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题目。如梦令     秦 观遥夜沉沉如水,风紧驿亭深闭。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小题1:“遥夜沉沉如水,风紧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题目。如梦令     秦 观遥夜沉沉如水,风紧驿亭深闭。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小题1:“遥夜沉沉如水,风紧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如梦令     秦 观
遥夜沉沉如水,风紧驿亭深闭。
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
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
小题1:“遥夜沉沉如水,风紧驿亭深闭”这两句透露出了作者什么样的感受?(4分)
小题2:请解释“门外马嘶人起”暗示出的内容。(4分)
答案

小题1:漫漫长夜难尽,孤独、凄凉的愁绪如同如水的长夜一样排遣不去。
小题2:暗示出旅途跋涉,长路关山,白昼艰辛的生活又将开始。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情感。“遥夜沉沉如水,风紧驿亭深闭”这两句写长夜漫漫,四周沉静如水。北风紧吹, 驿亭深锁。作者寓情于景,通过写景来抒发自己的情感,“遥夜”、“如水”、“风紧”、“深闭”写出作者内心孤独、凄凉的愁绪如同如水的长夜一样排遣不去。
小题2:
试题分析:门外驿马长嘶,人声嘈杂,正是驿站之晨的光景。从听觉感受中暗示黎明的到来。熬过了大半夜不眠的词人,又怀着复杂的心情,拖着疲累的身躯,开始又一天的旅途奔劳。这不仅是写景,从中可以体味到被失眠折腾的人听到马嘶人声时的困怠情绪。“马嘶人起”,又暗示出旅途跋涉,长路关山,白昼难辛的生活又将开始。
举一反三
正确默写下列课文的原句:
(1)、         ,枯松倒挂倚绝壁。
(2)、江间波浪兼天涌,           
(3)、此情可待成追忆,           
(4)、养生丧死无憾,             
(5)、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6)、斩木为兵,   ,天下云集响应。
(7)、据亿万之城,        
(8)、     ,相逢何必曾相识。
题型:其他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题目。(8分)
阮郎归-初夏
苏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小题1:诗歌塑造了一位                                 的少女形象。(2分)
小题2:试简要分析这首词的写景艺术。(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5分,每空1分)
(1)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2)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_____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3)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_______,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贾谊《过秦论》)
题型:其他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沧浪亭怀贯之
苏舜钦
沧浪独步亦无悰,聊上危台四望中。
秋色入林红黯淡,日光穿竹翠玲珑。
酒徒飘落风前燕,诗社凋零霜后桐。
君又暂来还径往,醉吟谁复伴衰翁。
小题1:本诗颈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其作用。(4分)
小题2:诗中第四句“日光穿竹翠玲珑”,有人认为这句景色描写实在妙极,但也有人认为改作“日光穿竹翠朦胧”更好,你觉得哪种更好?请说明理由。(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清 平 乐
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①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注] ①挼:读ruó,“揉搓”之意。
小题1:这首词处处跳动着词人生活的脉搏。词人对“赏梅”的感受因生活阶段不同而不同,请结合词句说明写了哪几个阶段的怎样感受?(3分)。
小题2: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来表现赏梅的不同感受。请选择其中一种手法来说明。(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