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8分)满庭芳[宋]张风子咄哉牛儿,心壮力壮,几人能可牵系。为爱原上,娇嫩草萋萋。只管侵青逐翠,奔走后、岂顾群迷。争知道,山遥水远,回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8分)满庭芳[宋]张风子咄哉牛儿,心壮力壮,几人能可牵系。为爱原上,娇嫩草萋萋。只管侵青逐翠,奔走后、岂顾群迷。争知道,山遥水远,回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8分)
满庭芳
[宋]张风子
咄哉牛儿,心壮力壮,几人能可牵系。为爱原上,娇嫩草萋萋。只管侵青逐翠,奔走后、岂顾群迷。争知道,山遥水远,回首到家迟。  牧童,能有智,长绳牢把,短梢高携。任从它,入泥入水无为。我自心调步稳,青松下、横笛长吹。当归处,人牛不见,正是月明时。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牛儿强健倔强,只管啃食原野上的嫩草,离家越来越远了。
B.牧童只顾着自己玩耍,放任牛儿入泥入水,却不加以管束。
C.青松下,牧童悠然自得地吹起了长笛,显示出愉快的心情。
D.本词语言朴实无华,饶有风趣,富有浓郁的田园生活气息。
小题2:本词最后三句“当归处,人牛不见,正是月明时”勾勒出一幅“月下晚归图”,请简要赏析这样写有何妙处。(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小题1:B
小题2:这几句描写了牧童骑着牛儿回家,在一片清澈的月光下,人和牛的影子渐渐消失在归途中的画面。(1分)融情于景,(1分)表现了强健倔强的牛儿和机智沉稳的牧童之间和谐美好的关系(或:“营造了和谐、宁静、美好的意境”);(1分)表达了词人对闲适自在的田园生活的热爱(或:“向往”“留恋”等)之情。(1分)全词以这样一幅牧童月下骑牛晚归的图景作为结尾,余韵悠长,令人回味。(1分)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只顾着自己玩耍,放任牛儿入泥入水,却不加以管束”与词意不符。词中表现的是牧童的沉稳、淡定、从容与闲适自处,而不是“只顾自己玩耍”的无知小孩。
试题分析:
小题2:赏析妙趣,首先是理解诗意,所以解释诗句就成了赏析的基础;而诗歌之妙往往在于诗人的妙笔诗心,在这首词中便表现在其巧妙的艺术手法的运用。正因为这些手法使得诗歌具有了妙处,表达了情感,即有了艺术效果。依此解答从语言到手法再到效果、主旨,就是不错的赏析。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7分)
杏 花
[唐]温 宪
团雪上晴梢,红明映碧寥。
店香风起夜,村白雨休朝。
静落犹和蒂,繁开正蔽条。
澹然[注]闲赏久,无以破妖娆。
[注] 澹然:即“淡然”,形容不经心,不在意。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中的“上”字具有动感,展现出杏花开放时的蓬勃生机。
B.颔联既写出杏花的香气与色彩,又暗示了诗人赏花的时间和地点。
C.颈联写出了杏花开放时花朵繁茂、凋谢时对春光恋恋不舍的情态。
D.这首诗既有对杏花工笔重彩的描写,又有对杏花盛开全景的渲染。
小题2:诗人在尾联写自己是以不经意的心情赏花,但又写自己看了很久,这样写是不是矛盾?请谈谈你的理解。(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17分)
云居寺①高顶
王 褒②
中峰云已合,绝顶日犹晴。
邑居随望近,风烟对眼生。
[注] ①云居寺:在北周都城长安附近的山上,一说此山是终南山。②王褒(513—576):先后在南朝的梁和北朝的西魏、北周为官,才名极高。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虽然只有二十个字,但是大阖大开,气魄雄伟,景象堪称壮丽。
B.诗人表现高山景观的特征,语言十分简省,却能带给读者强烈的感受。
C.本诗良好的艺术效果是通过绘声绘色、细致入微的静态描摹获得的。
D.这是一首五言绝句,前两句运用对偶的手法,给人工整匀称的美感。
小题2:前两句诗所写的景象和表达的心情有何变化?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比较“邑居随望近,风烟对眼生”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在内容和写法上的不同。(不少于200字)(10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唐]岑 参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岑参这首诗不讲究对仗工整,没有严格的用韵,是一首典型的古体诗。
B.“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两句中透露出作者思乡心切的愁苦。
C.“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两句重复“故人”二字,见出情谊深厚。
D.结尾“大笑”一词,写出岑参和他的朋友乐观、洒脱的盛唐士人本色。
小题2:作者笔下的凉州景物具有哪些特点?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从“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两句中能看出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你是否认同作者的说法?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或阅读体验谈谈看法。(不少于200字)(10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律诗,完成后面题
山行
宋·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小题1: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这首诗的情感脉络。(5分)
小题2:谈谈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两联在写景、抒情方面的表现技巧。(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
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
孟浩然
春堤杨柳发,忆与故人期。
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
山阴定远近,江上日相思。
不及兰亭会,空吟祓禊诗
【注释】①定:究竟。 ②祓禊诗:疑指王羲之诸人的《兰亭集》诗。
小题1: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春堤杨柳发”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何作用?(6分)
小题2:诗歌颔联“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与前后诗句有怎样的关联,请简要分析。(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