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暮过山村贾岛(唐)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初月未终夕,边烽不过秦。萧条桑柘外,烟火渐相亲。小题1:诗中用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暮过山村 贾岛(唐)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夕,边烽不过秦。萧条桑柘外,烟火渐相亲。 小题1:诗中用哪些意象来表现诗人是“暮” 过山村的?(3分) 小题2:这首诗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3分) 小题3:结合诗的最后两联,分析诗人的心境发生了怎样变化?(4分) |
答案
小题1:落日、初月、烟火(各1分) 小题2:勾勒出一幅荒凉的山村远景图(1分)。起句从听觉形象写起,诗人路过一个山村,远远便闻到山涧的潺潺流水声;在“数里”的范围内能清晰地听到细微的水声,可见山区的寂静凄冷(1分)。次句为视觉描写,映在眼帘的是稀稀落落的人家──“山家少四邻”,生动地渲染出山村的萧索而冷落的氛围(1分)。 小题3:颈联写初月高悬,烽火不过秦地,描绘了山区的寂静平安(1分),给人以平静心安之感(1分);尾联写隐隐约约地看到山村人家宅边常种的桑柘树和茅舍上升起的袅袅轻烟(1分),转而产生一种欢欣喜悦的感情(1分)。 |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这道题难度不大,考生通读全诗,找出能体现晚上的意象就可以。“落日”,太阳落山了;“初月”,月亮刚刚升起来;“烟火”,晚饭的炊烟,这些意象都能体现出晚上这个时间。 小题2: 试题分析:“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远远便听到山涧的潺潺流水声,山上稀稀落落的人家。首联起句从听觉形象写起。一个秋天的黄昏,诗人路过一座山村,远远便闻到山涧的潺潺流水声:“数里闻寒水”。在“数里”的范围内能清晰地听到细微的水声,可见山区的寂静凄冷。而映在眼帘的是稀稀落落的人家──“山家少四邻”。这一听觉形象和视觉形象相互衬托,生动地渲染出山村的萧索而冷落的氛围。首联点题,作者用淡墨勾勒出一幅荒凉的山村远景。 小题3: 试题分析:诗人从数里外的旷野走向山村,一路行来,时间不知不觉地过去,夜幕悄悄地拉开。颈联转写夜景:“初月未终夕,边烽不过秦。”边烽,指边境的烽火。唐代边烽有两种:一种是报边境有事的紧急烽火,一种是报平安的烽火。秦,指今陕西南部一带。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初升的月亮高悬天空,烽火点燃起来,没有越过秦地,表明这一地区平安无事,山区更显得阒静,安谧。这时候诗人逐渐走近山庄。尾联即写接近山村时的喜悦感受:“萧条桑柘外,烟火渐相亲。”诗人经过萧疏荒凉的山区旷野,终于隐隐约约地看到山村人家宅边常种的桑柘树和茅舍上升起的袅袅轻烟,内心不禁感到无比的温暖与亲切,先前的惊惧心情渐渐平静下来,转而产生一种欢欣喜悦的感情。结句“烟火渐相亲”,写得极富生活情趣与韵味。诗人对生活的感受相当敏锐,体验深刻,又着意炼句,因此,诗里的心理刻画也显得细致入微而耐人寻味。 |
举一反三
补写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8分) (1)地崩山摧壮士死, 。(李白《蜀道难》) (2) ,愁空山。(李白《蜀道难》) (3) ,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4)浔阳江头夜送客, 。(白居易《琵琶行》) (5) ,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 (6)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7)岂无山歌与村笛, 。(白居易《琵琶行》) (8) ,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人间如梦, 。(《念奴娇·赤壁怀古》) (2)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劝学》) (3) ,用之不竭。 (《赤壁赋》) (4)一肌一容,尽态极妍, ,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5)吾师道也, 。 (《师说》) (6)元嘉草草, ,赢得仓皇北顾。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 ,夕揽洲之宿莽。 (《离***》) (8)辘辘远听, 。 (《阿房宫赋》)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后面题目。 荔枝香近 【宋】周邦彦 照水残红零乱,风唤去。尽日恻恻轻寒,帘底吹香雾。黄昏客枕无憀①,细响当窗雨。看两两相依燕新乳②。 楼下水,渐绿遍行舟浦。暮往朝来,心随片帆轻举。何日迎门,小槛朱笼报鹦鹉③。共剪西窗蜜炬④。 [注]①无憀:“无聊”的意思。②燕新乳:燕子刚刚孵出雏燕。③报鹦鹉:暗含鸟雀恋巢之意。④唐代李商隐有“何当共剪西窗烛”诗句。 小题1: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蕴含了什么感情?(5分) 小题2:词的下阕运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选择其中的两点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题目。(7分) 〔双调〕 碧玉箫 关汉卿 秋景堪题,红叶满山溪;松径偏宜,黄菊绕东篱。正清樽斟泼醅,有白衣劝酒杯。官品极,到底成何济!归,学取他渊明醉。 小题1:“秋景堪题”体现了作者对秋天怎样的态度?“秋景”具体体现在哪里? (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请从景和情的角度对这首元曲中的五、六两句作具体赏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小题。 桂州腊夜 戎昱 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注1]。 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 晓角分残漏[注2],孤灯落碎花。 二年随骠骑,辛苦向天涯。 注:赊:长、远。 漏:古时滴水计时的工具。 小题1:有人认为诗歌颔联中,有一字表意极佳,请选出并加以简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5分) 小题2:诗歌的颈联写景角度有什么变化,简析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6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