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闻庆州 赵纵使君与党项①战中箭身死,辄书长句杜牧将军独乘铁骢马,榆溪战中金仆姑②。死绥③却是古来有,骁将自惊今日无。青史文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闻庆州 赵纵使君与党项①战中箭身死,辄书长句杜牧将军独乘铁骢马,榆溪战中金仆姑②。死绥③却是古来有,骁将自惊今日无。青史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闻庆州 赵纵使君与党项战中箭身死,辄书长句
杜牧
将军独乘铁骢马,榆溪战中金仆姑
死绥却是古来有,骁将自惊今日无。
青史文章争点笔,朱门歌舞笑捐躯。
谁知我亦轻生者,不得君王丈二殳
【注】①党项:西北少数民族。②金仆姑:箭名。③死绥:古军法规定军队败退,将军当死。④殳:兵器。
小题1:在诗人心目中,赵纵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小题2:颈联是如何表达情感的?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

小题1:(1)一位威武、勇敢、尽忠的将军形象。(3分。“威武”“勇敢”“尽忠”各1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2:颈联运用对比的手法,将史家和达官贵人对赵纵将军的态度作对比,鲜明地表达了对赵纵将军的热烈赞扬,对达官贵人的强烈愤慨。(4分。手法1分,分析1分,情感2分。手法如答“借代”也可。)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人物形象分析的题目,注意要结合诗句,分析要全面,如此题“威武、勇敢、尽忠”的形象,三者都要有。
小题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手法题,诗歌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直接、间接),直接有直抒胸臆,间接有借景抒情、即使感怀、怀古伤今、托物言志,一般用于整首诗歌;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衬托、渲染、铺垫、动静、虚实、抑扬等,主要用于某一联的赏析;第三是修辞。这是某一联的手法,分析是注意表现手法的分析,答题时要结合诗歌情感答出效果。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对月寓怀
时逢三五便团圆,
满把晴光护玉栏。
天上一轮才捧出,
人间万姓仰头看。
注①:这是《红楼梦》中一个穷书生寄居葫芦庙时,在中秋月夜酒后吟出的抒怀之诗。
小题1:本诗非思乡之作,请根据诗作内容及穷书生的处境,简要概括这首诗的主旨。(3分)
小题2:这首诗的最后两句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下面的问题。
武昌怀古
栖一
战国城池尽悄然,昔人遗迹遍山川。笙歌罢吹几多日,台榭荒凉七百年。
蝉响夕阳风满树,雁横秋岛雨漫天。堪嗟世事如流水,空见芦花一钓船。
【注】①栖一:唐末五代诗僧。②台榭:孔颖达疏《尚书》曰:“台,积土为之,所以观望也。台上有屋谓之榭。”后世多称“歌舞台榭”。
小题1:作者为何发出“堪嗟世事如流水,空见芦花一钓船”的感叹?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5分)
小题2:这首诗的颈联描摹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作者又是怎样描摹这幅画面的?请作简要分析。(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8分)
裴迪书斋玩月之作
钱起
夜来诗酒兴,月满谢公楼。影闭重门静,寒生独树秋。
鹊惊随叶散,萤远入烟流。今夕遥天末,清光几处愁。
【注】谢公楼:谢公,指曾作《月赋》的南朝宋诗人谢庄。谢公楼:此借指裴迪书斋。
小题1:“鹊惊随叶散”使人联想起唐代王维《鸟鸣涧》中的“       ,时鸣春涧中”句。(1分)
小题2:首联“月满谢公楼”中的“月满”,有的版本写作“独上”,你认为这两个词中哪个词更好,为什么?(3分)
小题3:试分析本诗是如何写景抒情的。(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
临江仙
徐昌图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常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小题1:上阕“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通过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3分)
                                                                                                            
小题2:试结合全词诗句,简要分析作者所表达的情感。(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8分)
临江仙
元好问
李辅之在齐州,予客济源,辅之有和。
荷叶荷花何处好?大明湖上新秋。红妆翠盖木兰舟。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负欢游。一尊白酒寄离愁。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
【注】李辅之是元好问的朋友。齐州即东州,今山东济南。济源,今河南济源。怍者写此诗前三年曾与李辅之两次畅游济南大明湖。
小题1:上片是如何表现“江山如画”的特点的?请简要分析。(4分)
小题2:从上下片的关系角度,简要分析词人的情感。(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