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送别杜审言宋之问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别路追孙楚①,维舟吊屈平。可惜龙泉剑②,流落在丰城。【注】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送别杜审言宋之问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别路追孙楚①,维舟吊屈平。可惜龙泉剑②,流落在丰城。【注】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送别杜审言
宋之问
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
【注】①孙楚:西晋文学家,名重一时,但“多所凌傲,缺乡曲之誉”,年四十始参镇东军事。②龙泉剑:传说在豫章丰城有紫气,识宝之人挖地四余丈,得一石函,光气非常。中有双剑,一曰龙泉,一曰太阿。
小题1: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3分)
小题2:有版本将首联的“嗟”字作“闻”字,你认为好不好。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
答案

小题1:颔联寓情于景(1分)。诗人卧病在床,只能想象送别的情景:河桥景色,一如平常,唯有那江边垂柳,临风依依,惜别之情,似无穷尽(1分)。友人远去,江边垂柳依依含情,形象而含蓄地写出了不能相送的遗憾和依依惜别之情(1分)。
小题2:不好。一个“嗟”字,直抒胸臆,直贯篇末,饱含了复杂而强烈的感情。(1分)一写与知己离别的怅惘惜别之情。(1分)二为故人不得志而抒感伤之情。用孙楚、屈原的典故,写友人仕途之坎坷,寄托了作者对友人的同情和惋惜。(1分)三写对友人的抚慰与希冀,以龙泉剑终被发现喻友人也终将再得起用,于愤懑不平中寄托了对友人的深情抚慰与热切期望。(1分)“闻”字则没有这样的效果。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首先从颔联中找出写景的意象词“河桥”“江树”,写情的关键词有“不相送”“含情”,从表现手法角度可知,颔联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再结合着诗人卧病在床的背景,可知,河桥边杨柳依依惜别是诗人想象的送别场面;借杨柳的依依惜别来表达诗人不能相送的遗憾和依依惜别之情。答题思路是:表现手法+诗句描述+情感抒发。
小题2:
试题分析:此题可从炼字的角度,从“嗟”字运用的表现手法、表达效果、抒发的诗人情感等角度分析,“嗟”运用直抒胸臆的表现手法,可根据诗中的背景及典故来体会诗人对友人复杂的情感,如惜别、感伤、抚慰与期望等情感内容。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6分)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有全家团聚的习俗。
小题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所表现的诗人的心情。(2分)
答:                                                                                      
小题2:这首诗的三、四两句与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有异曲同工之妙。你如何理解?(4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江行赠雁   欧阳修
云间征雁水间栖,缯缴方多羽翼微。
岁晚江湖同是客,莫辞伴我更南飞。
归雁   杜甫
春来万时客,乱定几年归?
肠断江城雁,高高向北飞。
【注】①此诗写于欧阳修被贬谪下夷陵的路上。缯(zēng)缴(zhuó):猎取飞鸟的射具。
小题1:两首诗都写到了雁,各自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诗句作分析。(4分)
小题2:两首诗借雁这个意象所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作分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乙亥岁除渔梁村
黄公度
年来似觉道途熟,老去空更岁月频。
爆竹一声乡梦破,残灯永夜客愁新。
云容山意商量雪,柳眼桃腮领略春。
想得在家小儿女,地炉相对说行人。
[注]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是农历乙亥年。这年十月,秦桧死了,在舆论压力下,高宗召回一些受秦桧打击迫害的官员。作者也奉诏回朝,大年三十行经闽北渔梁村时写下了这首诗。
(1)这首诗颈联蕴含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2)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赏析本诗的尾联。(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夏   日
寇 准
离心杳杳思迟迟,  深院无人柳自垂。
日暮长廊闻燕语,  轻寒微雨麦秋时。
客中初夏
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  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  唯有葵花向日倾。
小题1: 两首诗都写夏日,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4分)
                                                                               
小题2: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鹊桥仙•夜闻杜鹃
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①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②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释]①惊残:惊醒。②故山:即家乡。
小题1:这首词“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晓连江风雨”描绘出了怎样的景象?诗人描绘这样的景象的目的是什么? (6分)
小题2:最后两句“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