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忆故人王 诜烛影摇红,向夜阑,乍酒醒,心情懒。尊前谁为唱《阳关》,离恨天涯远。无奈云沉雨散。凭阑干,东风泪眼。海棠开后,燕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忆故人王 诜烛影摇红,向夜阑,乍酒醒,心情懒。尊前谁为唱《阳关》,离恨天涯远。无奈云沉雨散。凭阑干,东风泪眼。海棠开后,燕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忆故人
王 诜
烛影摇红,向夜阑,乍酒醒,心情懒。尊前谁为唱《阳关》,离恨天涯远。
无奈云沉雨散。凭阑干,东风泪眼。海棠开后,燕子来时,黄昏庭院。
小题1:从词的风格看,这首词属于         词风。(2分)
小题2:请从艺术手法的角度,赏析全词。(6分)
答案

小题1:婉约
小题2:可从如下角度赏析
(1)衬托:“烛影摇红”以动衬静,表现出静夜的空寂。
(2)用典:以“阳关”曲的故事和情感表达眼前的离情别绪。
(3)借景抒情:以“云沉雨散”表达沉重的心情和散乱的思绪,以“海棠开后,燕子来时,黄昏庭院”来抒发时光流逝寂寞空虚的情感。
(4)融情于景:开篇便描绘了一个刚刚经历离别、醉酒的伤心人在夜将尽时见到的伤心残景。友人已经不在,剩下红烛在孤寂中摇曳,又平添几分伤心。
(5)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相结合:上片以直接抒情为主,直接表达自己对友人已远离的愁怨;下片以间接抒情为主,通过描写黄昏庭院的花谢、燕归来表达自己无法消解的哀怨。
(6)虚实结合:上片以实写为主,写眼前的孤寂,情懒;下片以虚写为主,“海棠开后”三句,是主人公在意识到分别已经是一种事实之后,想象到即使到了暮春,燕子都归来了,友人也不会归来。(与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相似)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这首《忆故人》词意与调名相仿佛,为代言体形式,写的是一个痴情女子对故人的忆念。全词深情谴绻,感人至深。属于婉约风格。2分
小题2:
试题分析:首四句写女主人公深夜酒醒时的情景。这里的倒叙不是平铺直叙地回忆,而是在人物抒情时将往事自然而然地带出来,这样就比客观地描述要生动得多,感人得多。“此词不主故常,刬尽华藻,直抒胸臆,纯以情语见长。离恨远至天涯,表明她的思绪也跟踪故人而去,其情之深挚,露于言表。
 下片起句用了一个典故,暗示幽会之后,故人音讯杳然。以下几句时间跨度较大,即从夜阑酒醒,到这时的倚阑远眺,再到黄昏时的庭院。在这长长的过程中,她几乎无时无刻不在思量。此词意境空灵幽丽。 “东风”二字,勾勒出她在特定的氛围中苦盼的神情,丰神独具,颇有韵味。词最后以景语作结。“海棠开后”,是说花落春残,象征女子的芳华易逝,境已惨矣;“燕子来时”,是以归燕反衬故人之未归,激发和增添女子之离思,情更凄然。此处化用晏殊《破阵子》之“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把“梨花”易为”海棠”,并压缩为一联四言偶句,以更为凝炼的词笔表现人物的伤春之感和念远之情。这两个并列的句子一写花,一写鸟,原为两景,接着“黄昏庭院”一句,便把两景融合在一个统一的意境中,自然浑成,思致渺远,真可谓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本诗可以鉴赏的艺术手法很多,还可以从修辞、用典、炼字等角度赏析,言之成理即可。答完整1点计2分,答完整3点计6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题目。(8分)
次韵傅惟肖
萧德藻
竹根蟋蟀太多事,唤得秋来篱落间。
又过暑天如许久,未偿诗债若为颜。
肝肠与世苦相反,岩壑嗔人不早还。
八月放船飞样去,芦花丛外数青山。
【注】傅惟肖,字应求,宋代南安人。曾知清江县。萧德藻:南宋诗人,自号千岩老人。曾任湖北参议、湖州乌程令等职。
小题1:赏析第二句“唤得秋来篱落间”中“唤”字的巧妙之处。(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请从思想情感的角度,赏析全诗。(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8分)
浣 溪 沙
欧阳修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尊前。
小题1:上片描绘的是色调和谐、情趣盎然的湖上游春图,“逐”“拍”二字的运用,使形象呼之欲出。请简要赏析“逐”“拍”的表达效果。(4分)
小题2:词的下片刻画了词人怎样的形象特征?请简要分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 题。(8分)
关山月
徐陵
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 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
①星旗映②疏勒,③云阵上祁连。 战气今如此,从军复几年?
【注释】①星旗:星名。 ②疏勒:西域国名,也是其王城。 ③云阵:军队。
小题1:诗歌表现了“客子”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4分)
                                                                                           
小题2:诗歌前两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说明。(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11分)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司空曙
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
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
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①。
[注]①共传:互相举杯。
小题1:如何理解“乍见翻疑梦”?又表达出诗人怎样的心情?(5分)
答:                                                                      
小题2:请指出颈联所运用的表达技巧,并结合诗句分析其作用。(6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小题。
新晴    刘攽 〔注〕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注:刘攽(1023-1089年),字贡父,一作赣父,号公非。与哥哥刘敞一同中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从此步入仕途。曾上书极力反对王安石变法,贬为泰州通判,后改为曹州知府。晚年任中书舍人
小题1:这首诗是描写哪个季节的景物?诗中哪些意象富于季节特征?
小题2:这首诗的第四句最富表现力,请你加以赏析。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