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第8题。(6分)春日客感黄景仁只有乡心落雁前,更无佳兴慰华年。人间别是消魂事,客里春非望远天。久病花辰常听雨,独行草路自生烟。耳边隐隐清江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第8题。(6分)春日客感黄景仁只有乡心落雁前,更无佳兴慰华年。人间别是消魂事,客里春非望远天。久病花辰常听雨,独行草路自生烟。耳边隐隐清江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第8题。(6分)
春日客感
黄景仁
只有乡心落雁前,更无佳兴慰华年。人间别是消魂事,客里春非望远天。
久病花辰常听雨,独行草路自生烟。耳边隐隐清江涨,多少归人下水船。
注:黄景仁:清代诗人,35岁客死他乡。其短暂的一生,大都是在贫病愁苦中度过的。
小题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的前两联简要分析。(3分)
                                                                                          
小题2:这首诗的后两联使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3分)
                                                                                          
答案

小题1:3分)表现了怀乡思归之情。(1分)首联以“乡心落雁前”表现思归之迫切,以“只有”“更无”强调了这种感情的强烈;颔联以离别之销魂及春日他乡不敢登高望远,表现诗人怀乡的愁苦心情。(2分)
小题2:①融情于景。颈联景中寓情,虽是繁花似锦、芳草凄青的春日,但诗人听到的却是雨声淅沥,看到的是烟雾迷蒙,“烟”“雨”之景中,融入了浓浓的悲情。②反衬手法。尾联以江水上涨,别的游子乘船回家,反衬了诗人有家难归的惆怅,突出了思乡之情。(答出1点得2分,答出2点得3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抓住“只有乡心落雁前”“多少归人下水船”与注释“35岁客死他乡。其短暂的一生,大都是在贫病愁苦中度过的”就不难揣摩出诗人的情感。
小题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艺术手法的理解。因为“久病花辰常听雨,独行草路自生烟。耳边隐隐清江涨”这几句都是明显的写景,因此不难答出融情于景。答题时应先明确手法,然后结合句子简要分析,分析时要准确理解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解答此类题时易忽视对思想感情的概括,应强化答题的规范性。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塞下曲
唐·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①。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洮:今甘肃岷县一带,是长城起点。
小题1:诗歌颔联中“黯黯见临洮”的“黯黯”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小题2: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6分)
种梅①    刘翰
凄凉池馆欲栖鸦,彩笔无心赋落霞。
惆怅后庭风味②薄,自锄明月种梅花。
注释:①此诗是作者于宋亡之后,避居武夷山中十年之久,重返故里时所作。
②后庭风味:陈后主不理朝政,奢淫无度,常集众狎客作乐,并自制新曲《玉树后庭花》。
小题1:诗人为何“无心赋落霞”?
                                                                                         
小题2:请就三四句的表现手法做简要赏析。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默写出下列空缺处的文字
小题1:引壶觞以自酌,                  
小题2:                   ,穷岛屿之萦回。
小题3:沧海月明珠有泪,                    。
小题4: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小题5:位卑则足羞,               。
小题6:                    ,自前世而固然
题型:其他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小题1:本诗为送别诗,试述首句写景的作用。(3分)
                                                                                        
小题2:最后一句在写法上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初授官题高冠草堂① 岑参
三十始一命,宦情多欲阑。自怜无旧业,不敢耻微官。
涧水吞樵路,山花醉药栏②。只缘五斗米,辜负一渔竿。
①公元744年岑参举进士,授官右内率府兵曹参军,此诗即为辞别终南山隐居地高冠谷而作。②药栏:泛指花栏。
小题1:“只缘五斗米,辜负一渔竿”,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2分)
小题2: 诗歌颈联“涧水吞樵路,山花醉药栏”中“吞”“醉”二字,工于烹炼。请结合全诗具体分析。(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