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华清宫 吴融                         过华清宫 李约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     君王游乐万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华清宫 吴融                         过华清宫 李约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     君王游乐万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华清宫 吴融                         过华清宫 李约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小题1:唐代诗人杜牧在《过华清宫绝句》中也写到了华清宫,即: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无人知是荔枝来。(1分)
小题2: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它们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5分)
小题3:两首诗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案

小题1:一骑红尘妃子笑
小题2:①两首诗都运用了对比(或对照、映衬)手法。(1分) ②第一首诗宫内宫外(或空间)
对比:宫外飞雪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树掩映,温暖如春。(2分)第二首诗今昔(或时间)对比: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2分)
小题3:第一首诗通过写景状物,鞭挞无视人民疾苦、沉湎于享乐的统治者。(2分)第二首诗通过咏史抒怀,讽刺统治者荒淫误国,感叹王朝的兴衰。(2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写出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中的句子,考生可根据平时积累写出。《过华清宫绝句》全诗为:“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小题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将两首诗进行比较鉴赏,找出它们相同的特点。吴融的《华清宫》在主题思想和表现手法上与杜牧诗有某些类似之处,以小显大,通过华清宫中的细枝末节来揭露荒淫无道的唐玄宗和杨玉环的奢侈生活所加于人民的苦难,但所创造的意境,却独具一格。首句,“四郊飞雪暗云端”,侧重写华清宫外的大雪。一个“飞”字具有动态的美感,绘出了离宫禁城四郊朔风呼啸,雪花飞舞的景色;一个“暗”字,从色彩的角度写出大雪排空而至的威势,由视觉感受勾出触觉感受,令人极易从诗歌画面中领略到宫外刺骨的寒意,给人一种凛冽感。次句“惟此宫中落旋干”,笔锋由宫外转入宫内,一个“惟”字限制了雪落的特殊范围 ,一个“旋”字,从时间的角度传神地写出了雪落宫苑迅速溶化、消失的情景,含蓄地写出了宫中之暖,与首句成为对照。李约的《过华清宫》对比也十分鲜明。君王在华清宫娱乐,听着霓裳舞曲,国家的大事都抛到脑后,致使国灭人亡,深宫幽幽,冷落荒凉,唯有杂木丛生,这显然是时间上的对比。
小题3:
试题分析:第二问考查的是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考生要准确体会两首诗的思想感情,可以由课本内学过的杜牧《过华清宫》展开联想,弄清华清宫是唐明皇和杨贵妃奢侈生活的象征,再结合诗句自然就能悟出思想感情。鉴赏古代诗歌的艺术特色时,要注意找出最鲜明而突出的写作特点。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可从作者、背景、诗题、内容等方面入手。《全唐诗》所录吴融《华清宫》诗分作两组,一组二首,另一组四首。这是《 华清宫二首 》的第一首。华清宫是与唐云宗、杨贵妃的名字密切相联。如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它选取杨贵妃看到贡品荔枝来到骊山之下时心情欢悦的角度,揭露了统治阶级为一己私利而不恤民生疾苦的罪恶。李约《过华清宫》写了君主追求淫逸,将国计民生的大事看得很轻。结果,兵变作乱,帝后升天,惟有千年长生树仍直直地长在那里。本诗运用今昔(或时间)对比: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诗通过咏史抒怀,讽刺统治者荒淫误国,感叹王朝兴衰。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后面题目。
[黄钟]人月圆·客垂虹
(元) 张可久
三高祠下天如镜,山色浸空蒙。莼羹张翰,渔舟范蠡,茶灶龟蒙。故人何在,前程那里,心事谁同?黄花庭院,青灯夜雨,白发秋风。
【注】①三高祠,在吴江垂虹桥东,祀越范蠡、晋张翰、唐陆龟蒙,此三人皆功成名就而后退隐。
小题1:这首散曲的结尾三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又描绘出一个怎样的游子形象?请分别进行
简要概括。(5分)
小题2:这首散曲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抒发思想感情?请选取其中两种手法结合作品进行简要赏析。(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名句默写(15分):
1.桑之落矣,                       ,三岁食贫。
2.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3.西当太白有鸟道,              
4.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5.               ,此时无声胜有声。
6.夜深忽梦少年事,               
7.假舆马者,                           
8.人生如梦,                       
9.元嘉草草,                           。            
10.廊腰缦回,           ;各抱地势,             
题型:其他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后面题。(14分)
鹧鸪天
辛弃疾
春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多情白发春无奈,晚日青帘酒易赊。
闲意态,细生涯。牛栏西畔有桑麻。青裙缟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
注:(1)辛弃疾作此词时被罢官而闲居在江西上饶,年仅42岁。(2)外家:女子出嫁后称娘家为“外家”。
小题1:这是一首借景抒情的词作,请结合具体句子谈谈词人在上下阙分别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6分)
小题2:这首词在写法上很有特色,词人主要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抒发了自己什么样的情怀?(8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25分)
(1)                                  ,卷起千堆雪。
(2)想佳人、妆楼顒望,         ,                    。
(3) 子规啼,不如归,                       。                             
(4)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                                           。
(5)想当年,金戈铁马,               。 
(6)孤村落日残霞,                  。一点飞鸿影下,                            。
(7)小楼昨夜又东风,                   。
(8)问君能有几多愁,                      。
(9)满地黄花堆积,                     。
(10)是处红衰翠减,冉冉物华休。                 ,                     。
(11)梧桐更兼细雨,                             ,                     。
(12)落霞与孤鹜齐飞,                        
(13)                       ,千载谁堪伯仲间。
(14)潦水尽而寒潭清,                          。
题型:其他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下列对《雨霖铃》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A.起首三句交代离别的时间、地点,用“寒蝉”“长亭晚”等景物渲染凄楚氛围。
B.下阕先点明“伤离别”自古皆然,再用“更那堪”强化清秋离别的凄凉氛围。
C.“酒醒何处”对应“帐饮无绪”,“与何人说”暗合“无语凝咽”,照应自然巧妙。
D.上阕写景由虚到实,下阕抒情由实到虚,写景、抒情虚实结合,情景相生。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