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春 寒[注] 陈与义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注】此诗作于南宋高宗建炎三年二月,当时南宋朝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春 寒[注] 陈与义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注】此诗作于南宋高宗建炎三年二月,当时南宋朝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春 寒[注] 陈与义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注】此诗作于南宋高宗建炎三年二月,当时南宋朝廷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作者几经逃难,避乱于岳州(今湖南岳阳),借居于郡守后园的君子亭,自称“园公”。
小题1:本诗第二句中的“怯”字用得好,请简要赏析。(5分)
答:                                                                                     
                                                                                         
小题2:三、四两句写出了海棠的什么特点?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性格特征? (6分)
答:                                                                                     
                                                                                         
答案

小题1:“怯”字既描绘出漂泊异乡的诗人在春寒未尽时节,对料峭春寒难以忍受的畏惧。(2分)也写出了对朝廷处于风雨飘摇之际的担忧。(3分)
小题2:写出了海棠“不惜”损毁胭脂容色,不畏春寒独立于细雨之中的孤高绝俗的特点。(3分)体现了诗人在朝廷处于风雨飘摇之际,勇于在这样艰难的世事中傲然挺立的性格特征。(3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既要分析表面对春寒的怯意,又要结合注释品味深层含义,即对朝廷处于风雨飘摇之际的担忧。
小题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诗歌意象的理解。回答时既要分析意象本身的特点,更要意象所具有的象征意义,即体现的诗人的性格特征。诗中的“不惜”与“独立”是答题的关键。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①
杜牧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因见范蠡②,参差烟树五湖东。
【注】①此诗写于唐文宗开成年间,杜牧任宣州(今安徽宣城)团练判官时。八年前,他供职于沈传师的幕下,也曾在此地盘桓。②范蠡,春秋时曾辅助越王勾践打败吴王夫差,功成后,乘扁舟归隐于五湖(在宣城以东)一带。
小题1:对杜牧这首诗,古人曾说:“此诗全在景中写情,极洒脱,极含蓄,读之再三,神味益出。”结合诗句分析在颈联中诗人是如何“景中写情”的。(5分)
小题2:请鉴赏本诗尾联“惆怅无因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好在哪里?(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寄黄几复
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国不蕲三折肱。
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烟藤。
小题1:请简要赏析颔联使用的主要艺术手法。(4分)
小题2:后人读此诗,认为此诗的蕴含丰富,表达了作者多种思想感情,你认为呢?试选其中两种情感作简要赏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望夫石
王建
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
山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
小题1:英国诗人济慈名句:“听得见的音乐真美,但那听不见的更美。”请据此观点具体分析诗中“悠悠”二字。(4分)
                                                                                           
小题2:诗的结句体现了什么创作风格?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8分)
青门引·春思
张 先
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小题1:从意象入手分析这首词的意境。(4分)
小题2:本词运用了多种表达技巧,择其较主要的一种,赏析其表达效果。(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后面的问题。(11分)
[中吕]普天乐·秋怀
张可久
为谁忙,莫非命。西风驿马,落月书灯。青天蜀道难,红叶吴江冷。
两字功名频看镜,不饶人白发星星。钓鱼子陵①,思莼季鹰②,笑我飘零。
注:①子陵:即严子陵,东汉著名隐士,隐于富春江。②季鹰:即张翰,西晋时人。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莼羹、鲈鱼脍,于是辞官回家。
小题1:请简要分析这首元曲中诗人的形象。(6分)
小题2:请赏析末句中“笑”字的妙处。(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