将大病民,山不忍为也。”而文催愈急,邑人士谋赂万金以免,山不可。曰:“吾在此,断不使诸公贿上游也。”遽令夺镪橐归。文闻之,大怒,劾山私收采买。报罢,山被逮,邑人数万争揭竿逐委员,势汹汹。山挥手止,语且泣曰:“诸百姓苟以我故而抗王章,是杀我,非爱我也。”百姓曰:“若然,则我等护公往鞫,有不测愿同死。”甫登舟,而担馈糗粮者,投舱几满。一男子持百金献,问之,对曰:“公再纵之贼也。”曰:“何为?”曰:“受金后,改行贩鱼,已成家矣。今闻公远行,母命来报恩。”山曰:“我实未知汝手中金,安知非盗而遗我耶?”曰:“公不受,是犹以贼视我也,归何以见母,不如死。”跃入海,舟子急救,山乃受之。系省月余,福建将军谂其冤,请赦。召见,复原官,再迁滦州知州。将之任,途赴里门,见非故庐,不敢入。已而妻子出迎,曰:“嘻!此君前年罢官时,彰化士民送我家居此者也。”出券视之,购价万金。(《台湾通史》) 注解:①庙:妈祖庙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亡何获一贼/亡何:不久 B.故事供帐甚奢/故事:旧例 C.今若再丈,将大病民/病:使…生病 D.但馈米十石、羊四羫,文衔之/衔: 不满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而文催愈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B.将之任/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C.其人叩头去/其皆出于此乎 D.是犹以贼视我也/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 3.下列句子体现朱山是一位为政谨慎的健吏的一组是( ) A.安知非盗而遗我耶/小窃何足系 B.但集两造于庭而判之,案无积牍/初法必行,当杖毙之 C.遽令夺镪橐归/亡何复毙一人 D.邑人士谋赂万金以免,山不可/吾与汝约,再犯无赦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知彰化县,下车谒庙毕,视狱,问狱吏曰:“彼系囚者得无巨盗乎?” (2)诸百姓苟以我故而抗王章,是杀我,非爱我也。 (3) 我实未知汝手中金,安知非盗而遗我耶?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 龚遂字少卿,山阳南平阳人也。以明经为官至昌邑郎中令,事王贺。贺动作多不正,遂为人忠厚,刚毅有大节,内谏争于王,外责傅相,引经义,陈祸福,至于涕泣。会昭帝崩,亡子,昌邑王贺嗣立,官属皆征入。王即位二十七日,卒以淫乱废。昌邑群臣坐陷王于恶不道,皆诛,唯遂与中尉王阳以数谏争得减死,髡为城旦。宣帝即位,渤海左右郡岁饥,盗贼并起,上选能治者,丞相、御史举遂可用,上以为渤海太守。时遂年七十余,形貌短小,宣帝召见,不副所闻,心内轻焉,谓遂曰:“渤海废乱,朕甚忧之。君欲何以息其盗贼,以称朕意?”遂对曰:“臣闻治乱民犹治乱绳,不可急也;唯缓之,然后可治。臣愿丞相、御史且无拘臣以文法,得一切便宜从事。”上闻遂对,甚说,许焉,加赐黄金,赠遣乘传。至渤海界,郡闻新太守至,发兵以迎,遂皆遣还,移书敕属县悉罢逐捕盗贼吏。诸持锄钩田器者皆为良民,吏无得问,持兵者乃为盗贼。遂单车独行至府,郡中翕然,盗贼亦皆罢。渤海又多劫略相随,闻遂教令,即时解散,弃其兵弩而持钩锄。盗贼于是悉平,民安土乐业。遂乃开仓廪假贫民,选用良吏,尉安牧养焉。遂见齐俗奢侈,好末技,不田作,乃躬率以俭约,劝民务农桑。民有带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犊,曰:“何为带牛佩犊!”春夏不得不趋田亩,秋冬课收敛,益蓄果实菱芡。劳来循行,郡中皆有蓄积,吏民皆富实,狱讼止息。数年,拜为水衡都尉,典上林禁苑,为宗庙取牲,官职亲近,上甚重之,以官寿卒。(节选自《汉书·循吏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昌邑群臣坐陷王于恶不道/坐:因犯……罪。 B.不副所闻/副:符合。 C.开仓廪假贫民/假:借。 D.秋冬课收敛/课:征收赋税。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龚遂“能治”的一组是( ) ①内谏争于王,外责傅相 ②丞相、御史举遂可用 ③移书敕属县悉罢逐捕盗贼吏 ④渤海又多劫略相随 ⑤选用良吏,尉安牧养焉 ⑥劳来循行,郡中皆有蓄积 A.①⑤⑥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③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龚遂刚毅有节操。曾多次劝谏行为不端的昌邑王刘贺,引述经义,陈说祸福,声泪俱下,即便刘贺即位当了皇帝,也没有停止劝谏。 B.龚遂才干胜于相貌。任命龚遂为渤海太守时,宣帝见他身材矮小,不免轻视,而龚遂的治乱奏对使宣帝改变了看法。 C.龚遂到渤海后发告公文命令各县官吏停止捕盗,不再追究偷盗抢劫者,教化百姓,不久盗贼平定,百姓富裕殷实,也不再有诉讼之事。 D.龚遂很受宣帝器重。担任渤海太守不辱使命后,又被任命为水衡都尉,为皇帝掌管上林苑,为宗庙提供祭祀用品。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愿丞相、御史且无拘臣以文法,得一切便宜从事。 (2)遂见齐俗奢侈,好末技,不田作,乃躬率以俭约,劝民务农桑。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 |
市隐斋记 元好问 |
吾友李生为予言:“予游长安,舍于娄公所。娄,隐者也,居长安市三十余年矣,家有小斋,号曰‘市隐’,往来大夫多为之赋传,渠欲得君作记,君其以我故为之。” 予曰:“若知隐乎?夫隐,自闭之义也。古之人隐于农、于工、于商、于医卜、于屠钓,至于博徒、卖浆、抱关吏、酒家保,无乎不在,非特深山之中,蓬蒿之下,然后为隐。前人所以有大小隐之辨者,谓初机之士,信道未笃,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故以山林为小隐;能定能应,不为物诱,出处一致,喧寂两忘,故以朝市为大隐耳。以予观之,小隐于山林则容或有之,而在朝市者,未必皆大隐也,自山人索高价之后,欺松桂而诱云壑者多矣,况朝市乎?今夫乾没氏之属,胁肩以入市,叠足以登垅断,利嘴长距,争捷求售,以与佣儿贩夫血战于锥刀之下,悬羊头,卖狗脯,盗跖行而伯夷语,曰:‘我隐者也’而可乎?敢问娄之所以隐,奈何?” 曰:“鬻书以为食,取足而已,不害其为廉;以诗酒游诸公间,取和而已,不害其为高。夫廉与高,固古人之所以隐也,子何疑焉?” 予曰:“予得之矣,予为之记之。虽然,予于此犹有未满焉者,请以韩伯休之事终其说。伯休卖药都市,药不二贾,一女子买药,伯休执价不移,女子怒曰:“子韩伯休邪,何乃不二价?”乃叹曰:“我本逃名,乃今为儿女子所知。”弃药径去,终身不返。夫娄公固隐者也,而自闭之义,无乃与伯休异乎?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奚以此为哉?予意大夫士之爱公者,强为之名耳,非公意也。君归试以言问之。” 贞佑丙子年十二月河东元某记。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A. 无乎不在,非特深山之中/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 B.今夫乾没氏之属,胁肩以入市/否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C.前人所以有大小隐之辨者/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者 D.伯休执价不移/移风易俗 2.下列对原文内容理解、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李生是作者的朋友,他认为娄公既清廉又高洁,是一个居于闹市的隐士,所以希望作者为娄公的“市隐斋”写一篇记。 B. 作者认为,所谓“隐”就是自我封闭,与世隔绝,什么地方什么行业都可以成为隐居之所,不一定非要躲到深山老林才算隐居。 C.古人认为“隐”有大小之别,所谓“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作者认为当世隐于林泉者多欺骗松桂,诱惑云壑之人,隐于市者更不堪。 D.作者认为许多士大夫喜欢娄公并为“市隐斋”作记,硬要给他造出名声,这是好事者的作为,而非娄公的本意。 3. 下列对文章鉴赏评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记,是古代记事文体的一种,本篇在构思上别具一格。作者主要采用对话形式,着眼于“隐”字,表明了自己对隐士的看法和认识。 B. 文章从隐逸的内涵说起,以古代隐士的高尚行为与今之“乾没氏”钻营牟利的卑劣行径作对照,鞭笞现实中那班追名逐利之徒。 C.作者写韩伯休的故事说明真正的隐士无需修饰,由此推论,娄公的“隐”不是真隐,对他这类沽名钓誉的行为进行了直接的辛辣的讽刺。 D. 本文阐述了隐逸的类别、区分、各自的特点,最后才归结到娄公的隐逸,看似绕了一个大弯子,作者实则为表明自己的态度层层做铺垫。 4.将上面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渠欲得君作记,君其以我故为之。 ②敢问娄之所以隐,奈何? ③鬻书以为食,取足而已,不害其为廉。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 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夫朝无贤人,犹鸿鹄之无羽翼也,虽有千里之望,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故绝江海者托于船,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是故吕尚聘,而天下知商将亡,而周之王也;管夷吾、百里奚任,而天下知齐、秦之必霸也。纣用恶来,齐用苏秦,秦用赵高,而天下知其亡也。 齐景公伐宋,至于岐堤之上,登高以望,太息而叹曰:“昔我先君桓公,长毂八百乘以霸诸侯,今我长毂三千乘,而不敢久处于此者,岂其无管仲欤!”弦章对曰:“臣闻之,水广则鱼大,君明则臣忠;昔有桓公,故有管仲;今桓公在此,则车下之臣尽管仲也。” 杨因见赵简主曰:“臣居乡三逐,事君五去,闻君好士,故走来见。”简主闻之,绝食而叹,跽而行,左右进谏曰:“居乡三逐,是不容众也;事君五去,是不忠上也。今君有士,见过八矣。”简主曰:“子不知也。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遂出见之,因授以为相,而国大治。 子路问于孔子曰:“治国何如?”孔子曰:“在于尊贤而贱不肖。”子路曰:“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曰:“中行氏尊贤而不能用也,贱不肖而不能去也;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己而雠之。贤者怨之,不肖者雠之;怨雠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 无常安之国,无恒治之民;得贤者则安昌,失之者则危亡,自古及今,未有不然者也。明镜所以昭形也,往古所以知今也。夫知恶往古之所以危亡,而不务袭迹于其所以安昌,则未有异乎却走而求逮前人也。(节选自刘向《说苑·卷八·尊贤》,有改动)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致:达到 B.故绝江海者托于船/绝:横渡 C.贱不肖而不能去也/贱:地位低下 D.怨雠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雠:同“仇”,仇恨 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阐述“尊贤兴国”道理的一组是( ) ①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 ②管夷吾、百里奚任,而天下知齐、秦之必霸也 ③昔有桓公,故有管仲 ④简主闻之,绝食而叹 ⑤因授以为相,而国大治 ⑥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人君树立功名、成就霸业抑或破家亡国、身败名裂,根本的原因在于能否尊贤而下士。 B.齐景公感慨自己有三千辆兵车却不敢在宋国久留,弦章告诉他,要多有几个管仲一样的贤臣就好了。 C.杨因是一个有争议的人,而赵简主用鞭辟入里的分析力排众议,委以重任,表明赵简主能够尊贤用贤。 D.孔子认为尊贤与贱不肖是治国的重要方略,中行氏因为“尊贤而不能用”“贱不肖而不能去”而导致灭亡。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 (2)臣居乡三逐,事君五去,闻君好士,故走来见。 (3)夫知恶往古之所以危亡,而不务袭迹于其所以安昌,则未有异乎却走而求逮前人也。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 罗艺,字子延,本寰阳人也,寓居京兆之云阳。父荣,隋监门将军。艺性桀黠,刚愎不仁,勇于攻战,善射。大业时,屡以军功,官至虎贲郎将。炀帝令受右武卫大将军李景节度督军于北平。艺少习戎旅,分部严肃,然任气纵暴。每凌侮于景,频为景所辱,艺深衔之。后遇天下大乱,涿郡人物殷阜,加有伐辽器仗,仓粟盈积,又临朔宫中多珍产,屯兵数万,而诸贼竞来侵掠。留守官虎贲郎将赵十住、贺兰宜、晋文衍等皆不能拒,唯有艺独出战,破贼不可胜计,威势日重。十住等颇忌艺。艺阴知之将为乱,乃宣言于众曰:“吾辈讨贼甚有功效,城中仓库山积,制在留守之官而无心济贫。此岂存恤之意也?”以此言激怒其众,众人皆怨。既而旋师,郡丞出城候艺。艺因执之陈兵,而十住等惧皆来听命。于是发库物以赐战士,开仓以赈穷乏,境内咸悦。 武德三年,奉表归国,召封燕王,赐姓李氏,预宗正属籍。太宗之击刘黑闼也,艺领本兵数万破黑闼弟什善于徐河,俘斩八千人。明年,黑闼引突厥俱入寇,艺复将兵与隐太子建成会于冶州,因请入朝高祖,遏之甚厚。俄,拜左翊卫大将军。太宗左右尝至其营,艺无故殴击之。高祖怒以属吏,久而乃释,待之如初。时突厥屡为寇患,以艺素有威名,为北夷所惮,令以本官领天节军将镇泾州。 太宗即位,拜开府仪同三司,而艺惧不自安,遂于泾州诈言阅武,矫称奉密诏勒兵入朝,率众军至于豳州。治中赵慈皓不知艺反,驰出谒之。艺遂入据豳州。太宗命吏部尚书长孙无忌、右武候大将军尉迟敬德率众讨艺。王师未至,慈皓与统军杨岌潜谋击之,事泄。艺执慈皓系狱,岌时在城外觉变,遽勒兵攻之。艺大溃,弃妻子与数百骑,奔于突厥,至宁州界,过乌氏驿,从者渐散,其左右斩艺,传首京师。枭之于市,复其本姓罗氏。(节选自《旧唐书·罗艺传》) 1.对下列句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加有伐辽器仗/伐:征讨。 B.乃宣言于众日/宣言:宣布。 C.开仓以赈穷乏/穷乏:贫困的百姓。 D.预宗正属籍/预:通“与”,参加。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罗艺“桀黠”的一组是( ) ①然任气纵暴 ②每凌侮于景,频为景所辱 ③破贼不可胜计,威势日重 ④因执之陈兵 ⑤艺无故殴击之 ⑥矫称奉密诏勒兵入朝 A.①②④ B.①⑤⑥ C.③④⑥ D.②③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罗艺勇于攻战,军功卓著。大业年间,官至虎贲郎将;后赶上天下大乱,保卫涿郡有功,深得民心;再后征伐刘黑闼有功,得到唐高祖礼遇,拜左翊卫大将军。 B.罗艺自恃功高位重,目中无人。他无缘无故责罚了太宗的亲信,虽惹怒了高祖,但多次为大唐解决了突厥侵扰边境的问题,最终还是得到了高祖的原谅。 C.罗艺熟悉兵法,治军严明。涿郡被侵扰时,他破贼不可胜计;讨伐刘黑闼时,先于徐河打败其弟刘什善,斩杀俘获共八千人,第二年与太子李建成会师沼州。 D.罗艺遇事机警,且疑心重。在得知赵十住等人的阴谋后,他利用民心占得先机;后太宗即位,他因前事恐其责罚,最终选择拥兵反叛,以致惨死于乌氏驿站。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突厥屡为寇患,以艺素有威名,为北夷所惮,令以本官领天节军将镇泾州。 (2)过乌氏驿,从者渐散,其左右斩艺,传首京师。枭之于市,复其本姓罗氏。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