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山东淄博桓台二中阶段性检测)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春 生白居易春生何处暗周游?海角天涯遍始休。先遣和风报消息,续教啼鸟说来由。展张草色长河

(2013·山东淄博桓台二中阶段性检测)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春 生白居易春生何处暗周游?海角天涯遍始休。先遣和风报消息,续教啼鸟说来由。展张草色长河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2013·山东淄博桓台二中阶段性检测)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 生
白居易
春生何处暗周游?海角天涯遍始休。
先遣和风报消息,续教啼鸟说来由。
展张草色长河畔,点缀花房小树头。
若到故园应觅我,为传沦落在江州。
小题1:诗中描写了哪些意象来表现“春生”?总体来看,这些意象描写对全诗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试鉴赏其抒情的技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小题1:和风、啼鸟、河畔草、树头花。以乐景写哀情(反衬)。
小题2:贬谪江州的伤感消沉。以拟人手法虚写(想象)春天到了“我”的家乡,到处找“我”不见,而“我”只有托春天向家人传达沦落江州的行踪,愁苦心情的抒发,既生动形象,又含蓄蕴藉。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答题步骤:①找出诗中描绘的意象。这些意象在颔联和颈联中出现,主要有和风、啼鸟、河畔草、树头花。②意象描写的作用。意象一定与作者的情感有关,即一切景语皆情语。注意景与情的关系: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以乐景写哀情或以哀景写乐情,可以起到倍增其哀乐的效果。本诗中颔联和颈联所写景物是乐景,尾联“沦落在江州”可见是哀情。故本诗以乐景写哀情,可以起到倍增其哀的效果。
试题分析:
小题2: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思想感情和表达技巧的理解能力。分析抒情的技巧,就是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一般从四方面入手:①看语言特点;②看修辞;③看表达手法;④看结构。答题步骤:①找出所用的手法。本诗的“觅”字写出春天到了作者家乡,到处找不见作者。这是拟人手法,同时又是对春天的虚写。②分析拟人的表达效果。生动形象地抒发出这种愁苦心情。
举一反三
(2013·烟台质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问题。
浣溪沙 洞庭
张孝祥
行尽潇湘到洞庭,楚天阔处数峰青。旗梢不动晚波平。
红蓼一湾纹缬乱,白鱼双尾玉刀明。夜凉船影浸疏星。
【注】 ①红蓼,指生于水边的红色蓼草。
小题1:这首词的上阕写了哪些景物?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词的下阕使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举出两例进行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2013·琼海高考模拟测试)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2)题。
辋川闲居
王 维
一从归白社,不复到青门。
时倚檐前树,远看原上村。
青菰临水拔,白鸟向山翻。
寂寞於陵子,桔槔方灌园。
【注】 ①青菰:俗称茭白,生于水中,叶如蒲苇。②於陵子:齐国高士陈仲子的号。据《高士传》载:陈仲子认为其做官的兄长不义,就带着妻子到了楚国,住在於陵,自号於陵子。楚王听说他很贤德,派人聘请他做宰相,他就又逃到别处替人浇灌园子。
小题1:诗的第三联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二、四联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2013·江苏扬州中学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南歌子
吕本中
驿路侵斜月,溪桥度晓霜。短篱残菊一枝黄,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  旅枕元无梦,寒更每自长。只言江左好风光,不道中原归思转凄凉。
【注】 吕本中在宋高宗时做过中书舍人,因主张政治清明,收复失地,得罪秦桧被免职,这首词就是他被免职后在流徙途中写成的。
小题1:请赏析本词上片开头两句中“侵”和“度”这两个动词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上片“驿路侵斜月,溪桥度晓霜”和下片“只言江左好风光,不道中原归思转凄凉”分别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方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请结合本词的写作背景,赏析词的最后两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2013·德州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孤 雁
崔涂
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
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
未必逢矰缴,孤飞自可疑。
【注】 ①崔涂:一生客游巴、蜀、湘、鄂、秦、陇等地。②矰(zēnɡ):短箭;缴(zhuó):系箭的丝绳。
小题1: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这首诗整体运用的主要手法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2013·漳州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测)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秋江写望
[宋]林逋
苍茫沙咀鹭鸶眠,片水无痕浸碧天。
最爱芦花经雨后,一篷烟火饭渔船。
【注】 ①写望:描写眼前的景物。②林逋(967~1028),字君复,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终身不仕不娶,长期隐居西湖的孤山,种梅养鹤,有“梅妻鹤子”之称。
小题1:“片水无痕浸碧天”一句中“浸”在使用上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请从情与景关系的角度对这首诗歌作简要欣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