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楚汉久相持未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饷。汉王项羽相与临广武①之涧而语。项羽欲与汉王独身挑战。汉王数项羽曰:“始与项羽俱受命怀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楚汉久相持未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饷。汉王项羽相与临广武①之涧而语。项羽欲与汉王独身挑战。汉王数项羽曰:“始与项羽俱受命怀王,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同步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楚汉久相持未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饷。汉王项羽相与临广武之涧而语。项羽欲与汉王独身挑战。汉王数项羽曰:“始与项羽俱受命怀王,日先入定关中者王之,项羽负约,王我于蜀汉,罪一。项羽矫***卿子冠军而自尊,罪二。项羽已救赵,当还报,而擅劫诸侯兵入关,罪三。怀王约入秦无暴掠,项羽烧秦宫室,掘始皇帝冢,私收其财物,罪四。又强***秦降王子婴,罪五。诈坑秦子弟新安二十万,王其将,罪六。……项羽使人阴弑义帝江南,罪九。夫为人臣而弑其主,***已降,为政不平,主约不信,天下所不容,大逆无道,罪十也。吾以义兵从诸侯诛残贼,使刑余罪人击***项羽,何苦乃与公挑战!”项羽大怒,伏弩射中汉王。汉王伤胸,乃扪足曰:“虏中吾指!”汉王病创卧,张良强请汉王起行劳军,以安士卒,毋令楚乘胜于汉。汉王出行军,病甚,因驰入成皋
  病愈,西入关,至栎阳,存问父老,置酒枭故塞王欣头栎阳市。留四日,复如军,军广武。关中兵益出。
  当此时,彭越将兵居梁地,往来苦楚兵,绝其粮食。田横往从之。项羽数击彭越等,齐王信又进击楚。项羽恐,乃与汉王约,中分天下,割鸿沟而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项王归汉王父母妻子,军中皆呼万岁,乃归而别去。(取材于《史记·高祖本纪》)
  [注]①广武:城名,故址在今河南荥阳东北广武山上。山上有东西广武二城,中隔广武涧。②卿子冠军:秦末农民起义军将领宋义。③新安:秦县,故地在今河南渑池东。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将,罪六 王:封王
B.主约不 信:相信
C.问父老 存:问候
D.项羽击彭越等 数:屡次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项羽救赵,当还报  ***降,为政不平
B.夫为人臣弑其主   项王嗔目叱之
C.何苦与公挑战    自刎
D.吾义兵从诸侯诛残贼 不忍***之,赐公
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汉王善用谋略的一组是(   )
①相与临广武之涧而语
②何苦乃与公挑战
③乃扪足日:“虏中吾指!”
④汉王出行军
⑤往来苦楚兵,绝其粮食
⑥割鸿沟而西者为汉
A.①③④
B.②③⑥
C.②③④
D.③④⑤
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邦与项羽共同接受怀王的约定,先入定关中者在关中称王,但项羽违背了盟约。
B.汉王历数项羽暴掠、弑主、***降王、坑秦卒等罪行,以便使刑余罪人能击***项羽。
C.汉王被弩箭射中了胸部,却摸着脚谎称只是脚趾受伤,其主要意图在于稳定军心。
D.汉王虽然受了重伤,但痊愈之后在彭越、韩信的配合下,迫使项羽主动立约休兵。
5.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汉王出行军,病甚,因驰入成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项王归汉王父母妻子,军中皆呼万岁,乃归而别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
2.A
3.C
4.B
5.(1)汉王出来在军中走了走,病得更重了,于是赶快撤军到成皋。
   (2)项羽把汉王的父母妻子儿女归还给汉王,军中都欢呼万岁,于是各自返回,分离而去。(意对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1~4题。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1.下列加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楼下殿     辞:告别
B.杳不知其所也  之:到
C.缦立远视,而望焉   幸:侥幸、幸运
D.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一旦:忽然有一天
2.下面句中加粗词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辞楼下殿,来于秦
B.朝歌夜,为秦官人
C.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
D.鼎铛玉石,金块珠
3.对这段文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文段起笔四句,交代了秦国宫女的不凡来源,有呼应篇首“六王毕,四海一”之果。
B.文段中极写秦宫女生活的奢华,向世人展示了她们在秦国的闲适幸福的生活。
C.文段中极写六国的财宝被秦掠有但弃之如土芥,有力地突出了秦始皇的骄奢。
D.文段通过想象,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排比的手法,揭露了秦的奢侈生活。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赵高案治李斯。李斯拘执束缚,居囹圄中,仰天而叹曰:“悲夫!不道之君,何可为计哉!昔者桀***关龙逢,纣***王子比干,昊王夫差***伍子胥。此三臣者,岂不忠哉,然而不免于死,身死而所忠者非也。今吾智不及三子,而二世之无道过于桀、纣、夫差,吾以忠死,宜矣。且二世之治岂不乱哉!日者夷其兄弟而自立也,***忠臣而贵贱人,作为阿房之宫,赋敛天下。吾非不谏也,而不吾听也。凡古圣王,饮食有节,车器有数,官室有度,出令造事,加费而无益于民利者禁,故能长久治安。今行逆于昆弟,不顾其咎;侵***忠臣,不思其殃;大为宫室,厚赋天下,不爱其费:三者已行,天下不听。今反者已有天下之半矣,而心尚未寤也,而以赵高为佐,吾必见寇至成阳,麋鹿游于朝也。”
  于是二世乃使高案丞相狱,治罪。赵高治斯,榜掠千余,不胜痛,自诬服。斯所以不死者,自负其辩,有功,实无反心,幸得上书自陈,幸二世之寤而赦之。李斯乃从狱中上书曰:“臣为丞相,治民三十余年矣。逮秦地之狭隘,先王之时秦地不过千里,兵数十万。臣尽薄材,谨奉法令,阴行谋臣,资之金玉,使游说诸侯,阴修甲兵,饰政教,官斗士,尊功臣,盛其爵禄,故终以胁韩弱魏,破燕、赵,夷齐、楚,卒兼六国,虏其王,立秦为天子。罪一矣。地非不广,又北逐胡、貉,南定百越,以见秦之强。罪二矣。尊大臣,盛其爵位,以固其亲。罪三矣。立社稷,修宗庙,以明主之贤。罪四矣。更剋画,平斗斛、度量、文章,布之天下,以树秦之名。罪五矣。治驰道,兴游观,以见主之得意。罪六矣。缓刑罚,薄赋敛,以遂主得众之心,万民戴主,死而不忘。罪七矣。若斯之为臣者,罪足以死固久矣。上幸尽其能力,乃得至今,愿陛下察之!”书上,赵高使吏弃去不奏,曰:“囚安得上书!”
  赵高使其客十余辈诈为御史、谒者、侍中,更往复讯斯。斯更以其实对,辄使人复榜之。后二世使人验斯,斯以为如前,终不敢更言,辞服。奏当上,二世喜曰:“微赵君,几为丞相所卖。”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斯出狱,与其中子[注]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选自《史记·李斯列传》,有删改)
  [注]中子:次子。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厚赋天下,不其费   爱:爱护
B.于是二世乃使高案丞相 狱:牢狱
C.榜千余,不胜痛    掠:拷打
D.秦地之狭隘      逮:及时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吾忠死,宜矣      ②不物喜,不以己悲
B.①加费无益于民利者禁   ②我决起而飞,抢榆枋
C.①今行逆于昆弟,不顾咎  ②则责攸之、袆、允等之慢,以彰
D.①幸二世寤而赦之     ②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茫然
3.下列对省略成分的补充,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二世)心尚未寤也
B.幸(斯)得上书自陈
C.(斯)不胜痛,自诬服
D.(二世)辄使人复榜之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斯在狱中想到关龙逢、比干、伍子胥这些才智过人的臣子都很忠诚,却被夏桀、商纣和夫差***死,所以自己尽忠而死是应该的。
B.李斯认为二世治国无道,竟不顾后果***死亲兄弟自封为皇,残害忠臣,重用奸臣,大规模修建阿房官,对百姓横征暴敛,其治必不长久。
C.李斯在狱中上书时采用正话反说的手法,故意给自己罗列了七大罪状,以让奏章能够顺利地上报二世,希望二世能觉悟醒察并赦免他。
D.李斯虽遭受严刑拷打,但仍不顾一切地以实情对答,他自恃口才好,有功于朝廷,即使二世派人验证他也不改口供,终于获得二世的欢心。
5.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于是二世乃使高案丞相狱,治罪。赵高治斯,榜掠千余,不胜痛,自诬服。斯所以不死者,自负其有功,实无反心,幸得上书自陈,幸二世之寤而赦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沧浪亭记
(宋)苏舜钦
  予以罪废,无所归。扁舟南游,旅于吴中,始僦舍以处。时盛夏蒸燠,土居皆褊狭,不能出气,思得高爽虚辟之地,以舒所怀,不可得也。
  一日过郡学,东顾草树郁然,崇阜广水,不类乎城中。并水得微径于杂花修竹之间。东趋数百步,有弃地,纵广合五六十寻,三向皆水也。杠之南,其地益阔,旁无民居,左右皆林木相亏蔽。访诸旧老,云钱氏有国,近戚孙承右之池馆也。坳隆胜势,遗意尚存。予爱而徘徊,遂以钱四万得之,构亭北碕,号“沧浪”焉。前竹后水,水之阳又竹,无穷极。澄川翠干,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尤与风月为相宜。
  予时榜小舟,幅巾以往,至则洒然忘其归。觞而浩歌,踞而仰啸,野老不至,鱼鸟共乐。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返思向之汩汩荣辱之场,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隔此真趣,不亦鄙哉!
  噫!人固动物耳。情横于内而性伏,必外寓于物而后遣。寓久则溺,以为当然;非胜是而易之,则悲而不开。惟仕宦溺人为至深。古之才哲君子,有一失而至于死者多矣,是未知所以自胜之道。予既废而获斯境,安于冲旷,不与众驱,因之复能乎内外失得之原,沃然有得,笑闵万古。尚未能忘其所寓目,用是以为胜焉!
  [注]①僦(jiù):租赁。②燠(yù):热。③杠:独木桥。④碕(qí):曲折的堤岸。⑤干:通“竿”,竹子。⑥动物:受外物所感而动。
1.对下列语句中加粗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阜广水——崇:高
B.形骸既则神不烦——适:到……去
C.不亦哉——鄙:庸俗
D.予既而获斯境——废:(被)罢黜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以舒怀,不可得也/而为秦人积威之
B.杠南,其地益阔/严大国威以修敬也
C.光影会合轩户之间/青,取之于蓝,而青
D.因之复能内外失得之原/浩浩如冯虚御风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并水得微径于杂花修竹之间。译文:沿水而行,在繁花高竹之中找到一条小路。
B.予爱而徘徊,遂以钱四万得之。译文:我因喜爱而在此流连,于是就用四万钱买下了它。
C.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译文:日子就在盘算着细小的利害得失中消磨掉了。
D.情横于内而性伏,必外寓于物而后遣。译文:感情充塞在内心而性情压抑,一定要寄托于外物而后得以排遣。
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段既写了作者刚到苏州时居住环境的恶劣,又表达了他被罢官后内心的郁闷。
B.第二段叙写发现、购置风景胜地和筑沧浪亭的经过,描绘了园中的优美景象。
C.第三段写作者在园.中乘舟畅游,心旷神怡,进而生发出“觉今是而昨非”的感慨。
D.在尾段,作者写出了对仕途险恶的彻悟,抒发了寄情山水、与民同乐、傲然自得的情怀。
5.《沧浪亭记》的作者苏舜钦在仕途失意后转而寄情山水,“安于冲旷”。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谈一谈。(2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并水得微径于杂花修竹之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予爱而徘徊,遂以钱四万得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情横于内而性伏,必外寓于物而后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5题。
  大铁椎,不知何许人。北平陈子灿省兄河南,与遇宋将军家。宋,怀庆青华镇人,工技击,七省好事者皆来学,人以其雄健,呼宋将军云。宋弟子高信之,亦怀庆人,多力善射,长子灿七岁,少同学,故尝与过宋将军。
  时座上有健啖客,貌甚寝,右胁夹大铁椎,重四五十斤,饮食拱揖不暂去。柄铁折叠环复,如锁上练,引之长丈许。与人罕言语,语类楚声。扣其乡及姓字,皆不答。
  既同寝,夜半,客曰:“吾去矣!”言讫不见。子灿见窗户皆闭,惊问信之。信之曰:“客初至,不冠不袜,以蓝手巾裹头,足缠白布,大铁椎外,一物无所持,而腰多白金。吾与将军俱不敢问也。”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
  一日,辞宋将军日:“吾始闻汝名,以为豪,然皆不足用。吾去矣!”将军强留之,乃曰:“吾数击***响马贼,夺其物,故仇我。久居,祸且及汝。今夜半,方期我决斗某所。”宋将军欣然日:“吾骑马挟矢以助战。”客曰:“止!贼能且众,吾欲护汝,则不快吾意。”宋将军故自负,且欲观客所为,力请客。客不得已,与偕行。将至斗处,送将军登空堡上,曰:“但观之,慎弗声,令贼知也。”
  时鸡鸣月落,星光照旷野,百步见人。客驰下,吹篥数声。顷之,贼二十余骑四面集,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一贼提刀突奔客,客大呼挥椎,贼应声落马,马首裂。众贼环而进,客奋椎左右击,人马仆地,***三十许人。宋将军屏息观之,股栗欲堕。忽闻客大呼曰:“吾去矣。”尘滚滚东向驰去。后遂不复至。
1.对下列句子加粗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时座上有健客健 啖:健谈。
B.之长丈许    引:拉开。
C.方我决斗某所  期:约会。
D.宋将军故自负   自负:自以为很有本事。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但观,慎弗声      顷,贼二十余骑四面集
B.人其雄健,呼宋将军云  蓝手巾裹头
C.众贼环进        子灿寐
D.贼能众         欲观客所为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大铁椎“神勇绝技”的一组是(   )
①客驰下;尘滚滚东向驰去。
②健啖客;饮食拱揖不暂去。
③吾数击***响马贼。
④工技击……人以其雄健。
⑤客大呼挥椎,贼应声落马。
⑥客奋椎左右击,人马仆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⑤⑥
C.③④⑤⑥
D.①③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在正文开头部分,有意布设了一个又一个迷魂阵,简笔勾勒出主人公大铁椎“异”的种种表现。
B.“吾始闻汝名,以为豪,然皆不足用。”这是画龙点睛之笔,说明作者胸怀大志,身怀绝技,但不为社会所用。
C.“鸡鸣月落,星光照旷野,百步见人”的环境描写,渲染了阴森肃***的气氛,烘托大铁椎从容上阵、沉着应战的姿态。
D.作者以极大的赞赏之情淋漓尽致地刻画大铁椎胆识过人、豪放坦诚、威武深沉的形象,就是要在其身上寄寓自己真挚深沉的人生感慨。
5.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与人罕言语,语类楚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众贼环而进,客奋椎左右击,人马仆地,***三十许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卖酒者传
魏禧

  万安县有卖酒者,以善酿致富。平生不欺人。或遣童婢沽,必问:“汝能饮酒否?”量酌之,曰:“毋盗瓶中酒,受主翁笞也。”或倾跌破瓶缶,辄家取瓶,更注酒,使持以归。由是远近称长者。
  里有事醵饮者,必会其肆。里中有数聚饮,平事不得决者,相对咨嗟,多墨色。卖酒者问曰:“诸君何为数聚饮,平事不得决,相咨嗟也?”聚饮者曰:“吾侪保甲贷乙金,甲逾期不肯偿,将讼,讼则破家,事连吾侪,数姓人不得休矣!”卖酒者曰:“几何数?”曰:“子母四百金。”卖酒者曰:“何忧为?”立出四百金偿之,不责券
  客有橐重资于途,甚雪,不能行。闻卖酒者长者,趋寄宿。雪连日,卖酒者日呼客同博,以赢钱买酒肉相饮暾。客多负,私快快曰:“卖酒者乃不长者耶?然吾已负,且大饮啖,酬吾金也。”雪霁,客偿博所负行。卖酒者笑曰:“主人乃取客钱买酒肉耶?天寒甚,不名博,客将不肯大饮啖。”尽取所偿负还之。
  术者谈五行,决卖酒者宜死。卖酒者将及期,置酒,召所买田舍主毕至,曰:“吾往买若田宅,若中心愿之乎?价毋亏乎?”欲赎者视券,价不足者,追偿以金。又召诸子贷者曰:“汝贷金若干,子母若干矣。”能偿者捐其息,贫者立券还之,曰:“毋使我子孙患苦汝也!”及期,卖酒者大会戚友,沐棺更衣待死。卖酒者颜色阳阳如平时,戚友相候视,至夜分,乃散去。其后,卖酒者活更七年。
  魏子曰:吾闻卖酒者好博,无事则与其三子终日博,喧争无家人礼。或问之,曰:“儿辈嬉,否则博他人家,败吾产矣。”嗟乎!卖酒者匪唯长者,抑亦智士哉!(选自《魏叔子文集》,有删节)
  [注]①平事:评议事情。②子母:利息和本金。③责券:求取借据。④谈五行:以五行之术测算命运。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诸君何为聚饮  数:多次,屡次
B.事连吾侪     吾侪:我辈
C.能偿者其息   捐:舍弃
D.贫者券还之   立:订立
2.下列各组句子,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何忧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
B.客偿博负行   将以求吾大欲也
C.若中心愿乎   非日能,愿学焉
D.至夜分,散去  良人,具告沛公
3.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卖酒者乐善好施的一组是(   )
①辄家取瓶,更注酒,使持以归
②吾侪保甲贷乙金
③立出四百金偿之,不责券
④且大饮啖,酬吾金也
⑤尽取所偿负还之
⑥置酒,召所买田舍主毕至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卖酒者凭借精湛的酿酒技术而致富,做生意时诚信厚道、热心助人,他的良好品格赢得了人们的广泛尊敬。
B.在酒店聚饮的乡里数姓人家,为甲、乙二人的借贷官司所牵连,卖酒者急人所急,为乡亲仗义疏财,慷慨解囊。
C.在术者断决的死期将至之时,卖酒者神情自若地处理自己的后事,他尽量让利于债务人,使他们将来免受债务困扰,表现了良好的德行风范和心理素质。
D.本文构思新颖,不落俗套,作者没有着力叙述卖酒者如何经营谋生,发家致富,而是突出写他为人排忧解难,以表现他慷慨助人,乐善好施的长者风范。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寒甚,不名博,客将不肯大饮啖。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卖酒者大会戚友,沐棺更衣待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卖酒者匪唯长者,抑亦智士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