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题。(7分)江汉  杜甫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小题1:第二联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题。(7分)江汉  杜甫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小题1:第二联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题。(7分)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小题1:第二联中的“片云天共远”实际上在写什么?(2分)
答:                                                                  
小题2:有诗评家说第三联中的“壮”和“苏”是全篇主旨的关键,你是否也这样认为?为什么?请结合此诗的内容与主旨作一下简要赏析。(5分)
答:                                                                    
答案

小题1:孤身一人飘泊天涯(或客滞江汉)的处境。(2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2:壮”和“苏”是全篇主旨的关键,是全诗结构和诗人情感的转折点。(1分)首联和颔联表现了诗人壮志未酬、滞留江汉的孤独寂寞处境,(1分)而颈联的这两字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顽强不息,老当益壮的精神,而这正是全诗的主旨所在。(2分)(共4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一些常用的诗歌表现手法,如想象、联想、描写、象征、烘托、对比、渲染、修辞手法、借景抒情、衬托等等。在答题时,要反复品读词,整体感悟词的意境,找到一些关键词来理解表现手法的运用技巧。诗人通过描写“片云天共远”,来衬托了自己孤身一人漂泊天涯的处境,融情于景。
小题2:
试题分析:此题要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反复品读诗歌,通过分析诗人在首联和颔联中所透露的情感态度,来理解颈联“壮”和“苏”在全诗中所起的作用。“壮”和“苏”以生动形象的比喻,体现了诗人顽强不息,老当益壮的精神,与前两联的壮志未酬、孤独寂寞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更有利于抒发诗人的情感。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
秋斋即事
许棐
桂香吹过中秋了,菊傍重阳未肯开。
几日铜瓶无可浸,赚他饥蝶入窗来。
【注】了:结束。铜瓶:这里指花瓶。浸:泡、栽,指栽花。
小题1:诗的前两句写景,是如何表现时令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绪?(5分)
                                                                          
                                                                          
小题2: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并指出它们表现出怎样的语言风格?(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题大庾岭 北驿
[唐] 宋之问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注】大庾岭:在江西、广东交界处,为五岭之一。宋之问流放钦州(治所在今广西钦州东北)途经大庾岭时,写在岭北驿的一首五律。古人认为此岭是南北的分界线,因有十月北雁南归至此,不再过岭的传说。
小题1:“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概括并简要描述。(3分)
小题2:此诗多处采用了对比、衬托的表现方法,请任意举出两例并简要分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小题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小题2:有人评论“无边”“不尽”用得好,请你简要阐述一下理由。(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各题。(8分)
喜鲍禅师自龙山至
刘长卿
故居何日下,春草欲芊芊。犹对山中月,谁听石上泉。
   猿声知后夜,花发见流年。杖锡闲来往,无心到处禅。
小题1:“谁听石上泉”中的“谁”字有的版本作“也”字,你认为哪个字更好?请结合诗歌分析。(4分)
小题2:作者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歌分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一首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感 遇
陈子昂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注]①陈子昂(公元661—702)梓州射洪(四川射洪县)人,二十四岁中进士,官至右拾遗,直言敢谏;三十六七岁随建安王东征契丹,建议不被采纳,反受降职处分,三十八岁辞官还乡,被射洪县令陷害,死于狱中。②兰若:均为香草名。③芊蔚:花叶茂盛状。
小题1:整体感知这首诗,简要概括这首诗的思想内容。(4分)
小题2:这首诗最主要的艺术手法是什么?请简要赏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