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汉江临眺王维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都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小题1:颔联写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汉江临眺王维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都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小题1:颔联写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汉江临眺
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都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小题1:颔联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4分)
小题2:颈联中哪两个词用得极妙,找出来并简析。(4分)
答案

小题1:江水的流长邈远和两岸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的特点。
小题2:“浮”和“动”。“浮”表面上写城郭在水面上飘动,实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动,“动”表面上写天空在摇荡,实言波涛汹涌,浪拍云天。(意思对即可)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先抓住主要景物,展开联想想象,描绘画面,语言力求优美。然后再概括景物营造氛围特点。三、四两句是诗人远眺所见,抓住“江水”“山色”的特点“天地外”“有无中”分析。“天地外”自然表现的是江水的流长远;“有无中”自然表现的是隐约迷蒙。
小题2:
试题分析:此类是属于考查炼字的题,分析时可以从以下几步入手:①先找出“浮”和“动”这两个字极妙;②然后在结合着诗歌的具体语境进行理解“浮”和“动”的大体含义;③看“浮”和“动”的运用起了什么作用。
举一反三
古诗文填空。(8分)
(1)地崩山摧壮士死,___________________。
(2)寒衣处处催刀尺,___________________。
(3)飞湍瀑流争喧豗,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 ,血色罗裙翻酒污。
(5) ___________________ ,此时无声胜有声。
(6)画图省识春风面,___________________。
(7) _________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
(8)西当太白有鸟道,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其他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阮郎归  初夏
苏 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熏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①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注】①水沈:木质香料,又名沉水香。
小题1:“词”这种体裁的别称是什么?(2分)
答:                                                                     
小题2:俞陛云在《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中评价本词:“写闺情而不着妍辞,不作情语,自有一种闲雅之趣。”词人是如何表现这种“闲雅之趣”的?请结合全词内容进行分析。(6分)
答:  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过分水岭
温庭筠
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
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
【注】:①潺湲:水流动的声音
小题1:韩愈在论述七言诗时曾发表过这样的观点:六字寻常一字奇。简要指出“溪水无情似有情”一句中的“似”字“奇”在哪?起什么作用?(4分)
答:                                                                       
小题2:“惜别潺湲一夜声”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达到了怎样的修辞效果?(2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十首(其七)
姜蘷
笠泽茫茫雁影微,玉峰重叠护云衣。
长桥寂寞春寒夜,只有诗人一舸归。
注:①南宋光宗绍熙二年(1191年)冬,诗人访石湖范成大,除夕之夜乘舟归苕溪途中所作。苕溪:即湖州,是诗人当时家居之所。②笠泽:太湖的别称。
小题1:诗中描写了哪些意象,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4分)
小题2:请从内容和表现手法两方面赏析诗歌最后一句的妙处。(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古诗文填空。(一空1分,共8分)
(1)子曰:“岁寒,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孔子《论语》)
(2)____   _,__       _。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杜甫《登岳阳楼》)
(3)         ,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____________?(鲍照《拟行路难·其四》)
(4)帝子降兮北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湘夫人》)
题型:其他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