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广陵吊史阁部①(清)黄燮清沿江烽火怒涛惊,半壁青天一柱撑。群小已隳南渡局,孤臣尚抗北来兵。宫中玉树征歌舞,阵上靴刀②决死生。留得岁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广陵吊史阁部①(清)黄燮清沿江烽火怒涛惊,半壁青天一柱撑。群小已隳南渡局,孤臣尚抗北来兵。宫中玉树征歌舞,阵上靴刀②决死生。留得岁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广陵吊史阁部
(清)黄燮清
沿江烽火怒涛惊,半壁青天一柱撑。
群小已隳南渡局,孤臣尚抗北来兵。
宫中玉树征歌舞,阵上靴刀决死生。
留得岁寒真气在,梅花如雪照芜城
[注]①广陵:扬州。史阁部:指史可法。明崇祯时,官至兵部尚书,南明福王立,加武英殿大学士,受命替师扬州,抵抗清兵。孤军抗战至英勇就义。史可法死后,扬州人民将他的衣冠葬在城外的雪岭,种了万株梅树来纪念他。明制,大学士入阁办事,称阁臣或阁部。②靴刀:《田唐书·李光弼传》载。唐代名将李光弼平定安史之乱作战时,常纳娅刀于靴中,表示决死之志。③芜城:扬州旧称。
小题1:诗作尾联意蕴丰富,请结合全诗内容,说说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小题2:本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答案

小题1:梅花岭上梅花盛开,“岁寒真气”的梅花有坚贞不屈的象征意义,诗人敬仰忠肝义胆、侠骨雄风的民族英雄史可法,以梅花写出了英雄浩气长存,以此激励着后人,表现了作者追慕先烈,愤世嫉俗的情怀和贯穿全诗的那种沉重的危机感。
小题2:(1)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突出了史可法赤心奉国的崇高气节。以清兵南下,势不可挡来凸现史可法只身支撑南明半壁江山的突出地位;以群小的勾心斗角,破坏大局反衬史可法的坚决抗战;以福王的荒淫无耻,映照史可法的誓死抗清。(2)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作者把南明王朝比为“半壁青天”,用“一柱撑”比喻史可法支撑大局的突出作用,凝练又生动。(3)用典故来表达思想感情。用“玉树后庭花”的典故写出了政局如此岌岌可危、不知死活的福王君臣竟还在宫中纵情声色,逸乐不休;用“靴刀”的典故,精炼表现出史可法誓死抗敌的崇高精神品质。(4)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首句“沿江烽火怒涛惊”虚写清军大举南下,形势危急,渲染得有声有色;末尾两句“留得岁寒真气在,梅花如雪照芜城”写梅花岭上梅花盛开,是实写。但是梅花蕴含坚贞不屈的象征意义,又可说是虚写。(答对两点即给6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诗歌主旨的探究题目,诗歌的主旨探究要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的关键词语进行,本诗的题目“广陵吊史阁部”,从中可以看出是对死者的吊念,吊念是一般是要述说人物的功绩或人格,从注释“孤军抗战至英勇就义”“种了万株梅树来纪念”他可以看出主要是赞颂史可法的人格,从诗中关键的词语“一柱撑”“岁寒真气”也可以看出是对人物人格的赞颂,结合这些,再结合诗句中选取的“梅花”的意象的特征,可以得出答案。
小题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手法题,通过两句诗的比较分析哪一种蕴藉耐味,一般顺着作者的思路分析原诗的好处,诗歌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直接、间接),直接有直抒胸臆,间接有借景抒情、即使感怀、怀古伤今、托物言志,一般用于整首诗歌;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衬托、渲染、铺垫、动静、虚实、抑扬等,主要用于某一联的赏析;第三是修辞。此题是综合考核,难度不大,从三类中选取典型的手法进行分析,即可,答题方式是:手法+解释+加效果。比如:诗歌的首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手法)。作者把南明王朝比为“半壁青天”,用“一柱撑”比喻史可法支撑大局的突出作用(解释),凝练又生动(效果)。第二联运用对比衬托,第三联运用对比和用典的方法。结合上面例子进行分析。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南乡子·冬夜
黄升
万籁寂无声,衾铁稜稜①近五更。 香断灯昏吟未稳,凄清。 只有霜华伴月明。
应是夜寒凝,恼得梅花睡不成。 我念梅花花念我,关情。 起看清冰满玉瓶。
(注释:①铁稜稜léng:冷硬,像有稜角一般。)
小题1:本词的上阕的词眼是哪个词语?请作简要的原因分析。(5分)
小题2:请分析本词下阕的主要表现手法及其作用。(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6分)
山寺夜起
江湜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小题1: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2分)
小题2: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不眠”的原因。(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7分)
北 塘 避 暑
(宋)韩琦
尽室林塘涤暑烦,旷然如不在尘寰。
谁人敢议清风价?无乐能过百日闲。
水鸟得鱼长自足,岭云含雨只空还。
酒阑何物醒魂梦?万柄莲香一枕山。
小题1:解说首联中“暑烦”“尘寰”的含义。(2分)
小题2:论者认为此诗境界高远,请结合全诗作赏析。(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诉衷情
万俟咏
一鞭清晓喜还家,宿醉困流霞,夜来小雨新霁,双燕舞风斜。
山不尽,水无涯,望中赊。送春滋味,念远情怀,分付杨花。
[注]赊,空阔。
小题1:词的上片哪个字统领了全词?请结合上片内容,作简要分析。(3分)
小题2:下片主要用了什么表达技巧?有何效果?(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一剪梅·袁州解印
南宋·刘克庄
陌上行人怪府公,还是诗穷,还是文穷?下车上马太匆匆,来是春风,去是秋风。
阶衔免得带兵农,嬉到昏钟,睡到斋钟。不消提岳与知宫,唤作山翁,唤作溪翁。
注释:刘克庄,南宋词人,心怀天下却一生仕途曲折。嘉熙元年(1237)春,出任袁州,数月后即因火灾被劾罢官,于是写下这这首词。
小题1:上片中“来是春风,去是秋风”一句有何含义?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感?(4分)
小题2:有人认为,词人对自己的遭遇持一种超脱的态度;有人则持相反的观点。你是怎么理解的。(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