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小题。  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曾祖避五代乱,徙家濮。迪深厚有器局,尝携其所为文见柳开,开奇之,曰:“公辅才也。”举进士第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小题。  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曾祖避五代乱,徙家濮。迪深厚有器局,尝携其所为文见柳开,开奇之,曰:“公辅才也。”举进士第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专项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小题。
  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曾祖避五代乱,徙家濮。迪深厚有器局,尝携其所为文见柳开,开奇之,曰:“公辅才也。”举进士第一,擢知制诰。真宗幸亳,为留守判官,遂知亳州。亡卒群剽城邑,发兵捕之,久不得。迪至,悉罢所发兵,阴听察知贼区处,部勒骁锐士,擒贼,斩以徇。
  尝归沐,忽传诏对内东门,出三司使马元方所上岁出入材用数以示迪。时频岁蝗旱,问何以济,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则赋敛宽,民不劳矣。帝曰:“朕欲用李士衡代元方,俟其至,当出金帛数百万借,三司。”迪曰:“天子于财无内外,愿下诏赐三司,以示恩德,何必日借。”帝悦。
  初,上将立章献后,迪屡上疏谏,以章献起于寒微,不可母天下。章献深衔之。天禧中,拜给事中。周怀政之诛,帝怒甚,欲责及太子,群臣莫敢言。迪从容奏曰:“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
  仁宗即位,章献太后预政,贬寇准雷州,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丁谓使人迫之,谓败,知河南府。来朝京师,时太后垂帘,语迪曰:“卿向不欲吾预国事,殆过矣。今日吾保养天子至此,卿以为何如?”迪对曰:“臣受先帝厚恩,今日见天子明圣,臣不知皇太后盛德,乃至于此。”太后亦喜。
  知徐州,迪欲行县因祠岳为上祈年,仁宗语辅臣曰:“祈祷非迪所宜,其毋令往。”元昊攻延州,武事久弛,守将或为他名以避兵,迪愿守边,诏不许,然甚壮其意
  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选自《宋史·李迪传》,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开之,曰:“公辅才也。”——奇妙
B.以章献于寒微——出身
C.上大寤,由是独怀政——惩罚
D.元吴攻延州,武事久——延缓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①李迪字复古,先赵郡人②祈祷非迪所宜,毋令往
B.①发兵捕,久不得②周怀政诛,帝怒甚
C.①时频岁蝗旱,问何济②迪请发内藏库佐国用
D.①陛下有几子,欲为此计②臣不知皇太后盛德,至于此
(3)下列句子中,都能表现李迪“胆量非凡”的一组是(     )
①迪深厚有器局
②部勒骁锐士,擒贼,斩以徇
③上将立章献后,迪屡上疏谏
④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
⑤迪欲行县因祠岳为上祈年
⑥守将或为他名以避兵,迪愿守边
A.①②⑥
B.②③④
C.②③⑥
D.③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李迪本来是赵郡人,为了躲避五代的战乱,他与家人搬家来到濮地,并以文为媒,结识了柳开。
B.李迪不同意章献做皇后,因为这件事,他立即遭到了章献的打击报复,所以贬官衡州。
C.周怀政事件使皇帝非常生气,他想惩罚太子。李迪不畏众怒,挺身而出,说服皇帝改变了初衷。
D.仁宗登基,章献成了太后。她曾经与李迪有嫌隙,但两人为了朝廷的利益,最终还是和好了。
(5)用“/”给下列文段断句。
  李 迪 贤 相 也 方 仁 宗 初 立 章 献 临 朝 颇 挟 其 才 将 有 专 制 之 患 迪 正 色 危 言 能 使 宦 官 近 习 不 敢 窥 觎 而 仁 宗 君 德 日 就 章 献 亦 全 令 名 古 人 所 谓 社 稷 臣 与 斯 见 之。
(6)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语迪曰:“卿向不欲吾预国事,殆过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诏不许,然甚壮其意。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
(2)D
(3)C
(4)D
(5)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
(6)①(章献太后)告诉李迪说:“你先前不想让我参与国家政事,(从现在看)大概是你错了!”  
   ②(仁宗皇帝)下诏不批准,但却觉得他内心很有豪气。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4)题。吴顺恪六奇别传
[清]王士祯
  海宁孝廉查伊璜继佐,崇祯中名士也。尝冬雪,偶步门外,见一丐避庑下,貌殊异,呼问曰:“闻市井有铁丐者,汝是否?”曰:“是也。”曰:“能饮乎?”曰:“能。”引入发醅,坐而对饮。查已酩酊,而丐殊无酒容。衣以絮衣,不谢,径去。
  明年,复遇之西湖放鹤亭下,露肘跣行。询其衣,曰:“入夏不须此,已付酒家矣。”曰:“曾读书识文字乎?”曰:“不读书识字,何至为丐!”查奇其言,为具汤沐而衣履之。询其氏里,曰:“吴姓,六奇名,东粤人。”问:“何以丐?”曰:“少好博,尽败其产,故流转江湖。自念叩门乞食,昔贤不免,仆何人,敢以为污!”查遽起,捉其臂曰:“吴生海内奇士,我以酒徒目之,失吴生矣!”留与痛饮一月,厚资遣之。
  六奇者,家世潮阳,祖为观察,以樗蒲故,遂为窭人。既归粤,寄食充驿卒,稔知关河厄塞形势。会王师入粤,逻者执六奇,六奇请得见大帅言事。既见,备陈诸郡形势,因请给游札数十通,散其土豪,所至郡县,壁垒皆下。帅上其功,十年中,累官至广东水陆师提督。
  孝廉家居,久不复记忆前事。一旦,有粤中牙将叩门请谒,致吴书问,以三千金为寿,邀致入粤。水行三千里,供帐极盛,度梅岭,已遣其子迎候道左。至戟门,则蒲伏泥首,登堂,北面长跪,历叙往事,无所忌讳。入夜,置酒高会,身行酒炙。歌舞妙丽,丝竹迭陈,诸将递起为寿,质明始罢。自是留止一载,装累巨万。将归,复以三千金为寿,锦绮、珠贝、珊瑚、犀象之属,不可訾计。
  初,查在惠州幕府,一日游后圃。圃有英石一峰,深赏异之。再往,已失此石。问之,则以巨舰载致吴中矣。今石尚存查氏之家。
  [注]①樗蒲:古代赌博。
(1)对下面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查起,捉其臂曰——遽:于是,就
B.会王师入粤,者执六奇——逻:捉拿,拘捕
C.衣以絮衣,不,径去——谢:感谢
D.知关河厄塞形势——稔:熟悉
(2)下列选项中分别属于表现查继佐“施之恩惠”和吴六奇 “知恩图报”的一组是(     )
A.吴生海内奇士以三千金为寿,邀致入粤
B.引入发醅,坐而对饮度梅岭,已遣其子迎候道左
C.留与痛饮一月,厚资遣之备陈诸郡形势
D.帅上其功自是留止一载,装累巨万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吴六奇不同于一般人,外貌奇特,身为乞丐,别人请他喝了酒,赠给了他衣服,他却连声道谢都没有,就径直走了。
B.吴六奇认为自己成为乞丐的原因:一是自己读过书,识得字;二是年轻时嗜好赌博,输光了家产。
C.吴六奇做乞丐时,他觉得行乞玷污自己的名声。后来,他步入仕途,多次升官,一直做到广东水陆师提督。
D.文章叙述了吴六奇的一些传奇经历,生动地塑造了一个个性豪荡、熟地理、有韬略、知恩图报的奇士形象。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明年,复遇之西湖放鹤亭下,露肘跣行。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查奇其言,为具汤沐而衣履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圃有英石一峰,深赏异之。再往,已失此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3)题。
(1)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画线处断句(限6处)。
  庆 历 中 有 近 侍 犯 法 罪 不 至 死 执 政 以 其 情 重 请 *** 之 范 希 文 独 无 言 退 而 谓 同 列 曰:“ 诸 公 劝 人 主 法 外 *** 近 臣, 一 时 虽 快 意, 不 宜 教 手 滑。” 诸 公 默 然。(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有删节)
(2)文中提到的范希文就是指宋代文学家__________,他的作品有____________。
(3)范希文对“执政”的做法持____________态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卖酒者传
魏禧
  万安县有卖酒者,以善酿致富。平生不欺人,或遣童婢沽,必问:“汝能饮酒否?”或倾跌破瓶缶,辄家取瓶,更注酒,使持以归。由是远近称长者。
  里中有数聚饮平事不得决者,相对咨嗟,多墨色。卖酒者问曰:“诸君何为数聚饮相咨嗟也?”聚饮者曰:“吾侪保甲贷乙金,甲逾期不肯偿,将讼。讼则破家,事连吾侪,数姓人不得休矣!”卖酒者曰:“几何数?”曰:“子母四百金。”卖酒者曰:“何忧为?”立出四百金偿之,不责券
  客有橐重资于途,甚雪,不能行。闻卖酒者长者,趋寄宿。雪连日,卖酒者日呼客同博,以赢钱买酒肉相饮啖。客多负,私怏怏曰:“卖酒者乃不长者耶?然吾已负,且大饮啖,酬吾金也。”雪霁,客偿博所负,行。卖酒者笑曰:“主人乃取客钱买酒肉耶?天寒甚,不名博,客将不肯大饮啖。”尽取所偿负还之。
  术者谈五行,决卖酒者宜死。将及期,置酒,召所买田宅主毕至,曰:“吾往买若田宅,若中心愿之乎?价毋亏乎?”欲赎者视券,价不足者,追偿以金。又召诸子贷者曰:“汝贷金若干,子母若干矣。”能偿者捐其息,贫者立券还之。曰:“毋使我子孙患苦汝也!”及期,卖酒者大会戚友,沐棺更衣待死。卖酒者颜色阳阳如平时,戚友相候视,至夜分,乃散去。其后,卖酒者活更七年。
  魏子曰:吾闻卖酒者好博,无事则与其三子终日博,喧争无家人礼。或问之,曰:“儿辈嬉,否则博他人家,败吾产矣。”嗟乎!卖酒者匪唯长者,抑亦智士哉!(选自《魏叔子文集》,有删改)
  [注]①平事:评议事情。②子母:利息和本金。③责券:求取借据。④谈五行:以五行之术测算命运。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诸君何为聚饮相咨嗟也——数:多次,屡次
B.事连吾侪——吾侪:我辈
C.能偿者其息——捐:舍弃
D.贫者券还之——立:订立
(2)下列各组句子,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何忧/奚以之九万里而南
B.客偿博负/将以求吾大欲也
C.若中心愿乎/非日能,愿学焉
D.至夜分,散去/良入,具告沛公
(3)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卖酒者乐善好施的一组是(     )
①辄家取瓶,更注酒,使持以归
②吾侪保甲贷乙金
③立出四百金偿之,不责券
④且大饮啖,酬吾金也
⑤尽取所偿负还之
⑥置酒,召所买田宅主毕至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卖酒者凭借精湛的酿酒技术而致富,做生意时诚信厚道、热心助人,他的良好品格赢得了人们的广泛尊敬。
B.在酒店聚饮的乡里数姓人家,为甲、乙二人的借贷官司所牵连,卖酒者急人所急,为乡亲仗义疏财,慷慨解囊。
C.在术者判决的死期将至之时,卖酒者神情自若地处理自己的后事,他尽量让利于债务人,使他们将来免受债务困扰,表现了良好的德行风范和心理素质。
D.本文构思新颖,不落俗套,作者没有着力叙述卖酒者如何经营谋生,发家致富,而是突出写他为人排忧解难,以表现他慷慨助人、乐善好施的长者风范。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天寒甚,不名博,客将不肯大饮啖。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卖酒者大会戚友,沐棺更衣待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卖酒者匪唯长者,抑亦智士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王祎,字子充,义乌人。幼敏慧,及长,身长岳立,屹有伟度,以文章名世。睹元政衰敝,为书七八千言上时宰。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隐青岩山,著书,名日盛。太祖征江西,祎献颂。太祖喜曰:“江南有二儒,卿与宋濂耳。学问之博,卿不如濂。才思之雄,濂不如卿。”太祖创礼贤馆,召置馆中。累迁侍礼郎,掌起居注。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赐金带宠之。太祖将即位,召还,议礼。洪武元年八月,上疏言:“祈天永命之要,在忠厚以存心,宽大以为政,法天道,顺人心。雷霆霜雪,可暂不可常。浙西既平,科敛当减。”太祖嘉纳之,然不能尽从也。明年修《元史》,命祎与濂为总裁。祎史事擅长,裁烦剔秽,力任笔削。书成,擢翰林待制,同知制诰兼国史院鳊修官。奉诏预教大本堂,经明理达,善开导。召对殿廷,必赐坐,从容宴语。五年正月议招谕云南,命祎赍诏往。至则谕梁王,亟宜奉版图归职方,不然天讨旦夕至。王不听,馆别室。他日,又谕曰:“朝廷以云南百万生灵,不欲歼于锋刃。若恃险远,抗明命,悔无及矣。”梁王骇服,即为改馆。会元遣脱脱征饷,胁王以危言,必欲***祎。王不得已出祎见之,脱脱欲屈祎,祎叱曰:“天既讫汝元命,我朝实代之。汝爝火余烬,敢与日月争明邪!且我与汝皆使也,岂为汝屈!”或劝脱脱曰:“王公素负重名,不可害。”脱脱攘臂曰:“今虽孔圣,义不得存。”祎顾王曰:“汝***我,天兵继至,汝祸不旋踵矣。”遂遇害。(节选自《明史·王祎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答复。
B.多惠政,赐金带之——宠:重用。
C.天永命之要——祈:恳求。
D.天道,顺人心——法:效仿。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王祎有非凡胆识的一组是(     )
①为书七八千言上时宰 ②雷霆霜雪,可暂不可常 ③浙西既平,科敛当减
④裁烦剔秽,力任笔削 ⑤亟宜奉版图归职方 ⑥天兵继至,汝祸不旋踵矣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③④
D.④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祎兼有堂堂仪表和雄健才思。他自幼聪明而有才智,成人之后伟岸而有风度,明太祖将他与当时的名儒宋濂相提并论,还认为他在才思方面胜过宋濂。
B.王祎凭借自己的才干和政绩受到朝廷礼遇。明太祖创建礼贤馆,将他招至馆中,后又升迁为侍礼郎;有时太祖虽不能完全听从他的建议,但也会褒奖他。
C.王祎具备很高的史学素养和教育才能。编撰《元史》时,他与宋濂同为总裁,书成后任国史院编修官;奉命讲授国史,能充分说明道理,善于开导学生。
D.王祎出使云南时采用了恩威并施的策略。他先是晓谕梁王,朝廷怜惜云南百姓,不想动用武力;继之又警告梁王,若倚仗险远、抗拒朝廷,将后悔无及。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元遣脱脱征饷,胁王以危言,必欲***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既讫汝元命,我朝实代之。汝爝火余烬,敢与日月争明邪!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信与张耳以兵数万,欲东下井陉击赵。赵王、成安君陈馀闻汉且袭之也,聚兵井陉口,号称二十万。广武君李左车说成安君曰:“臣闻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樵苏后爨,师不宿饱。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行数百里,其势粮食必在其后。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道绝其辎重。足下深沟高垒,坚营勿与战。彼前不得斗,退不得还,吾奇兵绝其后,使野无所掠。愿君留意臣之计。”成安君,儒者也,常称义兵不用诈谋奇计,曰:“今韩信兵号数万,其实不过数千。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今如此避而不击,后有大者,何以加之!”
  韩信使人间视,知其不用,还报,则大喜,乃敢引兵隧下。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夜半传发,选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从间道革山而望赵军,诚曰:“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今日破赵会食!”诸将皆莫信,详应曰:“诺。”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平旦,信建大将之旗鼓,鼓行出井陉口,赵开壁击之,大战良久。于是信、张耳详弃鼓旗,走水上军。水上军开入之,复痰战。赵果空壁争汉旗鼓,避韩信、张耳。军皆殊死战,不可败。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赵军已不胜,不能得信等,欲还,归壁,壁皆汉赤帜,兵遂乱,遁走。于是汉兵夹击,大破虏赵军,斩成安君泜水上,禽赵王歇。
  信曰:“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诸将皆服,曰:“善。非臣所及也。”(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有删改)
  【注】①赵王:名歇,系项羽所封的诸侯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樵苏后,师不宿饱。——爨:灶台
B.能千里而袭我,亦已极。——罢:疲惫
C.诸将皆莫信,应曰:“诺。”——详:假意
D.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列阵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敢引兵遂下——而陋者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B.势粮食必在其后——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还也
C.何加之——文王百里之壤而臣诸侯
D.赵军望见大笑——而圣君治国累世不见者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左车认为韩信定会利用井陉之险背水而战,故提议“深沟高垒”以“绝其后”。
B.汉军在水边高竖帅旗擂鼓壮行,韩信则乘机亲领二千精兵偷袭赵王的大本营。
C.韩信井陉“背水一战”,虽与《兵法》相悖,但依情势而定阵确属高明之举。
D.汉将在井陉之战中本是违心从命的,战后韩信说透布阵图,他们才恍然大悟。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诫曰:“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今日破赵会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