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叶颙,字子昂,兴化军仙游人。登绍兴元年进士第,为广州南海县主簿,摄尉。盗发,州檄巡、尉同捕,巡检获盗十余人,归其劳于颙,颙曰:“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新疆自治区模拟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叶颙,字子昂,兴化军仙游人。登绍兴元年进士第,为广州南海县主簿,摄尉。盗发,州檄巡、尉同捕,巡检获盗十余人,归其劳于颙,颙曰:“掠美、欺君、幸赏,三者皆罪,不忍为也。”帅曾开大喜之。 知信州贵溪县,时诏行经界,郡议以上中下三等定田税,颙请分为九等,守从之,令信之六邑以贵溪为式。知绍兴府上虞县。凡徭役,令民自推货力甲乙,不以付吏,民欣然皆以实应。催租各书其数与民,约使自持户租至庭,亲视其入,咸便之。帅曹泳令今岁夏租先期送什之八,颙请少纾其期,泳怒。及麦大熟,民输租反为诸邑最,泳大喜,许荐于朝,颙固辞。知处州,青田令陈光献羡余百万,颙以所献充所赋。汤思退之兄居处州,家奴屠酤犯禁,一绳以法,思退不悦。属常州逋缗钱四十万,守坐免,移颙知常州。 金犯边,高宗视师建康,道毗陵,颙赐对舟次,因言:“恢复莫先于将相,故相张浚久谪无恙,是天留以相陛下也。”颙初至郡,无旬月储,未一年余缗钱二十万。或劝献羡,颙曰:“名羡余,非重征则横敛,是民之膏血也,以利易赏,心实耻之。” 御史林安宅请两淮行铁钱,颙力言不可,安宅不能平,既入枢府,乃上章攻颙云:“颙之子受宣州富人周良臣钱百万,得监镇江大军仓。”御史王伯庠亦论之。颙乞下吏辩明,上下其事临安府,时王炎知临安,上令炎亲鞫置对,无秋毫迹。狱奏,上以安宅、伯庠风闻失实,并免所居官,仍贬安宅筠州,召颙赴阙。入见,上劳之曰:“卿之清德自是愈光矣。” 颙为人清介,与物若无忤,至处大事毅然不可夺。友人高登尝上书讥切时相,名捕甚急。颙与同邸,擿令逸去,登曰:“不为君累乎?”颙曰:“以获罪,固所愿也。”即为具舟,舟移乃去。自初仕至宰相,服食、僮妾、田宅不改其旧。(节选自《宋史?叶颙传》,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令信之六邑以贵溪为式——式:形式 B.属常州逋缗钱四十万——逋:拖欠 C.至处大事毅然不可夺——夺:改变 D.不为君累乎——累:连累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叶颙为人清正耿介的一组是( ) ①亲视其入,咸便之 ②许荐于朝,颙固辞 ③家奴屠酤犯禁,一绳以法 ④颙力言不可 ⑤卿之清德自是愈光矣 ⑥以获罪,固所愿也 A.①②③ B.①⑤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南海县发生盗贼事件,知州命令巡检、县尉一同追捕盗贼,巡检抓获盗贼十多人,欲归功于叶颙,叶颙拒绝接受,可见他诚实、正直,不贪恋功名。 B.汤思退哥哥的家奴屠宰和酿酒违反禁令,叶颙秉公而断,因此得罪了汤思退,恰巧常州知府因罪罢免,汤思退便借机将叶颙调任常州。 C.叶颙极力反对御史林安宅欲在两淮流通铁钱的请求,林安宅就上书攻击说叶颙之子受贿。皇上让朝廷上下官员赴临安府核查,结果发现毫无迹象。 D.叶颙为人坚毅,处事果断。他的朋友高登曾上书指责掌权的宰相,朝廷指名追捕得非常紧急,叶颙不怕得罪权臣,亲自掩护其离开。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掠美、欺君、幸赏,三者皆罪,不忍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恢复莫先于将相,故相张浚久谪无恙,是天留以相陛下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A 2.C 3.C 4.(1)掠夺美名、欺骗君上、侥幸得赏,三者都是罪过,我不忍心这样做。 (2)收复失地没有比(选择)将相更首要的,原宰相张浚长期贬谪而身体依然健康,这是上天留着他来辅佐陛下啊。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魏兰根,巨鹿下曲阳人也。兰根身长八尺,仪貌奇伟,泛览群书,机警有识悟。起家北海王国侍郎。丁母忧,居丧有孝称。将葬常山郡境,先有董卓祠,祠有柏树。兰根以卓凶逆无道,不应遗祠至今,乃伐柏以为椁材。人或劝之不伐,兰根尽取之,了无疑惧。遭父丧,庐于墓侧,负土成坟,忧毁殆于灭性。出除本郡太守,并有当官之能。 正光末,尚书令李崇为本郡都督,率众讨茹茹,以兰根为长史。因说崇曰:“缘边诸镇,控摄长远。昔时初置,地广人稀,或征发中原强宗子弟,或国之肺腑,寄以爪牙。宜改镇立州,分置郡县,凡是府户,悉免为民,入仕次叙,一准其旧,文武兼用,威恩并施。此计若行,国家庶无北顾之虑矣。”崇以奏闻,事寝不报。 孝昌初,转岐州刺史。从行台萧宝寅讨破宛川,俘其民人为奴婢,以美女十人赏兰根。兰根辞曰:“此县界于强虏,皇威未接,无所适从,故成背叛。今当寒者衣之,饥者食之,奈何将充仆隶乎?”尽以归其父兄。朝廷以兰根得西土人心,加持节、假平西将军。寻入拜光禄大夫。 庄帝之将诛尔朱荣也,兰根闻其计,遂密告尔朱世隆。荣死,兰根恐庄帝知之,忧惧不知所出。时应诏王道习见信于庄帝,兰根乃托附之,求得在外立功。道习为启闻,乃以兰根为河北行台,于定州率募乡曲,欲防井陉。时尔朱荣将侯深自范阳趣中山,兰根与战,大败,走依渤海高乾。属乾兄弟举义,因在其中。高祖至,以兰根宿望,深礼遇之。及高祖将入洛阳,遣兰根先至京师。时废立未决,令兰根观察魏前废帝。帝神采高明,兰根恐于后难测,遂与高乾兄弟及黄门崔固请于高祖,言废帝本是胡贼所推,今若仍立,于理不允。高祖不得已,遂立武帝。废帝素有德业,而为兰根等构毁,深为时论所非。兰根虽以功名自立,然善附会,出处之际,多以计数为先,是以不为清论所许。(选自《北齐书?魏兰根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忧毁殆于灭性——殆:几乎 B.控摄长远——摄:控制 C.事寝不报——寝:平息 D.深礼遇之——遇:对待 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魏兰根“机警有识悟”的一组是( ) ①庐于墓侧,负土成坟 ②宜改镇立州,分置郡县 ③文武兼用,威恩并施 ④尽以归其父兄 ⑤遂密告尔朱世隆 ⑥走依渤海高乾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魏兰根准备在常山郡安葬母亲,但那里先建有董卓祠堂,他认为董卓是叛逆,于是不顾他人劝阻,坚决砍伐了董卓祠堂的柏树为母亲做了棺木。 B.将军萧宝寅攻破宛州时,将俘获的十个美女送给了魏兰根,兰根认为这里的百姓是无奈从匪,应该慰问安抚,就把十个美女送还其家。 C.魏兰根曾经将孝庄帝要诛***尔朱荣的消息密报给尔朱世隆,结果尔朱荣被***后,他因怕此事被孝庄帝知道,就忧虑畏惧想不出什么办法来。 D.在拥立废帝这件事上,魏兰根表现出精于算计的一面。他为了讨好巴结高祖,而说废帝不当立,最终使很有德才的废帝未能即位。 4.把文言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当寒者衣之,饥者食之,奈何将充仆隶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废帝素有德业,而为兰根等构毁,深为时论所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陶元淳,字子师,江苏常熟人。康熙中举博学鸿词,以疾不与试。二十七年,成进士,廷对,论西北赋轻而役重,东南役均而赋重,愿减浮额之粮,罢无益之费。阅者以其言戆,置二甲。三十三年,授广东昌化知县,到官,首定赋役,均粮于米,均役于粮。裁革杂征,相率以力耕为业。县隶琼州,与黎为界,旧设土舍,制其出入,吏得因缘为奸,元淳立撤去。一权量,定法度,黎人便之。城中居人,旧不满百家,至此户口渐蕃。元淳时步行阁里间,周咨疾苦,煦妪如家人。 琼郡处海外,军将多骄横,崖州尤甚。元淳尝署州事,守备黄镇中以非刑***人,游击余虎纵不问;且贪,索黎人献纳。元淳访得其状,列款以上,虎私以金贿之不得,造蜚语揭之。总督石琳下琼州总兵会讯,元淳申牍曰:“私揭不应发审,镇臣不应侵官,必挫执法之气,灰任事之心。元淳当弃官以全政体,不能蒲伏武臣,贻州县羞也。”初鞫是狱,镇中令甲士百人佩刀入署,元淳据案怒叱曰:“吾奉命治事,守备敢令甲士劫持,是藐国法也。”镇中气慑,疾挥去,卒定谳,论罪如律。崖人为语曰:“虽有余虎,不敌陶公一怒。”而总督卒因元淳倔强,坐不检验失实,会赦免。复欲于计典黜之,巡抚萧永藻初授事,曰:“吾初下车,便劾廉吏,何以率属?”为言于总督,乃已。 元淳自奉俭约,在官惟目供韭一束。喜接诸生,讲论至夜分不倦。屡乞病未果,竟以劳卒于官。昌化额田四百余顷,半沦于海,赋不及二千,浮粮居三之一,民重困。元淳为浮粮考,屡请于上官,乞豁除,无应者。乾隆三年,元淳子正靖官御史,疏以入告,竟获俞旨免焉。(选自《清史稿?列传第二百六十三》)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举博学鸿词,以疾不与试——与:参加。 B.卒定谳,论罪如律——论:议论 C.一权量,定法度——一:统一。 D.复欲于计典黜之——黜:罢免。 2.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陶元淳关心民生疾苦的一组是( ) ①愿减浮额之粮,罢无益之费 ②时步行间里问,周咨疾苦 ③当弃官以全政体,不能蒲伏武臣 ④虽有余虎,不敌陶公一怒 ⑤为浮粮考,屡请于上官,乞豁除 ⑥疏以入告,竟获俞旨免焉 A.③④⑥ B.①②⑤ C.①②⑥ D.③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陶元淳爱民如子,关心民生疾苦。初任昌化县知县时,厘定赋役,裁减额外的赋税,减轻了百姓负担,使百姓“相率以力耕为业”,发展了当地农业生产,城中人口得以增多。 B.陶元淳为官刚正,不怕得罪上司。在任崖州知州时,守备黄镇中违法***人,陶元淳依法审案被诬陷,总督下令琼州总兵“会讯”。陶元淳得知后上书申辩,总督终因陶元淳的倔强而赦免了他。 C.陶元淳一身正气,不惧威胁。在他初审黄镇中违法***人的案子时,黄镇中命令披甲操刀的士兵冲人衙¨以武力相威逼,陶元淳全无惧色,拍案怒斥,黄镇中“气慑”而退。 D.陶元淳力行节约,生活俭朴,为官时平日所吃,只是“韭一束”;他喜欢与读书人交往,常常与他们讨论问题到三更半夜也不知疲倦。他多次因病请求辞官而不得允许,终因积劳成疾而病故于任上。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元淳访得其状,列款以上,虎私以金贿之不得,造蜚语揭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初下车,便劾廉吏,何以率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文言文阅读。 |
杜纯传 |
杜纯,字孝锡,濮州鄄城人。以荫为泉州司法参军。泉有蕃舶之饶,杂货山积。时官于州者私与为市,价十不偿一,惟知州关咏与纯无私买,人亦莫知。后事败,狱治多相牵系,独两人无与。咏犹以不察免,且檄参对。纯愤懑,陈书使者为讼冤,咏得不坐。 熙宁初,以河西令上书言政,王安石异之,引置条例司,数与论事,荐于朝,充审刑详议官。或议复肉刑,先以刖代死刑之轻者,纯言:“今盗抵死,岁不减五十,以死惧民,民常不畏,而况于刖乎?人知不死,犯者益众,是为名轻而实重也。”事遂寝。 秦帅郭逵与其属王韶成讼,纯受诏推鞫,得韶罪。安石主韶,变其狱,免纯官。韩绛为相,以检详三司会计。安石再来,乃请监池州酒。久之,为大理正。上言:“朝廷非不恶告讦,而有觇事者以擿抉隐微,盖京师聚万姓,易以宿奸,于计当然,非扰人也。比来或徒隶觖望,或民相怨仇,或意冒告赏,但泛云某有罪,某知状,官不识所逮之囚,囚不省见逮之故。若许有司先计其实,而坐为欺者以诬告,当无不竟矣。” 隰州商尹奇贸温泉矾有羡数,云官润之,寺欲械讯河东。纯曰:“奇情止尔,若傅致其罪,恐自是民无复敢货矾,则数百万之储,皆为土石。请姑没其羡而释其人。”曹州民王坦避水患,以车载货入京,征商者以为匿税,寺议黥坦,纯复争之,卿杨汲奏为立异,又废于家。 元祐元年,范纯仁、韩维、王存、孙永交荐之,除河北转运判官。初更役书,司马光称其论议详尽,予之书曰:“足下在彼,朝廷无河北忧。”纯因建言:“河防旧隶转运,今乃领属都水外丞,计其决溢之变,前日不加多,今日不加少。然出财之司,则常忧费而缓不急;用财之官,则宁过计而无不及,不如使之归一。”后如其言。(选自《宋史·列传第八十九》,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事遂寝——寝:平息 B.纯受诏推鞫——鞫:审问 C.比来或徒隶觖望——望:企望 D.请姑没其羡而释其人——羡:盈余 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杜纯敢于仗义执言的一组是( ) ①狱治多相牵系,独两人无与 ②纯愤懑,陈书使者为讼冤 ③是为名轻而实重也 ④请姑没其羡而释其人 ⑤足下在彼,朝廷无河北忧 ⑥不如使之归一 A.①④⑤ B.①③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纯为官能严于律己,在任泉州司法参军期间,虽然州中的官员私下里都与外国商人做生意,但他坚决不参与其中,而且从不向人标榜此事。 B.杜纯在奉旨查案时,由于惹恼了对他有提携之恩的王安石,随即免去了他的官职。王安石再次当政时又对他进行打击,将他贬为监池州酒。 C.杜纯主张办案一定要实事求是,千万不能牵强附会,更不能刑讯逼供。正是由于他据理力争,温泉矾储存的几百万斤矾才得以不化为土石。 D.杜纯认为京城人员复杂,允许告发理所当然。但由于告发之人往往出以私心,难免有不实之嫌,所以官府理应先查实案情,然后才能定罪。 4.把原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纯愤懑,陈书使者为讼冤,咏得不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安石主韶,变其狱,免纯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足下在彼,朝廷无河北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回答问题。 元德秀,字紫芝,河南人。少孤,事母孝,举进士,不忍去左右,自负母入京师。既擢第①,母亡,庐墓侧,食不盐酪,藉无茵席。服除,以窭困调南和尉,有惠政。 黜陟使以闻,擢补龙武军录事参军。德秀不及亲在而取,不肯婚,人以为不可绝嗣,答曰:“兄有子,先人得祀,吾何娶为?”初,兄子襁褓丧亲,无资得乳媪,德秀自乳之,能食乃止。既长,将为娶,家苦贫,乃求为鲁山令。有盗系狱,会虎为暴,盗请格虎自赎,许之。吏曰:“彼诡计,且亡去,无乃为累乎?”德秀曰:“许之矣,不可负约。即有累,吾当坐,不及余人。”明日盗负虎还,举县嗟叹。 玄宗在东都,酺②五风楼下,命三百里县令、刺史各以声乐集。是时颇言且第胜负,加赏黜。德秀惟乐工数十人,联袂歌《于蔿于》。《于蔿于》者,德秀所为歌也。帝闻,异之,叹曰:“贤人之言哉!”德秀益知名。 所得俸禄,悉衣食人之孤遗者。任满,笥③余一缣,驾柴车去。爱陆浑佳山水,乃定居。不为墙垣扃钥,家无仆妾。岁饥,日或不爨。嗜酒,陶然弹琴以自娱。人以酒肴从之,不问贤鄙为酣饫④。德秀善文辞,作《蹇士赋》以自况。房琯每见德秀,叹息曰:“见紫芝眉宇,使人名利之心都尽。”苏源明常语人曰:“吾不幸生衰俗,所不耻者,识元紫芝也。” 天宝十三载卒,家惟枕履箪瓤而已。《新唐书?元德秀传》 注:①擢第:登第。②酺:音pú,合聚饮食。③笥:音sì,盛衣物的竹器。④饫:音yù,饱。 1.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惠政——仁慈 B.德秀自乳之——喂养 C.盗请格虎自赎——击打 D.吾当坐,不及余人——受牵连 2.下列对人物的思想性格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举进土,不忍去左右,自负母入京师——为国为亲,忠孝两全。 B.许之矣,不可负约——一诺千金,言而有信。 C.人以酒肴从之,不问贤鄙为酣饫——宽厚不羁,不论贵贱。 D.嗜酒,陶然弹琴以自娱——豁达自任,志向高雅。 3.下列叙述与原文意思不一致的一项是( ) A.元德秀不忍离开母亲,就背着母亲去京城入试。母亲去世,他服丧期满,任南和县尉,后升任龙武军录事参军。 B.元德秀为官所得俸禄全部用于抚养孤独无依的人,任满的时候,他是赶着柴车离开的,他死的时候,家中只有最起码的生活用具。 C.元德秀在陆浑为官定居的时候,纵情山水,常弹琴、喝酒、写文章以自娱。 D.元德秀任鲁山县令时,不怕获罪,批准一个被关押的盗贼***虎自赎。 4.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既长,将为娶,家苦贫,乃求为鲁山令。 翻译:(元德秀)长大后,将要娶媳妇,(因)家里十分贫穷,才自己请求任鲁山县令。 B.吏曰:“彼诡计,且亡去,无乃为累乎?” 翻译:有个小吏对他说:“那是他的诡计,将来他逃走了,你不是要受到牵累吗?” C.吾不幸生衰俗,所不耻者,识元紫芝也。 翻译:我不幸生活在风气颓败的社会中,所不觉为耻的,就是结识了元紫芝呀。 D.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翻译:(有一天)祖母来看我,说:“我的孩子,很久没见到你的人影了,为什么整天不声不响地待在这儿,十分像个女孩子?” |
阅读《伶官传序》,完成1-7题。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怜人也哉! 1.下列加粗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玷污(diàn) | 仇雠(chóu) | 同仇敌忾(gài) | B.伶官(1íng) | 沾襟(zhān) | 意气之盛(shèng) | C.锦囊(náng) | 溺爱(nì) | 盛以锦囊(chéng) | D.聚歼(jiān) | 睥睨(pì) | 拈轻怕重(niān)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