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逍遥游(节选)《庄子》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同步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
逍遥游(节选) 《庄子》 |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鹕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1.对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无名:没有名声 B.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乃今:在今天,现在 C.天之苍苍,其正色也——正色:真正的颜色 D.而后乃今将图南——图南:计划向南飞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奚以知其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 B.而莫之天阏者/之二虫又何知 C.以五百岁为寿/具告以事 D.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3.下列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逍遥游(节选)》是《庄子》中有代表性的一篇文章,从内容到形式,都最能体现庄子文章的特色。 B.《逍遥游(节选)》的主旨在于说明人应当抛弃一切物累,以获取最大的自由。 C.《逍遥游(节选)》一文想象丰富,比喻灵活,文笔舒卷自如,令人叹服。 D.庄子代表了当时先进阶级的思想主张,追求绝对自由,不与统治者合作。 4.翻译下列句子。 (1)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A 2.B 3.D 4.(1)当鹏迁往南海的时候,振翼拍水,水浪远达几千里,它乘着旋风飞上几万里的高空。 (2)我一下子起飞,碰到榆树、檀树之类的树木就停下来,有时如果飞不上去,就掉在地上罢了。哪里用得着飞上数万里的高空再向南飞呢? (3)再说全社会的人都称赞宋荣子,他却并不因此而更加奋勉,全社会的人都责难他,他也并不因此而更为沮丧。他能分清自我与外物的分际,辨明荣辱的界限,至此而止了。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昔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击于前,死伤者岁百余人,好之不厌。如是三年,国衰,诸侯谋之。太子悝患之,募左右曰:“孰能说王之意止剑士者,赐之千金。”左右曰:“庄子当能。” 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庄子。庄子弗受,与使者俱往,见太子曰:“闻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绝王之喜好也。使臣上说大王而逆王意,下不当太子,则身刑而死,周尚安所事金乎?使臣上说大王,下当太子,赵国何求而不得也!”太子曰:“然。吾王所见,唯剑士也。”庄子曰:“诺。周善为剑。”太子曰:“今夫子必儒服而见王,事必大逆。”庄子曰:“请治剑服。”治剑服三日,乃见太子。太子乃与见王。 庄子入殿门不趋,见王不拜。王曰:“子欲何以教寡人。”曰:“臣闻大王喜剑,故以剑见王。”王曰:“子之剑何能禁制?”曰:“臣之剑,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王大悦之,曰:“天下无敌矣!”庄子曰:“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愿得试之。”王曰:“夫子休,就舍待命。令设戏请夫子。” 王乃校剑士七日,死伤者六十余人,得五六人,使奉剑于殿下,乃召庄子。王曰:“今日试使士敦剑。”庄子曰:“望之久矣。”王曰:“夫子所御杖,长短何如?”曰:“臣之所奉皆可。然臣有三剑,唯王所用,请先言而后试。” 王曰:“愿闻三剑。”曰:“有天子剑,有诸侯剑,有庶人剑。”王曰:“天子之剑何如?”曰:“天予之剑,以燕豁石城为锋,齐岱为锷;包以四夷,裹以四时;制以五行,论以刑德;上决浮云,下绝地纪。此剑一用,匡诸侯,天下服矣。”文王芒然自失,曰:“诸侯之剑何如?”曰:“诸侯之剑,以知勇士为锋,以清廉士为锷;上法圆天以顺三光,下法方地以顺四时,中和民意以安四乡。此剑一用,四封之内,无不宾服而听从君命者矣。”王曰:“庶人之剑何如?”曰:“庶人之剑,蓬头突鬓垂冠,嗔目而语难。相击于前,上斩颈领,下决肝肺,无异于斗鸡,一旦命已绝矣,无所用于国事。今大王有天子之位而好庶人之剑,臣窃为大王薄之。” 王乃牵而上殿。宰人上食,王三环之。庄子曰:“大王安坐定气,剑事已毕奏矣。”于是文王不出宫三月,剑士皆服毙自处也。(《庄子·说剑》,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是三年,国衰,诸侯谋之——谋:为……谋划 B.请治剑服——治:备办 C.庄子入殿门不趋——趋:小步快走 D.王乃校剑士七日——校:使……较量 2.下列句子中直接记述庄子言行机智的一组是( ) ①“庄子当能。” ②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庄子,庄子弗受。 ③庄子人殿门不趋,见王不拜。 ④“臣闻大王喜剑,故以剑见王。” ⑤“然臣有三剑,唯王所用,请先言而后试。” ⑥“大王安坐定气,剑事已毕奏矣。” A.①②③ B.①⑤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3.下列对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子剑术高超,能做到不出十步击***一人,奔走千里锐不可当,因此赵文王称之为“天下无敌”。 B.庄子采用比喻、夸张、对比等方法迂回巧妙地劝谏赵文王。 C.庄子说,剑有天子剑、诸侯剑、庶人剑三种,委婉地指出赵文王所好实际是天子之剑,而不是庶人之剑。 D.《说剑》这篇文章,主旨是劝说赵文王不要争斗,反映了庄子清静无为的思想。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闻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绝王之喜好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赵国何求而不得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夫子休,就舍待命。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
陈情表 李密 |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速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臣以险衅——衅:罪过 B.慈父见背——背:背离、抛弃 C.既无叔伯,终鲜兄弟——终:也 D.而刘夙婴疾病——婴:婴儿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臣之进退,实为狼狈/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B.急于星火/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C.臣具以表闻/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D.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3.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李密的《陈情表》中的“情”可以作如下注解:情况(事实);衷情(孝情、忠情);情理(忠孝之道)。 B.李密反复强调孝亲,其实是为自己不奉诏仕晋而故意寻找借口。 C.晋武帝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催逼甚紧,于是李密写下了《陈情表》这篇表文,再次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为理由婉言辞谢。 D.《陈情表》本于宗法人伦之至常,措词委婉,无一字虚言藻饰,情真意切,感人至深,一向为人所传诵。 4.翻译下面的句子。 (1)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①。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②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③。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曰: 臣以险衅……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陈情表》原文,省略) 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④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宫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二子:赐、兴。(摘自《晋书·李密传》) [注]①醮:jiào,改嫁。②烝烝:zhēng,热切的样子,形容李密对母亲思念之深。③游夏:孔子的学生子游、子夏,品格好,资质高。④安乐公:刘备之子刘禅。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明言教何碎——碎:琐碎 B.从事白其书司隶——白:报告 C.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援:靠山 D.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密:暗中 2.以下句子中,全部表现李密有才***一组是( ) ①奉事以孝谨闻 ②周门人方之游夏 ③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 ④有暇则讲学忘疲 ⑤乃迁汉中太守 ⑥数使吴,有才辩 A.②③⑥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①④⑥ 3.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密从很小就懂得尽孝道。他幼年丧父,母亲何氏再嫁,年仅几岁的李密深切地思念双亲,不能自已,以至忧思成疾。 B.晋武帝读了李密婉拒朝廷征召的《陈情表》后,赞扬他是个名副其实的真名士,并答应了他的请求。祖母去世后,李密守丧期满,晋武帝再次征召他到洛阳担任太子洗马。 C.李密认为安乐公刘禅是个仅次于齐桓公的君主,理由是刘禅和齐桓公成败的原因是一样的。司空张华对他的这个见解很是信服。 D.借皇上东堂赐宴饯别之机,李密赋诗一首,诗的末章表明了他想回家种田的愿望。晋武帝为此很生气,都官从事见机行事,马上奏请皇上免去李密的官职。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张安世字子孺,少以父任为郎。用善书给事尚书,精力于职,休沐未尝出。上行幸河东,尝亡书三箧,诏问莫能知,唯安世识之,具作其事。后购求得书,以相校无所遗失。上奇其材,擢为尚书令,迁光禄大夫。 昭帝即位,大将军霍光秉政,以安世笃行,光亲重之。久之,天子下诏曰:“右将军光禄勋安世辅政宿卫,肃敬不怠,十有三年,成以康宁。夫亲亲任贤,唐、虞之道也,其封安世为富平侯。” 大将军光薨后数月,御史大夫魏相上封事曰:“车骑将军安世事孝武皇帝三十余年,忠信谨厚,勤劳政事,国家重臣也,宜尊其位,以为大将军。”上亦欲用之。安世闻之,惧不敢当。请闻求见,免冠顿首曰:“老臣诚自量不足以居大位,继大将军后,唯天子财哀,以全老臣之命。”上笑曰:“君言太谦。君而不可,尚谁可者!”安世深辞弗能得。 尝有所荐,其人来谢,安世大恨,以为举贤达能,岂有私谢邪?绝勿复为通。有郎功高不调,自言,安世应曰:“君之功高,明主所知。人臣执事,何长短而自言乎!”绝不许。已而郎果迁。莫府长史迁,安世问以过失。长史曰:“将军为明主股肱,而士无所进,论者以为讥。”安世曰:“明主在上,贤不肖较然,臣下自修而已,何知士而荐之?”其欲匿名迹远权势如此。 安世自见父子尊显,怀不自安,为子延寿求出补吏,上以为北地太守。安世尊为公侯,食邑万户,然身衣弋绨,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织纤微,是以能殖其货,富于大将军光。天子甚尊惮大将军,然内亲安世,心密于光焉。 元康四年春,安世病,上疏归侯,乞骸骨。天子报曰:“将军年老被病,朕甚闵之。虽不能视事,折冲万里,君先帝大臣,明于治乱,朕所不及,得数问焉,何感而上书大将军、富平侯印?薄朕忘故,非所望也!愿将军强餐食,近医药,专精神,以辅天年。”安世复强起视事,至秋薨。天子赠印绶,送以轻车介士,谥日敬侯。(选自《汉书·张安世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唯安世识之,具作其事——识:通“志”,记住 B.绝勿复为通——通:通报,举荐 C.其人来谢,安世大恨——恨:遗憾 D.是以能殖其货——殖:增加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张安世“满而不溢”的一组是( ) ①君之功高,明主所知②食邑万户,然身衣弋绨③自见父子尊显,怀不自安,为子延寿求出补吏 ④然内亲安世,心密于光焉⑤臣下自修而已,何知士而荐之⑥上疏归侯,乞骸骨 A.①②⑤ B.②③⑤ C.①③⑥ D.②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的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皇上巡视河东,曾经丢失三箱书,张安世把书中的内容详备地写出来,皇上认为他的才能不同一般,提拔他做了尚书令,调任光禄大夫。 B.霍光死后,有人奏请皇上让张安世接任大将军之职。张安世得知此事,不喜反忧,向皇帝极力推辞。 C.张安世身兼选贤拔能的大权,这本是能给他带来利益的肥差,可他却从不让被提拔的人知道是他荐举的结果。 D.张安世对家人的要求尤其严格。儿子为光禄勋,他认为父子俱为显贵,不宜同朝为官,便请求将儿子调离京城做北地太守。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将军霍光秉政,以安世笃行,光亲重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军为明主股肱,而士无所进,论者以为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子甚尊惮大将军,然内亲安世,心密于光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六岁善文辞,九岁得颜师古注《汉书》读之,作《指瑕》以擿其失。麟德初,刘祥道巡行关内,勃上书自陈,祥道表于朝,对策高第。年未及冠,授朝散郎,数献颂阙下。沛王闻其名,召署府修撰,论次《平台秘略》。书成,王爱重之。是时,诸王斗鸡,勃戏为文《檄英王鸡》,高宗怒曰:“是且交构。”斥出府。 勃既废,客剑南。尝登葛愦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亮之功,赋诗见情。闻虢州多药草,求补参军。倚才陵藉,为僚吏共嫉。官奴曹达抵罪,匿勃所,惧事泄,辄***之。事觉当诛,会赦除名。父福畸,繇①雍州司功参军坐勃故左迁交趾令。勃往省,度海溺水,痔而卒,年二十九。 初,道出钟陵,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泛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尤喜著书。初,祖通,隋末居白牛溪,教授门人甚众。尝起汉、魏尽晋作书百二十篇,以续古《尚书》,后亡其序,有录无书者十篇,勃补完缺逸,定著二十五篇。 勃兄剧,弟助,皆第进士。 剧,长寿中为凤阁舍人,寿春等五王出阁,有司具仪,忘载册文,群臣已在,乃悟其阙,宰相失色。剧召五吏执笔,分占其辞,粲然皆毕,人人嗟服。 助字子功,七岁丧母哀号,邻里为泣。居父忧,毁骨立。服除,为监察御史裹行。 初,勔②、剧、勃皆著才名,故杜易简称“三珠树”,其后助、劫又以文显。劼蚤卒。福畸少子劝亦有文。福畸尝诧韩思彦,思彦戏曰:“武子有马癖,君有誉儿癖,王家癖何多邪?”使助出其文,思彦曰:“生子若是,可夸也。” 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王、杨、卢、骆”,号“四杰”。炯尝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议者谓然。(节选自《新唐书》,有删改) [注]①繇:同“由”。②动:堂兄王勔。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指瑕》以擿其失——擿:指出 B.倚才陵藉,为僚吏共嫉——陵:欺侮 C.请遂成文,极欢罢——极:非常 D.剧召五吏执笔,分占其辞——占:口授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祥道表于朝/苟全性命于乱世 B.是且交构/不出,火且尽 C.长寿中为凤阁舍人/如今人方为刀俎 D.其后助、劼又以文显/竭忠尽智,以事其君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勃天资聪颖,通过自荐、引荐、对策,不到二十岁就被授予官职。 B.王氏兄弟学识超群,王福畴以此为荣,但也因儿子在官场受到牵连。 C.王勃把其祖父撰写的只传下目录而遗失了文章的《尚书》补充完整。 D.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因文章世称“四杰”,杨炯却不以为然。 4.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勃既废,客剑南。尝登葛愦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亮之功,赋诗见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泛然不辞。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