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8分) 章台夜思韦庄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家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注】章台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8分) 章台夜思韦庄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家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注】章台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8分)
章台夜思
韦庄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
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
家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注】章台:即楚灵王行宫章华台,故址在今湖北省监利县西南。瑟: 琴瑟。
小题1:“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赏析其作用。(4分)
答:                                                                       
小题2:本诗的题目为《章台夜思》,有人认为这首诗全篇未现一个“思”,却“秋思”不断,令人回味,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结合具体的内容进行阐述。(4分)
答:                                                                        
答案

小题1:“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一个“怨”字,赋予“清瑟”人的情感,清彻的琴瑟撩人幽怨,让人彻夜难眠,就好像风雨绕弦使人生出无尽悲哀。这样写,既为“思”设计了背景,渲染了气氛,又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评分标准:拟人手法1分;内容1分;作用:渲染气氛,1分,为全诗定下了基调,1分
小题2:同意。本诗以“夜思”为题,全篇虽未现一个“思”字,却选取了一系列引入胜的意象,如“清瑟”、“遥夜”、“孤灯”、“残月”、“故人”、“秋雁”等,展现了“思”意境。诗的三、四联更是直接描写“思”的内容:时当秋节,芳草已暮,韶华已逝,故人不来,乡思难寄。诗人将自己的无限秋思展现在读者面前,表达了怀人思乡之情,感情真挚,悲凉凄楚,叫人肠断。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幽怨的琴声在长夜中回荡,弦音悲切,似有凄风苦雨缭绕。诗句中的“怨”字,赋予“清瑟”人的情感,所以采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其表达效果应着眼于拟人的修辞功能,同时还联系到这两句诗来分析。这两句托伤情于瑟曲,且诗人又用“怨”“哀”二字加以强调、凸显,使之为全篇定调
小题2:试题分析:诗以“夜思”为题,开篇却不写思,而写秋夜所闻所见,写尽寄居他乡的孤独、悲凉。颔联以繁笔铺陈,用“孤灯”“楚角”“残月”“章台”等常见意象加以层层渲染,突出“夜思”之苦。颈联点题,揭示所思的原因——“故人殊未来”。 诗的后半,写“思”的内容:芳草已暮,韶华已逝,故人不来,乡思难寄。最后点出时当秋节,更令人愁思不断。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新晴
刘攽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小题1:根据诗中的具体意象,说说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2分)
                                                                            
小题2:第四句中的“偷”字一作“径”,请联系诗歌,简析这两个字在表情达意上各有什么妙处?(4分)
                                                                            
小题3:这首诗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请结合有关诗句作简要分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宋词,回答问题。
少年游·早行
林仰
霁霞散晓月犹明,疏木挂残星。山径人稀,翠萝深处,啼鸟两三声。
霜华重迫驼裘冷,心共马蹄轻。十里青山,一溪流水,都做许多情。
小题1:词题为“早行”,词人是如何表现“早”的?请作具体说明。(4分)
答:                                                                     
小题2:词人写“啼鸟两三声”,营造了什么样的氛围?有怎样的表达效果?(4分)
答:                                                                       
小题3:词的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又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4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日酬王昭仪
汪元量
愁到浓时酒自斟,挑灯看剑泪痕深。
黄金台愧少知已,碧玉调将空好音
万叶秋风孤馆梦,一灯夜雨故乡心。
庭前昨夜梧桐雨,劲气萧萧入短襟
注释:①汪元量:南宋末人,以善琴供奉内廷。南宋亡,汪元量与王昭仪俱被掳北去。 ②黄金台:在今河北易县东南十八里,燕昭王置千金于其上,以延天下士,遂以为名。③碧玉:“碧玉歌者,宋汝南王所作也。碧玉,汝南王妾名。”(《乐苑》) ④劲气:寒气。
小题1:“愁”是这首诗的诗眼,诗的首联、颔联是如何表现这种浓愁的?(4分)
小题2: 诗的后两联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全诗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宋之问被贬到泷(shuāng)州(今广东罗定),因为不适应当地恶劣的自然条件,在没有得到皇帝赦令的情况下就擅自逃离泷州。在回故乡的路上,经过汉江,写下这首诗。汉江,指湖北襄阳附近的一段汉水。
小题1:请分析一二句中“断”与“复”两字的妙用。(4分)
小题2:按照常情,三四句似乎应该写成“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而作者却完全出乎常情地写成“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你认为这样写合情理吗?为什么?(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柳州榕叶落尽偶题
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小题1:首句运用了什么抒情方法?(2分)
小题2:结合全诗具体分析“春半如秋意转迷”这一句在结构上的作用。(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