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梁孝王①武者,与孝景帝同母。母,窦太后也。   梁孝王十四年,入朝。十七年,十八年,比年入朝,留,明年,乃之国。二十四年,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梁孝王①武者,与孝景帝同母。母,窦太后也。   梁孝王十四年,入朝。十七年,十八年,比年入朝,留,明年,乃之国。二十四年,入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江苏期末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梁孝王武者,与孝景帝同母。母,窦太后也。
  梁孝王十四年,入朝。十七年,十八年,比年入朝,留,明年,乃之国。二十四年,入朝。二十五年,复入朝。是时上未置太子也。上与梁王燕饮,尝从容言曰:“千秋万岁后传于王。”王辞谢。虽知非至言,然心内喜。太后亦然。
  孝王,窦太后少子也,爱之,赏赐不可胜道。于是孝王筑东苑,方三百余里。广睢阳城七十里。大治宫室,为复道,自宫连属于平台三十余里。得赐天子旌旗,出入千乘万骑。东西驰猎,拟于天子。出言跸,入言警。招延四方豪桀,自山以东游说之士,莫不毕至,齐人羊胜、公孙诡、邹阳之属。公孙诡多奇邪计,初见王,赐千金,官至中尉,梁号之曰公孙将军。梁多作兵器弩弓矛数十万,而府库金钱且百巨万,珠玉宝器多于京师。
  二十九年十月,梁孝王入朝。景帝使使持节乘舆驷马,迎梁王于关下。既朝,上疏因留,以太后亲故。王入则侍景帝同辇,出则同车游猎,射禽兽上林中。梁之侍中、郎、谒者著籍引出入天子殿门,与汉宦官无异。
  十一月,上废栗太子,窦太后心欲以梁王为后嗣。大臣及袁盎等有所关说于景帝,窦太后义格,亦遂不复言以梁王为嗣事。乃辞归国。
  其夏四月,上立胶东王为太子。梁王怨袁盎及议臣,乃与羊胜、公孙诡之属阴使人刺杀袁盎及他议臣十余人。逐其贼,未得也。于是天子意梁王,逐贼,果梁使之。乃遣使冠盖相属于道,覆按于梁,捕公孙诡、羊胜。公孙诡、羊胜匿王后宫。使者责二千石急,梁相轩丘豹及内史韩安国进谏王,王乃令胜、诡皆自杀,出之。上由此怨望于梁王。梁王恐,乃使韩安国因长公主谢罪太后,然后得释。
  上怒稍解,因上书请朝。既至关,茅兰说王,使乘布车,从两骑入,匿于长公主园。汉使使迎王,王已入关,车骑尽居外,不知王处。太后泣曰:“帝杀吾子!”景帝忧恐。于是梁王伏斧质于阙下,谢罪,然后太后、景帝大喜,相泣,复如故。悉召王从官入关。然景帝益疏王,不同车辇矣。 太史公曰:梁孝王虽以亲爱之故,王膏腴之地,然会汉家隆盛,百姓殷富,故能植其财货,广宫室,车服拟于天子。然亦僭矣。(《史记·梁孝王世家》)
  注释:①梁孝王:名武,封为梁王,谥号孝王。②义格:建议被阻遏。“义”通“议”。③二千石:指下文的梁相轩丘豹。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广睢阳城七十里——广:扩大
B.东西驰猎,于天子——拟:类似
C.上由此怨于梁王——望:怨恨
D.故能其财货——植:培植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既朝,上疏因留,太后亲故。——洎牧谗诛
B.梁孝王武,与孝景帝同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其实亦百倍
C.王膏腴地——古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D.珠玉宝器多京师——架梁之椽,多机上之工女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孝景帝和梁孝王一起喝酒时曾从容对梁孝王承诺:自己死后将帝位传给梁孝王。梁孝王谢恩推辞,虽然知道皇帝说的不是真心诚意的话,内心还是十分高兴的。
B.二十九年十月,梁孝王入朝后留在京城,出入游玩一如皇帝待遇,其属官只要登记之后,便可如朝廷宦官一样出入宫禁。
C.梁孝王再次进京时,在茅兰的劝说下,他轻装简行,跟在使者后面入城,并且没有马上去见皇帝,而是躲藏进长公主府中暂避风头。
D.梁孝王因怨恨袁盎等人阻止了立他为太子的事,派人去刺杀了袁盎等大臣。皇上怀疑是梁孝王所为,追捕凶手,果然发现是梁孝王指使的。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梁王恐,乃使韩安国因长公主谢罪太后,然后得释。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D
2.B
3.C
4.①因此,无论高贵,无论低贱,无论年长,无论年少,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使自己被别人积久而成的威势所挟持啊!
  ③梁孝王害怕,于是派韩安国通过长公主向太后认罪,这以后才得到饶恕。
举一反三
  孙泰,山阳人也,少师皇甫颖,操守颇有古贤之风。泰妻即姨妹也。先是姨老矣,以二子为托,曰:“其长损一目,汝可娶其女弟。”姨卒,泰娶其姊。或诘之,泰曰:“其人有废疾,非泰不可适。”众皆伏泰之义。尝于都市遇铁灯台,市之,而命洗刷,却银也。泰亟往还之。中和中,将家于义兴,置一别墅,用缗钱二百千。既半授之矣,泰游吴兴郡,约回日当诣所止。居二月,泰回,停舟徒步,复以余资授之,俾其人他徙。于时睹一老妪,长恸数声。泰惊悸,召诘之,妪曰:“老妇尝事翁姑于此,子孙不肖,为他人所有,故悲耳。”泰怃然久之,因绐曰:“吾适得京书,已别除官,不可住此,所居且命尔子掌之。”言讫,解维而逝,不复返矣。
  注:姨妹:姨母的女儿。 二子:两个女儿。 中和:唐僖宗年号。 缗:穿钱的绳。 翁姑:公婆
1.对下列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众皆泰之义——伏:“服”,佩服
B.二月,泰回——居:居住
C.其人他徙——俾:使
D.泰怃然久之,因曰——绐:哄骗
2.下列句中划线词活用类型与“市之,而命洗刷,却银也”中“市”字不同的一项是[     ]
A.唐浮图慧褒始于其址
B.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
C.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D.西望夏口,望武昌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孙泰极重仁义。姨母生前曾将两个女儿托付给他,并希望他日后与其次女结百年之好;但孙泰却在姨母去世之后,娶了姨母有眼疾的长女。这使得他受到众人敬佩。
B.孙泰不贪非分之财。他曾购得一铁灯台,洗刷时发现是银制品,他就立即赶回去,将灯台还给卖主。 C.孙泰非常仁慈。他花两百贯购买一别墅,曾见一老妇大哭不止,问明情况后,便说自己将要升官,升官后就可以将别墅送给老妇人。
D.孙泰施恩不图回报。他本来打算搬家到义兴,但因老妇人之故,不仅家未搬成,还为别墅倒贴了两百贯;对老妇有恩却不求报答,解开船绳,一去不返。
4.翻译下列句子:
(1)其人有废疾,非泰不可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妇尝事翁姑于此,子孙不肖,为他人所有,故悲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
(1)下列各选项中,对上面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认为,富贵是人人都想要的,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人们一般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
B.颜回吃的是粗茶淡饭,住的是简陋小屋,他忍常人所不能忍,为能身处贫穷而快乐,因此受到孔子高度赞美。
C.孔子认为,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的。
D.人在贫困之中能保持快乐的心态,正确地对待生活,是很不容易的。
(2)上面两段文字可以看出孔子怎样的苦乐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石奢者,楚昭王相也。坚直廉正,无所阿避。行县,道有杀人者,相追之,乃其父也。纵其父而还自系焉。使人言语于王曰:“杀人者,臣之父也。夫以父立政,不孝也;废法纵罪,非忠也;臣罪当死。”王曰:“追而不及,不当伏罪,子其治事矣。”石奢曰:“不私其父,非孝子也;不奉主法,非忠臣也。王赦其罪,上惠也;伏诛而死,臣职也。”遂不受令,自刎而死。 (《史记·循吏列传》)
1.下列句子,不构成石奢“自刎而死”的原因的一项是[     ]
A.杀人者,臣之父也
B.废法纵罪,非忠也
C.追而不及
D.伏诛而死,臣职也
2.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石奢”坚直廉正”一组是[     ]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① 道有杀人者,相追之 ② 纵其父 ③ 不私其父,非孝子也
④ 不奉主法,非忠臣也 ⑤ 王赦其罪,上惠也 ⑥ 遂不受令,自刎而死
送杨少尹序
韩愈
  昔疏广、受二子,以年老,一朝辞位而去。于是公卿设供张,祖道都门外,车数百辆。道路观者,多叹息泣下,共言其贤。汉史既传其事,而后世工画者,又图其迹。至今照人耳目,赫赫若前日事。
  国子司业杨君巨源,方以能《诗》训后进,一旦以年满七十,亦白丞相去归其乡。世常说古今人不相及,今杨与二疏,其意岂异也?
  予忝在公卿后,遇病不能出,不知杨侯去时,城门外送者几人?车几两?马几匹,道边观者亦有叹息知其为贤以否,而太史氏又能张大其事,为传继二疏踪迹否,不落莫否。见今世无工画者,而画与不画,固不论也。然吾闻杨侯之去,丞相有爱而惜之者,白以为其都少尹,不绝其禄。又为歌诗以劝之。京师之长于诗者,亦属而和之。又不知当时二疏之去,有是事否?古今人同不同未可知也。
  中世士大夫以官为家,罢则无所于归。杨侯始冠,举于其乡,歌《鹿鸣》而来也。今之归,指其树曰:“某树吾先人之所种也。某水某丘,吾童子时所钓游也。”乡人莫不加敬,诫子孙以杨侯不去其乡为法。古之所谓乡先生,没而可祭于社者,其在斯人欤!其在斯人欤!
  注:①疏广、疏受:西汉兰陵(今山东枣庄市东)人,疏广曾为太子太傅;疏受是疏广的侄子,同为太子少傅。②《鹿鸣》:《诗经·小雅》的篇中,是宴宾客时所用的乐歌。后人以举人登第而宴,称鹿鸣宴。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道都门外——祖:祭祀路神后,设宴送行。
B.又为歌诗以之——劝:劝说。
C.以为其都少尹——白:启奏。
D.而可祭于社者——没:通“殁”,死亡。
2.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①一旦年满七十 ②夫秦王之威,而相如迁叱之
B.①然吾闻杨侯去 ②夫人相与,俯仰一世
C.①丞相有爱惜之者 ②未有封侯之赏,听细说
D.①在斯人欤 ②吾还也
3.下面的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其中全都体现对杨巨源敬佩之情的一组是
[     ]
题型:阅读题难度:困难| 查看答案
①多叹息泣下,共言其贤 ②一旦以年满七十,亦白丞相去归其乡
③丞相有爱而惜之者,白以为其都少尹 ④京师之长于诗者,亦属而和之
⑤杨侯始冠,举于其乡,歌《鹿鸣》而来也 ⑥诫子孙以杨侯不去其乡为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康延孝,代北人也。为太原军卒,有罪亡命于梁。末帝以延孝为左右先锋指挥使。延孝见梁末帝任用群小,知其必亡,乃以百骑奔于唐。见庄宗于朝城,庄宗屏人问延孝梁事,延孝具言:“末帝懦弱,小人进任,而忠臣勇士皆见疏斥,此其必亡之势也。”庄宗初闻延孝言梁必亡,喜,及闻其大举也,惧,曰:“其将何以御之?”延孝曰:“梁兵虽众,分则无余。臣请待其既分,以铁骑五千自郓趣汴,出其不意,捣其空虚,不旬日,天下定矣。”庄宗甚壮其言,卒用延孝策,自郓入汴,凡八日而灭梁。
  三年,征蜀,延孝为先锋排阵斩斫使,破凤州,取固镇,降兴州。蜀平,延孝功为多。左厢马步军都指挥使董璋位在延孝下,然特见重于郭崇韬。崇韬有军事,独召璋与计议,而不问延孝,延孝大怒,让璋曰:“吾有平蜀之功,公等仆相从,反俯首郭公之门,吾为都将,独不能以军法斩公邪?”璋诉于崇韬,崇韬解璋军职,表为东川节度使。延孝愈怒曰:“吾冒白刃,犯险阻,以定两川,璋有何功而得旄节!”因见崇韬言其不可。崇韬曰:“敢违吾节度!”延孝惧而退。明年崇韬死,延孝谓璋曰:“公复俯首何门邪?”璋求哀以免。
  继岌班师,命延孝以万二千人为殿,行至武连,闻朱友谦无罪见杀。友谦有子令德在遂州,庄宗遣使者诏继岌即诛之。继岌不遣延孝,而遣董璋,延孝大怒,谓其下曰:“南平梁,西取蜀,其谋尽出于郭公,而汗马之劳,攻城破敌者我也。今郭公已死,我岂得存?而友谦与我俱背梁以归唐者,友谦之祸次及我矣!”延孝部下皆友谦旧将,知友谦被难,皆号哭诉于军门曰:“朱公无罪,二百口被诛,旧将往往从死,我等死必矣!”延孝遂拥其众自剑州返入蜀,自称西川节度、三川制置等使。继岌遣任圜以七千骑追之,及于汉州,会孟知祥夹攻之,延孝战败,被擒,载以槛车。车至凤翔,庄宗遣宦者杀之。摘自《新五代史》
  注:继岌:即李继岌,后唐将领,后受封为魏王。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庄宗人问延孝梁事——屏:屏退,使……隐退
B.以铁骑五千自郓汴——趣:通“趋” 奔赴、趋向
C.臣待其既分——请:请求
D.知友谦难——被:表被动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康延孝胸有韬略、骁勇善战的一组是
[     ]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①乃以百骑奔于唐 ②因见崇韬言其不可 ③出其不意,捣其空虚
④破凤州,取固镇,降兴州 ⑤吾冒白刃,犯险阻,以定两川 ⑥会孟知祥夹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