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论语》中的一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注:(1)述:传旧。(2)作:创始。(1)孔子自己是如何践行“述而不作”的

阅读《论语》中的一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注:(1)述:传旧。(2)作:创始。(1)孔子自己是如何践行“述而不作”的

题型:语言运用题难度:一般来源:0111 期末题
阅读《论语》中的一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注:(1)述:传旧。(2)作:创始。
(1)孔子自己是如何践行“述而不作”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如何评价孔子的“述而不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孔子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皆传先王之旧,而未尝有所作,故其自言如此。
(2)A、“述”是“作”的基础,“作”是“述”的目的,没有“作”,社会便不会进步。
   B、禁锢了读书人的思想,是一种文化保守主义思想的表现。
   C、“述”包含文化整理工作,往往添加了自己的思想,也是“作”的一种表现。(意对即可)
举一反三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1、下列句中划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谁之与?——过:过错
B、修文德以之。——来:招来
C、社稷之臣也。——是:判断词
D、则将焉用彼矣。——相:扶着盲人走路的人。
2、下列句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B、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C、颜色憔悴
D、念父母,顾妻子
3、“无乃尔是过与”语音停顿正确的项是[     ]
A、无乃/尔是/过与
B、无乃/尔是过/与
C、无/乃尔/是过/与
D、无乃/尔/是/过与
4、从孔子的话中,可以看出冉有、季路违背了先生的政治主张的行为是[     ]
A、相夫子
B、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C、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D、谋动干戈于邦内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无乃尔是过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论语》中的相关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①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乎?”子日“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予曰:“唯。” 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③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元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④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1)从上文中摘出孔子的名言,来概括“忠”、“恕”的内涵。
 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现代社会的人际交往中,你如何理解孔子的“忠恕”观?试作简要评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冉氏烹狗记
[清]崔述
  县人冉氏,有狗而猛。遇行人,辄搏噬之,往往为所伤。伤则主人躬诣谢罪,出财救疗之。如是者数矣。冉氏以是颇患苦狗;然以其猛也,未忍***,故置之。
  刘位东谓余曰:“余尝夜归,去家门里许。群狗狺狺吠,冉氏狗亦迎面吠焉。余以柳枝横扫之,群狗皆远立,独冉氏狗竟前欲相搏,几伤者数矣。余且斗且行,过冉氏门而东,且数十武,狗乃止。当是时,身惫甚,幸狗渐远,憩道旁,良久始去,狗犹望而吠也。既归,念此良狗也。藉令有仇盗夜往劫之,狗拒门而噬,虽数人,能入咫尺地哉!闻冉氏颇患苦此狗,旦若遇之于市,必嘱之使勿***。此狗累千金不可得也。居数日,冉氏之邻至。问其狗,曰:‘烹之矣。’惊而诘其故,曰:‘日者冉氏有盗,主人觉之,呼二子起,操械共逐之,盗惊而遁。主人疑狗之不吠也,呼之不应,遍索之无有也。将寝,闻卧床下若有微息者,烛之则狗也。卷屈蹲伏,不敢少转侧,垂头闭目,若惟恐人之问其声息者。主人曰:‘嘻!吾向之隐忍而不之***者,为其有仓卒一旦之用也,恶知其搏行人则勇,而见盗则怯乎哉!以是故,遂烹之也。’”
  嗟乎!天下之勇于搏人而怯于见贼者,岂独此狗也哉?今夫市井无赖之徒,平居使气,暴横闾里间,或窜名县胥,或寄身营卒,侮文弱,凌良懦,人皆遥避之。怒则呼其群,持械圜斫之,一方莫敢谁何,若壮士然。一旦有小劫盗,使之持兵仗,入府廨,防守不下百数十人。忽厩马夜惊,以为贼至,手颤颤,拔刀不能出鞘;幸而出,犹震震相击有声。发火器,再四皆不然。闻将出戍地,去贼尚数百里,距家仅一二舍,辄号泣别父母妻子,恐不复相见,其震惧如此。故曰:“勇于私斗而怯于公战,又奚独怪于狗而烹之?嘻,过矣!”
  虽然,畜猫者,欲其捕鼠也;畜狗者,欲其防盗也。苟其职之不单,斯固无所用矣,况益之以噬之,庸可留平?石勒欲***石虎,其母曰:“快牛为犊,多能破车,汝小忍之。”其后石氏之宗,卒灭于虎。贪牛之快而不顾车之破,尚不可;况徒破车而牛实不快乎?然而妇人之仁,今古同然。由是言之,冉氏之智,过人远矣。(本文有删节)
  [注]①刘位东:人名,崔述的朋友。②窜名:冒领空名。③石勒:人名,后赵人。石虎:石勒侄。 1.对下列语句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苟其职之不——举:称  
B.再四皆不——然:这样  
C.之则狗也——烛:照
D.且数十——武:步
2.以下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冉氏烹狗原因的一组是[     ]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①遇行人,辄搏噬之,往往为所伤  ②恶知其搏行人则勇,而见盗则怯乎哉  
③狗拒门而噬,虽数人,能入咫尺地哉  ④独冉氏狗竟前欲相搏,几伤者数矣  
⑤伤则主人躬诣谢罪,出财救疗之   ⑥县人冉氏,有狗而猛  
《论语》: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1)孔子所说的择友的标准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交友有益的角度来说,你认为孔子弟子中哪些人比较适合做自己的朋友?请举一例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铁椎传
清·魏禧
  大铁椎,不知何许人。北平陈子灿省兄河南,与遇宋将军家。宋,怀庆青华镇人,工技击,七省好事者皆来学。人以其雄健,呼宋将军云。宋弟子高信之,亦怀庆人,多力善射,长子灿七岁,少同学,故尝与过宋将军。
  时座上有健啖客,貌甚寝,右胁夹大铁椎,重四五十斤,饮食拱揖不暂去。柄铁折叠环复,如锁上练,引之长丈许。与人罕言语,语类楚声,扣其乡及姓字,皆不答。
  既同寝,夜半,客曰:“吾去矣。”言讫不见。子灿见窗户皆闭,惊问信之。信之曰:“客初至,不冠不袜,以蓝手巾裹头,足缠白布,大铁椎外,一物无所持,而腰多白金。吾与将军俱不敢问也。”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
  一日,辞宋将军曰:“吾始闻汝名,以为豪,然皆不足用。吾去矣!”将军强留之,乃曰:“吾数击***响马贼,夺其物,故仇我。久居,祸且及汝。今夜半,方期我决斗某所。”宋将军欣然曰:“吾骑马挟矢以助战。”客曰:“止!贼能且众,吾欲护汝,则不快吾意。”宋将军故自负,且欲观客所为,力请客。客不得已,与偕行。将至斗处,送将军登空堡上,曰:“但观之,慎弗声,令贼知也。”
  时鸡鸣月落,星光照旷野,百步见人。客驰下,吹觱篥数声。顷之,贼二十余骑四面集,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一贼提刀突奔客。客大呼挥椎,贼应声落马,马首裂。众贼环而进,客奋椎左右击,人马仆地,***三十许人。宋将军屏息观之,股栗欲堕。忽闻客大呼曰:“吾去矣。”尘滚滚东向驰去。后遂不复至。
1、下列句中划线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北平陈子灿兄河南——省:探望。
B、故尝与宋将军——过:访问。
C、其乡及姓字,皆不答——扣:通“叩”,询问。
D、时座上有健客——啖:谈话。
2、下列各组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不冠不袜,蓝手巾裹头——臣险衅,夙遭闵凶
B、久居,祸及汝——若属皆为所虏
C、夺物,故仇我——臣从计,大王亦幸赦臣
D、如锁上练,引长丈许——遽扑,入石穴中
3、下列省略句中补出的省略内容,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北平陈子灿省兄(于)河南 于:介词,到……(某地)
B、故尝与(之)过宋将军 之:代词,他,指代大铁椎。
C、吾始闻汝名,以(之)为豪 之:代词,你,指宋将军。
D、客不得已,与(之)偕行 之:代词,他,指宋将军。
4、下列对《大铁锤传》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开头介绍宋将军的“工技击”“雄健”,是为了衬托大铁椎的勇武。用了以勇衬勇的表现手法。
B、文中描写了大铁椎的外貌和言行,表现了大铁椎身怀绝技,轻捷善战的个性特征。
C、文中写宋将军“屏息观之,股栗欲堕”的目的是说明他是一个胆小鬼。
D、“时鸡鸣月落,星光照旷野,百步见人。”渲染了战前的肃***气氛。
5、翻译下面的句子。
(1)客初至,不冠不袜,以蓝手巾裹头,足缠白布,大铁椎外,一物无所持,而腰多白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数击***响马贼,夺其物,故仇我。久居,祸且及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宋将军故自负,且欲观客所为,力请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