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诗,同答问题。(8分)金陵怀古王硅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

这首明诗,同答问题。(8分)金陵怀古王硅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这首明诗,同答问题。(8分)
金陵怀古
王硅
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
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
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
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
(注)王硅:时任北宋左相,写作此诗时北宋在与西夏的两次战争中均遭失败。
小题1:概括这首诗中间两联的内容,并说说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受。(4分) 
小题2:作者在诗中是怎样表达“凄凉”的。(4分)
答案

小题1:中间两联,描写诗人眼中的秋光。别渚孤岛,数帆归舟,晚风落叶,寒云压楼,一句一景,(2分)集中反应了秋光的萧瑟,创造了寥落清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沉重的心情。(2分)
小题2:①选择“一鸟”“数帆”等意象,融情于景,营造了凄凉的意境;(2分)②以“谁与问”对应“独上江城”,直抒胸臆,表达凄凉心境。(2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题干确定了鉴赏范围“中间两联”,从“一鸟”“数帆”“雨下归舟”“暮风吹红叶”“残云”“旧楼”这些意象我们可以看到中间两联是写景的句子。景色凄凉,由此也反映了作者心情的凄凉沉重。
小题2:
试题分析:题干中“怎样表达”“凄凉心境”,就是在提示学生考虑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小题1:可以明白是人借景抒情,尾联中“谁与问”直抒胸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禹庙
杜甫
禹庙空山里,秋风落日斜。
荒庭垂桔柚,古屋画龙蛇。
云气嘘青壁,江声走白沙。
早知乘四载,疏凿控三巴。
【注】禹庙:即大禹庙。
小题1:颈联写庙外之景,你认为哪两个字用的最为传神?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小题2:这首诗主要赞美了大禹怎样的精神?赞美英雄,感情基调多是昂扬向上的,但诗人写景却用了“空山”“荒庭”“秋风”“古屋”等荒凉的意象,有人说这与全诗的情感基调矛盾,你是怎样看待的?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新嫁娘词
(唐)王建
三日入厨下注,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注:旧俗,新嫁娘到夫家,在第三天要下厨做菜。
小题1:从本诗可以看出新嫁娘有何特点?(3分)
小题2:王建这位中唐著名诗人,出身寒微,中了进士之后,晚年才为陕州司马。司马是州郡的属吏,位在别驾、长吏之下,地位较低。由此看出,本诗的深层含意是什么?(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8分)
房兵曹胡马 杜甫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小题1:沈德潜《唐诗别裁》中评价此诗说“前半论骨相,后半并及性情”,请试述马的形象。(4分)
小题2:浦起龙《读杜心解》中说此诗是诗人“为自己写照”,请说明理由。(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徐志摩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A.这是一首赠别诗,诗人抓住富有日本女性特点的温柔、娇羞的神态来描绘,表现了对日本女郎的由衷的赞美。
B.作者以习习凉风吹拂下颤动的水莲花作比,是为了突出日本女郎婀娜、柔美的风韵,刻画出其温柔、婉约的神态。
C.“蜜甜”与“忧愁”,表现了日本女郎内心的矛盾与痛苦,用“蜜甜”修饰“忧愁”,那忧愁就更深,更浓,更烈,充分反映出她为离别所苦的情态。
D.这首诗短短五句,既有动作,又有语言,更有缠绵的情意,真是声情并茂,形神兼备,充分显示了诗人绘态传神的艺术功力,堪称作者抒情诗中的“绝唱”。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后面习题。(8分)
葛溪驿 (宋)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小题1:诗的结尾写蝉声嘈杂,诗人心情烦乱。诗人为什么心“乱”?请结合诗句,具体说明。(4分)
小题2:从全诗看,诗人是运用那些抒情方式来抒发自己情感的?请略加分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