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10分)山寺夜起江湜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小题1:三四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10分)山寺夜起江湜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小题1:三四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10分)
山寺夜起
江湜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小题1: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5分)
小题2: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不眠”的原因。(5分)
答案

小题1:(5分)①文中的“烟”具有洁白、轻盈、飘缈、流动的特点。(2分)②作者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烟的颜色比喻成云,是因为水气自身的颜色,还因为水气是在月光普照衬托之下,更显出洁白。这不仅体现了烟的洁白的色彩美,同时也突出了烟如云一般缥缈轻盈的动态美,同时用“流”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烟的被风吹动时千变万化、飘依无定的姿态。(3分)(酌情扣分)
小题2:(5分)①霜天月升,溪流潺潺,溪烟袅袅如云般洁白,自由流淌到野外的山寺前,诗人被这月夜景色打动;②勾起无边的思乡之愁,于是起身寺外,举头望天,心中泛滥起自己背井离乡、羁旅漂泊的遭遇,思乡怀亲之愁不免更加深挚,所以“不眠”。(第一点要提到惜夜景之美,第二点要提到思乡怀亲之孤愁)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这里考查的是物象——烟。烟,即雾气、云气,诗中有三个句子来表现。第二句重在做铺垫做映衬,第三句运用比喻,抓住云气的颜色来写,第四句写云气的动态。回答时,除了要解释句意之外,还要回答运用了哪种修辞,刻画了“烟”怎样的特点。
小题2:
试题分析:作者“不眠”的原因明显集中在文中最后两句,但题干要求“结合全诗”,故答题时要对文章的整体加以分析说明。回答要点:翻译最后两句,概括出失眠原因,写出诗歌的情感。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问题。
减字木兰花·题雄州驿   蒋兴祖女
朝云横度,辘辘车声如水去。白草黄沙,月照孤村三两家。
飞鸿过也,万结愁肠无昼夜。渐近燕山,回首乡关归路难。
[注]①雄州:今河北雄县。②蒋兴祖女:宜兴(属江苏)人。父蒋兴祖,靖康时阳武令,金人入侵时死于国难。其女被金兵掳去,北行途中作词题于雄州驿。
小题1: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辘辘车声如水去”是怎样表达感情的?(5分)
答:                                                                                 
                                                                                
小题2:本词前半部分与后半部分在抒情方式上侧重点不同,请以“月照孤村三两家”和“万结愁肠无昼夜”为例作简要分析。(6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思   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云,春日偏能惹恨长。
【注】贾至在唐肃宗朝曾因事贬为岳州司马,“历乱”:花开极茂盛。
小题1:前两句描绘出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从整首诗来看,这两句有什么作用?(5分)
                                                                           
小题2:有人评价三、四两句在情感的抒发上“构思新奇”,说说你的理解。(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姑苏怀古 
姜夔 
夜暗归云绕柁牙 ① ,江涵星影鹭眠沙。 
行人怅望苏台 ② 柳,曾与吴王扫落花。
【注】①柁牙:船的桅杆。“柁”通“舵”。②苏台:即姑苏台,春秋时吴王夫差所筑之宫殿,奢侈豪华,以供吴王淫乐。 
小题1: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诗人为什么要先着意描绘一幅这样的画面?(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后两句主要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小题1:连峰去天不盈尺,__________     。__________    ,砯崖转石万壑雷。
小题2:一去紫台连朔漠,__________  _  。画图省识春风面, ________________。
小题3:__________     ,百年多病独登台。__________     ,潦倒新停浊酒杯。
题型:其他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溪桥晚兴                 郑协①
寂寞亭基野渡边,春流平岸草芊芊②。
一川晚照人闲立,满袖杨花听杜鹃。
注:①郑协:南宋末遗民。②芊芊:草木茂盛。
小题1: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写景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5分)
小题2:有人说诗中的“闲”字表现了诗人闲适恬淡的心境,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