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昭君怨·梅花郑域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小题1:这首词上阕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昭君怨·梅花郑域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小题1:这首词上阕具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昭君怨·梅花
郑域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小题1:这首词上阕具体从哪几个方面吟咏“梅”?(4分)
小题2:这首词下阕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现了“梅”怎样的品质?(6分)
答案

小题1:①花开的季节:冬春之际。②花的颜色和香气:花色如雪,香气不同一般,③花开的地点:野外人家。(4分,每点1分)
小题2:①对比的手法(2分)栽于竹篱茅舍之梅,与栽于玉堂琼榭之梅,地虽不同,开则无异。(2分)②明写梅花不择环境,暗赞贫贱不移、富贵不淫的高洁品格(2分)。(注:表现梅的品质,答到如“纯洁而傲岸”“高沽而不随波逐流”“梅花不论遭遇冷落还是身处富贵都一样高洁的品质”皆可)(3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概括诗歌内容的题目,注意抓住诗中的关键词语进行概括,主要的词语是“春未”
“香异”“野人家”。
小题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手法题,诗歌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直接、间接),直接有直抒胸臆,间接有借景抒情、即使感怀、怀古伤今、托物言志,一般用于整首诗歌;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衬托、渲染、铺垫、动静、虚实、抑扬等,主要用于某一联的赏析;第三是修辞。此题的主要手法是对比,对比的对象是“茅舍”和“玉堂”,答题时要注意答出效果。
举一反三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2)曲终收拨当心画,             。东船西舫悄无言,                   。
(3) 青泥何盘盘,             。                ,以手抚膺坐长叹。(《蜀道难》)
(4)沧海月明珠有泪,                 。(李商隐《锦瑟》)
(5)                ,只是朱颜改。(《虞美人》)
(6)                ,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题型:其他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咏 凌霄花
宋•贾昌朝
披云似有凌云志,向日宁无捧日心?
珍重青松好依托,直从平地起千寻。
凌霄花
宋•杨绘①
直饶②枝干凌霄去,犹有根源与地平。
不道花依他树发,强攀红日斗妍明。
【注】①杨绘:北宋绵竹人,官至御史中丞,曾因触犯王安石被贬亳州。②直饶:尽管,即使。
小题1:贾诗的语言特点有哪些?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说明。(4分)
小题2:试分析两首诗借同一意象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有什么不同 ?(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5个小题作答)(5分)
(1)寄蜉蝣于天地,            。 (苏轼《赤壁赋》)
(2)地崩山摧壮士死,                。 (李白《蜀道难》)
(3)               ,尽西风,季鹰归未?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4)去来江口守空船,               。 (白居易《琵琶行》)
(5)策扶老以流憩,               。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
(6)若夫乘天地之正,              ,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庄子《逍遥游》)
(7)凡在故老,             ,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李密《陈情表》)
(8)梦入神山教神妪,                 。 (李贺《李凭箜篌引》)
题型:其他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默写题(10分)
(1) 指点江山,□□□□,□□□□□□□。
(2)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3)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4) 又前而为歌曰:“□□□□□□□,□□□□□□□□!”
(5)真的猛士,□□□□□□□□□,□□□□□□□□□。
题型:其他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赋得自君之出矣
张九龄
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小题1: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理由是什么?
                                                                                                        
小题2:诗的后两句,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好在哪里?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