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7分)自 叙唐·杜荀鹤酒瓮琴书伴病身,熟谙时事乐于贫。宁为宇宙闲吟客,怕作乾坤窃禄人。诗旨未能忘救物,世情奈值不容真。平生肺腑无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7分)自 叙唐·杜荀鹤酒瓮琴书伴病身,熟谙时事乐于贫。宁为宇宙闲吟客,怕作乾坤窃禄人。诗旨未能忘救物,世情奈值不容真。平生肺腑无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7分)
自 叙
唐·杜荀鹤
酒瓮琴书伴病身,熟谙时事乐于贫。
宁为宇宙闲吟客,怕作乾坤窃禄人。
诗旨未能忘救物,世情奈值不容真。
平生肺腑无言处,白发吾唐一逸人。
小题1:分析诗中暗示的社会背景。(2分)
小题2:赏析这首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5分)
答案

小题1:天下庸俗的官吏、腐朽的统治阶级窃取俸禄;世间人妖颠倒,是非混淆,容纳不了敢说真话的正直之士。(2分,各1分。意思符合即可)
小题2:诗人虽贫寒、孤寂,失意潦倒,但以贫为乐,表现出了贫贱不能移的处世态度;诗人宁愿安守穷途,做隐逸诗人,也不愿投身官场窃取俸禄,表现了自己冰清玉洁的高贵品格;诗人虽处境艰难,但仍不忘国家和人民所遭受的灾难,表现出一片救物济世的热忱;诗人怀才不遇,壮志莫酬,充满着在昏暗现实面前的无奈和悲愤。(5 分,写出一点得2 分,写出两点得4 分,写出三点得5 分。要有概括、有分析,有欠缺酌扣)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通过描写的内容揭示社会背景。我们通过对包含社会背景信息的诗句进行筛选提炼,就明白诗歌暗示的社会背景了。这首七律,诗人写自己身处暗世、有志难伸、怀才不遇、走头无路的困境和内心的烦忧。其中“熟谙时事乐于贫”从反面什么世俗中追逐名利者众,“怕作乾坤窃禄人”暗示当时窃禄人很多,“世情奈值不容真”深刻地揭露了人妖颠倒是非混淆的当时的社会本质,“平生肺腑无言处”暗示当时社会没有正直之士容身之地。
小题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描绘的抒情主人公形象。鉴赏形象题主要是从诗歌描写的意象及能代表主人公形象的诗句入手。诗歌每一联分别表达一方面的形象,我们要做的是分析出来加以概括。首联“酒瓮琴书伴病身”,逼真地勾画出一个当时封建社会中失意潦倒而乐于贫的知识分子形象。颔联写私人宁愿安守穷途,做天地间一个隐逸诗人,决不愿窃取俸禄,当人间的庸俗官吏,表现出诗人冰清玉洁的品格。颈联“诗旨未能忘救物”表明诗人虽处境艰难,但仍不忘国家和人民所遭受的灾难,表现出一片救物济世的热忱。尾联表现诗人怀才不遇,壮志莫酬,面对昏暗现实面前只好遁身世外,做个隐逸之人。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洛中访袁拾遗不遇   孟浩然
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
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
【注】拾遗:官名。袁氏曾任拾遗,因罪流放岭南。
小题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小题2:这首诗在写作上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归燕诗
张九龄
海燕虽微眇,乘春亦暂来。
岂知泥滓贱,只见玉堂开。
绣户时双入,华堂日几回。
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
【注】①本诗写于诗人被罢免宰相之后,时朝政大权由李林甫把持。②眇:小。
小题1:简要分析诗中的归燕形象。(4分)
小题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东马塍[注]
[宋] 朱淑真
一塍芳草碧芊芊,活水穿花暗护田。
蚕事正忙农事急,不知春色为谁妍?
[注] 东马塍:地名;塍,田间的土埂子。
小题1:第二句中“暗”字用得最传神,请简要赏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第三、四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问题。
蝶恋花
[清]纳兰性德
又到绿杨曾折处。不语垂鞭,踏遍清秋路。衰草连天无意绪,雁声远向萧关去。  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明日客程还几许,沾衣况是新寒雨。
小题1:“不语垂鞭”一句刻画出词人怎样的形象?(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请从景与情的角度简析“衰草连天无意绪,雁声远向萧关去”。(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共7分)
雨 晴
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小题1:分析本诗前两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及作用,并揣摩其中隐含的情感。(3分)
小题2:这首诗妙趣横生,诗评家司空图评价王驾的诗“长于思与境偕”,请说说本诗后两句写了什么景象,引发作者怎样的想法,并说说这 “境”与“思” 两者的和谐之妙。(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