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问题。游石门诗序庐山诸道人①  石门在精舍南十余里,一名障山。基连大岭,体绝众阜,辟三泉之会,并立而开流,倾岩玄映其上,蒙形表于自然。故因以为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问题。游石门诗序庐山诸道人①  石门在精舍南十余里,一名障山。基连大岭,体绝众阜,辟三泉之会,并立而开流,倾岩玄映其上,蒙形表于自然。故因以为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同步题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问题。游石门诗序
庐山诸道人
  石门在精舍南十余里,一名障山。基连大岭,体绝众阜,辟三泉之会,并立而开流,倾岩玄映其上,蒙形表于自然。故因以为名。此虽庐山之一隅,实斯地之奇观。皆传之于旧俗,而未睹者众。将由悬濑险峻,人兽绝迹,径回曲阜,路阻行难,故罕经焉。
  释法师以隆安四年仲春之月,因咏山水,遂杖锡而游。于时众徒同趣,三十余人,成拂衣晨征,怅然增兴。虽林壑幽邃,而开途竞进,虽乘危履石,并以所悦为安。既至,则援木寻葛,历险穷崖,猿臂相引,仅乃造极。于是拥胜倚岩,详观其下,始知七岭之美,蕴奇于此。双阙对峙其前,重岩映带其后,峦阜周回以为障,崇岩四营而开宇。其中则有石台池宫馆之象,触类之形,致可乐也。清泉分流而合注,渌渊镜净于天池。文石发彩,焕若披面;柽松芳草,蔚然光目。其为神丽,亦已备矣。斯日也,众情奔悦,瞩览无厌,游观未久,而天气屡变。霄雾尘集,则万象隐形;流光回照,则众山倒影。开辟之际,状有灵焉,而不可测也。乃其将登,则翔禽拂翮,鸣猿厉响,归云回驾,想羽人之来仪;哀声相和,若玄音之有寄。虽仿佛犹闻,而神以之畅。虽乐不期欢,而欣以永日。当其冲豫自得,信有味焉,而未易言也。
  退而寻之,夫崖谷之间,会物无主,应不以情,而开兴引人,致深若此,岂不以虚明朗其照,闲邃笃其情邪!并三复斯谈,犹昧然未尽;俄而太阳告夕,所存已往;乃悟幽人之玄览,达恒物之大情,其为神趣,岂山水而已哉!
  于是徘徊崇岭,流目四瞩,九江如带,丘阜成垤。因此而推,形有巨细,智亦宜然。乃喟然叹宇宙虽遐,古今一契,灵鹫邈矣;荒途日隔。不有哲人,风迹谁存!应深悟远,慨焉长怀。各欣一遇之同欢,感良辰之难再,情发于中,遂共咏之云尔。
  【注】庐山诸道人,指东晋安帝时居住在庐山的一些僧人,具体姓名及生平均不可考。
1.下列加粗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基连大岭,体众阜——绝:超出
B.于时众徒同,三十余人——趣:同“去”
C.游观未久,而天气变——屡:多次
D.喟然叹宇宙遐——虽:即使
2.这篇诗序的行文思路是什么?请用简要的文字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空。
  东晋时期,政治动荡,社会黑暗,那些受压抑的文人名士便避开现实,追崇佛教,向往自然,于是避世隐居,依恋山水渐成风气,游宴空谈也成习俗。反映在文章里,《兰亭集序》和《游石门诗序》两文都有一些游宴欢情之语。《兰亭集序》文有:“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足以极视听之乐也。”《游石门诗序》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文又都有悲叹之言。《兰亭集序》曰“修短随化,终归于尽”,“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游石门诗序》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和课文均为东晋时代的诗序,两者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D
2.从石门所在、名称由来、出游年月、同游人数,写到石门的奇观胜迹、游者的感受,最后以佛理点题结束。(意对即可)
3.斯日也,众情奔悦,瞩览无厌……虽乐不期欢,而欣以永日。当其冲豫自得,信有味焉,而未易言也 
  乃喟然叹宇宙虽遐,古今一契,灵鹫邈矣,荒途日隔
4.相同点:①都有一些游宴欢情之语;②都注重对山水风光的细致描摹,且讲究辞采,注重骈对。
  不同点:《兰亭集序》能正确地面对现实生活,不逃避现实,少空谈。《游石门诗序》充满了玄风与佛理。《游石门诗序》通篇都是丽辞骈句,雕章琢字;《兰亭集序》以灵活自由的散句为主,语言纯朴清新。(意对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湖南文征》序(节选)
曾国藩

  吾友湘潭罗君研生,以所编撰《湖南文征》百九十卷示余,而属为序其端。国藩陋甚,齿又益衰,奚足以语文事
  窃闻古之文,初无所谓“法”也。《易》、《书》、《诗》、《仪礼》、《春秋》诸经,其体势声色,曾无一字相袭,即周秦诸子,亦各自成体。持此衡彼,画然若金玉与卉木之不同类,是乌有所谓法者。后人本不能文,强取古人所造而摹拟之,于是有“合”有“离”,而“法”、“不法”名焉。若其不俟摹拟,人心各具自然之文,约有二端:日理,日情。二者人人之所固有,就吾所知之理,而笔诸书而传诸世,称吾爱恶悲愉之情,而缀辞以达之,若剖肺肝而陈简策,斯皆自然之文。性情敦厚者,类能为之,而浅深工拙,则相去十百千万而未始有极。自群经而外,百家著述,率有偏胜。以理胜者,多阐幽造极之语,而其弊或激宕失中;以情胜者,多悱恻感人之言,而其弊常丰缛而寡实。自东汉至隋,文人秀士,大抵文不孤行,辞多俪语。即议大政,考大礼,亦每缀以排比之句,间以婀娜之声,历唐代而不改……
  湖南之为邦,北枕大江,南薄五岭,西接黔蜀,群苗所萃,盖亦山国荒僻之亚。然周之末,屈原出于其间,《离骚》诸篇,为后世言情韵者所祖。逮乎宋世,周子复生于斯,作《太极图说》、《通书》,为后世言义理者所祖。两贤者,皆前无师承,创立高文。上与《诗经》、《周易》同风,下而百代逸才,举莫能越其范围而况湖湘后进沾被流风者乎?兹编所录,精于理者盖十之六,善言情者,约十之
四,而骈体亦颇有甄采,不言法而法未始或紊。惟考据之文搜集极少。前哲之倡导不宏,后世之欣慕亦寡。研生之学,稽《说文》以究达诂,笺《禹贡》以晰地志,固亦深明考据家之说。而论文但崇体要,不尚繁称博引,取其长而不溺其偏,其犹君子慎于择术之道欤!(选自《曾国藩诗文集》)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国藩陋甚,齿又益衰——齿:年龄
B.若剖肺肝而简策——陈:陈述
C.以婀娜之声——间:间或
D.北枕大江,南五岭——薄:接近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逮宋世,周子复生于斯——胡为遑遑欲何之
B.亦每缀排比之句——则遣从事一少牢告庙
C.不言法法未始或紊——其所谓忠者不忠,所谓贤者不贤也
D.上《诗经》、《周易》同风——苏子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3.下列各项中,不能说明“古之文,初无所谓‘法’也”的一项是(     )
A.其体势声色,曾无一字相袭
B.周秦诸子,亦各自成体
C.若其不俟摹拟,人心各具自然之文
D.《离骚》诸篇为后世言情韵者所祖
4.下列各项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行文的顺序看,作者先说文集,次论文法,再论文风,然后谈湖南文化源流,最后是对《湖南文征》及其编撰者的评价。
B.论及群经之外的百家著述,作者认为,无论是以理胜者,还是以情胜者,都有其自身的不足,并非尽善尽美。
C.谈到文化源流,作者认为,湖南虽属“山国荒僻之亚”,但由屈原、周子(敦颐)所开创的文化传统,泽被后世。
D.文章结尾,作者认为《湖南文征》收录考据之文极少的客观原因是罗研生深明考据家之学,“论文但崇体要,不尚繁称博引”。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奚足以语文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而其弊常丰缛而寡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兹编所录,精于理者盖十之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问题。
  半野园者,故相国陈公说岩先生之别墅也。相国既没,距今十有余年,园已废为他室。而其中花木之荟萃,足以娱目;栏槛之回曲,足以却暑雨而生清风;楼阁之高迥,足以挹西山之爽气,如相国在时也。
  庚戌之春,余友杭君大宗来京师,寓居其中。余数过从杭君,因以识半野园之概。而是时,杭君之乡人有陈君者,亦寓居于此。已而陈君将之官粤西,顾不能忘情于此园,令工画者为图,而介杭君请余文以为之记。
  夫天下之山水,攒蹙累积于东南,而京师车马尘嚣,客游者往往萦纡郁闷,不能无故土之感。陈君家杭州,西子湖之胜甲于天下。舍之而来京师,宜其有不屑于是园者;而低徊留连之至不忍以去,则陈君于为官,其必有异于俗吏之为之已。虽然,士当贫贱,居陋巷,瓮牖绳枢自足也;间至富贵之家,见楼阁栏槛花木之美,心悦而慕之。一日得志,思以逞其欲,遂至朘(juān,剥削)民之生而不顾,此何异攻摽劫夺之为者乎?然则,陈君其慕为相国之业而无慕乎其为园,可也!
1.本文第一、二段分别叙述了_______和______。
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半野园自相国逝世后即遭废弃,早已不复昔日胜景。
B.陈君久居京师,日久天长,内心烦闷,想返回故乡。
C.本文是陈君通过杭君的介绍,邀请作者特意撰写的。
D.陈君在粤西做官时和其他平庸官吏的表现并不相同。
3.作者规劝陈君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是一篇讽喻文章,它在写作上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
5.你对文中“一日得志,思以逞其欲,遂至朘民之生而不顾,此何异攻摽劫夺之为者乎”这句话的思想意义有何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问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邀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1.下列加粗词的读音和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愀然——愀:chǒu     正襟危坐——危:高高地
B.山川相缪——缪:liáo    横槊赋诗——赋:朗诵(或创作)
C.举匏樽以相属——属:zhǔ 下江陵——下:来到
D.酾酒——酾:sī      固一世之雄——固:本,本来
2.《赤壁赋》整篇情绪的转换是由喜转悲人乐,本段处于第二层次。根据前文(第二段),说明本段首句“苏子愀然”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段熔情、景、理于一炉,抒写作者对历史英雄人物的感慨,探讨宇宙与人生的哲理,表现了他在政治上受到挫折的苦闷心情。试按下列要求简要分析。
①表现“情”的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描摹“景”的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生发“理”的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问题。     后赤壁赋
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 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 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 状似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 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 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予乃摄衣而上,履境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 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返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 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 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 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顾乐之
  ②吾年未四十,视茫茫
B.①有孤鹤,横江东来
  ②不能兴风雨,无以利世,而类于予
C.①藏之久矣,待子不时之需
  ②舍汝而旅食京师,求升斗之禄
D.①其所止而休焉
  ②愿陛下矜悯愚诚,臣微志
2.在《后赤壁赋》一文中,也有不少写景的语句,请找出来,与课文中写景的语句进行比较,看看两文在写景上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顾安所得酒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归而谋诸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文是作者在写了《赤壁赋》数月以后写的。试任选一个角度,简析这两篇文章的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问题。放鹤亭记
苏轼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郡守苏轼,时从宾客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山人欣然而笑曰:“有是哉!”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
  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翻然敛翼,婉将集兮,忽何所见,矫然而复击!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
  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履,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余以饱汝。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而望,得异境焉——升:登上
B.鸣鹤在阴,其子之——和:和睦
C.隐德之士,而玩之——狎:亲近
D.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北边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故《易》、《诗》人比贤人君子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烦执事
B.纵所如,或立于陂田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孰能讥之乎
C.宜若有益无损者
  吾尝终日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D.鹤鸣九皋,声闻于天
  夫祸患常积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3.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
B.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
C.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
D.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
4.下列各项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记叙了建亭的时间、地点和缘由,描写了放鹤亭的四季景色。
B.第二段通过对山人放鹤、收鹤的叙述,说明了放鹤亭得名的原因。
C.第三段通过与山人的对话,明确表达了作者对“隐居之乐”的理解。
D.作者最后引用山人所作放鹤、招鹤之歌作结,意境悠远,余韵绵长。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饮酒于斯亭而乐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