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9分)春雪                                           春雪(唐·韩愈)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9分)春雪                                           春雪(唐·韩愈)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9分)
春雪                                           春雪
(唐·韩愈)                                  (唐·刘方平)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飞雪带春风,徘徊乱绕空。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君看似花处,偏在洛阳东。                      
注释:①洛阳东:指富贵人家居住之地。
小题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韩诗第一句中的“都”字流露出作者经过漫漫寒冬,久盼春色的急切心情。
B.韩诗的第二句表达了诗人见到满园春色,其溢于言表的欣喜一扫遗憾之情。
C.刘诗三四句写富人看春雪似花,隐含作者因贫富差异造成审美不同的感叹。
D.两位诗人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早春的白雪,并借此抒发情怀。
小题2:雪本无情,但韩诗中却说白雪嫌春色晚,这种写法使文章充满灵动之气,下列诗句描绘雪与其写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雪却输梅一段香B.一尺中庭白玉尘C.燕山雪花大如席D.已惊岩下雪如尘
小题3:两首诗均以“春雪”为题,但对雪的描绘有所不同,寄托的情感也不相同,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4分)    
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韩诗写春雪嫌花开得太晚,所以化作飞花,在庭中树间飞舞(1分); 表达了作者对春雪的喜爱之情(1分);刘诗写春雪被春风挟带着在空中盘旋(1分);春天已经来临,突如其来的春雪在富贵人眼中似花,却夹杂着作者的嗔怪之情(1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第二句“二月初惊见草芽”,说二月亦无花,但话是从侧面来说的,感情就不是纯粹的叹惜、遗憾。“惊”字最值玩味。它写出了诗人在焦急的期待中终于见到“春色”的萌芽的惊喜神情。此外,“惊”字状出摆脱冬寒后新奇、惊讶、欣喜的心情 。这一“ 初”字,含有春来过晚、花开太迟的遗憾、惋惜和不满的情绪。
小题2:
试题分析:诗人翻人情为物意,期盼春意,怨春色来迟,本是人的情感,诗人却以移情手法将人的情感赋予了无情之物,让白雪嫌怨春色来的太迟,于是白雪颇解人情,有意地“故穿庭树”化作飞花装点春色。“雪却输梅一段香”与此写法一致。
小题3:
试题分析:韩诗:人倒还能等待来迟的春色,从二月的草芽中看到春天的身影,但白雪却等不住了,竟然纷纷扬扬,穿树飞花,自己装点出了一派春色。真正的春色(百花盛开)未来,固然不免令人感到有些遗憾,但这穿树飞花的春雪也照样给人以春的气息。诗人对春雪飞花主要不是惆怅、遗憾,而是充满了欣喜。刘诗:冬天已经结束,突然来了一场春雪,这在那些无饥寒之虑的富贵人心中,不由得产生了一种难得又见的满足和喜悦,于是这熟悉而又新鲜的飞雪,在他们的眼中便成了飞花舞空的美景。但是,对于“洛城外”的穷人来说,他们好不容易在饥寒交迫中熬过了大雪纷飞的隆冬,盼来了春回大地,谁知又来一场大雪,这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举一反三
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8分)
不同人眼中的秋景不尽相同。有明丽的,如“看万山红遍,       ;漫江碧透,      ”;有萧瑟的,如“风急天高猿啸哀,           ,不尽长江滚滚来”;也有壮美的,如“落霞与孤鹜齐飞,     ” 。诗人也常常借秋景抒发无限情思。既有浓重的羁旅乡愁 ,“     ,芳草无情,     ”;也有在枫叶荻花秋瑟瑟的氛围中的身世之叹,“同是天涯沦落人,     ”,这些均让我们感受到文人们的生命情怀。
题型:其他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行舟忆永和兄弟
周必大
一挂吴帆不计程,几回系缆几回行。
天寒有日云犹冻,江阔无风浪自生。
数点家山常在眼,一声寒雁正关情。
长年忽得南来鲤,恐有音书作急烹!
[注]①周必大:北宋诗人,江西庐陵人。此诗写于作者乘舟北赴吴地(今江苏)途中。②长年:古时对船工的称呼。
小题1:诗歌第二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其中“冻”字的使用有怎样的表达效果?(6分)
小题2:第四联两句诗是什么意思?“鲤”前冠以“南来”二字有何妙处?(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2)床头屋漏无干处,      。自经丧乱少睡眠,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      ,月如钩,寂寞梧桐、      。(李煜《相见欢》)
题型:其他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野    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注】王绩,唐诗人,字无功,自号东皋子,时称“斗酒学士”,后弃官归隐而终。
小题1:简析颔联和颈联在写景方面的特点。(4分)
小题2: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诗中表达了怎样的心情。(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后面问题。
【越调】小桃红客船晚烟                 [元]盍西村
绿云冉冉锁清湾,香彻东西岸。官课今年九分办①。厮追攀,渡头买得新鱼雁。杯盘不干,欢欣无限,忘了大家难。
【注】①官课:指上缴官家的租税。九分办:免去一分赋税,按九成征收。  
小题1:开篇“绿云冉冉锁清湾”一句历来为人所称道,请结合全曲加以赏析。(6分)
小题2:结尾“欢欣无限,忘了大家难”语调轻松却带有深意,请加以分析。(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