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题目。(6分)闻 雁 (韦应物)                 寒 塘   (赵嘏)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晓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题目。(6分)闻 雁 (韦应物)                 寒 塘   (赵嘏)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晓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题目。(6分)
闻 雁 (韦应物)                 寒 塘   (赵嘏)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
小题1:这两首诗从体裁上看都属于_________。(1分)
小题2:这两首都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从诗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3分)
———————————————————————————————————
小题3: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2分)
———————————————————————————————————
答案

小题1:五言绝句(1分)
小题2:思乡之情(1分)  故园渺何处 归思方悠哉; 乡心正无限  一雁度南楼(2分)
小题3: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 ,大雁仿佛在奋力飞回巢,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2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这两首诗都是四句,每句五字,故都为五言绝句。
小题2:
试题分析:这两首诗都是羁旅诗,表达的也都是思乡之情,诗中既有直抒胸臆,也有借景抒情。
小题3:
试题分析:“雁”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一般用于象征“书信”和表达思乡之情。
举一反三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 积善成德,           。((荀子《劝学》)
(2)                         ,师不必贤于弟子。(韩愈《师说》)
(3)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韩愈《师说》)
(4) 千里烟波,                           。(柳永《雨霖铃》)
(5) 谈笑间,                       。(苏东坡《念奴娇》)
(6)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东坡《定风波》)
(7)                       ,水随天去秋无际。(辛弃疾《水龙吟》)
(8)舞榭歌台,                         。(辛弃疾《永遇乐》)
(9)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10)                   ,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题型:其他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6分)
渔家傲
王安石
灯火已收正月半,山南山北花撩乱。闻说洊亭新水漫,骑款段,穿云入坞寻游伴。
却拂僧床褰素幔,千岩万壑春风暖。一弄松声悲急管,吹梦断,西看窗日犹嫌短。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罢相退隐之后寄身山寺时。②款段:马行迟缓貌,这里指作者所骑的毛驴。
小题1:在词中,词人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春天的特点?请简要概括。(3分)
小题2:这首词上下两片体现了词人不同的心境,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长相思
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小题1:这首词的主题是什么?“一重山,两重山”和“菊花开,菊花残”这两句分别是从什么样的角度来表现主题的?请简要回答。(4分)
小题2:末句“一帘风月闲”极富表现力,请作简要赏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5个小题作答)(5分)
(1)                 ,往往取酒还独倾。(白居易《琵琶行》)
(2)寄蜉蝣于天地,                    。(苏轼《赤壁赋》)
(3)策扶老以流憩,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栗深林兮惊层巅。
(5)人生亦有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狗吠深巷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虽体解吾犹未变兮,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梦回吹角连营。
题型:其他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夜归鹿门歌 
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小题1:诗的前两句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4分)
                                                                              
小题2: “忽到庞公栖隐处”的“忽”字有什么表达效果?(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