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题目。(8分)西归绝句(十二首之二)元 稹五年江上损容颜,今日春风到武关。两纸京书临水读,小桃花树满商山。【注】①诗人因得罪权贵被贬为江

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题目。(8分)西归绝句(十二首之二)元 稹五年江上损容颜,今日春风到武关。两纸京书临水读,小桃花树满商山。【注】①诗人因得罪权贵被贬为江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题目。(8分)
西归绝句(十二首之二)
元 稹
五年江上损容颜,今日春风到武关。
两纸京书临水读,小桃花树满商山。
【注】①诗人因得罪权贵被贬为江陵府士曹参军,诗歌写于奉召还京之时。②诗题下原注:“得(李)复言、(白)乐天书。”
小题1:简析诗歌前两句中诗人的情感变化。(4分)
                                                            
小题2:赏析诗歌结句艺术手法的妙处。(4分)
                                                            
答案

小题1: 首句忆昔日之愁。诗人由于得罪权贵而被贬,人世间的荣辱沉沦,长江边的风风雨雨,使他身心交瘁,不由得发出“五年江上损容颜”的慨叹.次句“春风”露今日之喜。诗人奉召还京,水陆兼程,又正值春天,更觉喜出望外,心情舒畅。
小题2:结句以景结情,别具风致和情韵.奉召西归,是一喜,途中接到李复言、白居易寄自长安的书信,更是一喜·结句又偏不进一步从正面写喜悦之情,却一下子跳到商山小桃花树上,以景语收住全篇.这桃花,开在山上,也开在诗人心田。至此,全诗戛然而止,画面上只留下一片花光水色·不言人的心情如何,只用彩笔点染妍丽春色,而诗人的愉快之情已自然。
流露。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此题要结合着诗歌注释①“诗人因得罪权贵被贬为江陵府士曹参军,诗歌写于奉召还京之时”来了解诗歌写作背景,然后找出诗歌前两句的关键词,展开联想和想象能力,来组织答案。“损容颜”回忆昔日的忧愁;“春风”流露出奉诏还京的欣喜。
小题2:
试题分析:做题时,心中要理解诗歌的含蓄美;抓住结句中关键词:两纸京书、小桃花树;要体会出诗人在此描写“小桃花树”与两纸京书二者的联系;环境描写是用来烘托人物心理和情感的,结合着注释①、②可知,诗人奉召还京,本是大喜,而途中接到李复言、白居易的书信,更是喜出望外。此时,诗人把内心的喜悦之情全部融入到了对“小桃花树”的景物描写上,含蓄而又富于意境美。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8分)
小 园
黎 简
水景动深树,山光窥短墙。
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
幽竹如人静,寒花为我芳。
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
注:①寒花:菊花。
小题1:这首诗首联中“窥”字很有表现力,请简要赏析其妙处。(4分)
小题2:这首诗的后两联由物及人(诗人),请结合景物描写简要赏析诗中人物形象特点。(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
卜算子·海棠为风雨所损
刘克庄
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
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
【注】刘克庄:南宋著名词人,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大业,却屡遭当国者的排挤、压制和迫害。
小题1:如何理解“百种千般巧”的“巧”?请作简要分析。(5分)
小题2:上阕写“道是天公不惜花”,下阕写“道是天公果惜花”,二者是怎样的关系?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
浪淘沙·题陈汝朝白鹭①画卷
张炎②
玉立水云乡,尔我相忘。披离寒羽庇风霜。不趁白鸥③游海上,静看鱼忙。
应笑我凄凉,客路何长!犹将孤影侣斜阳。花底鹓行④无认处,却对秋塘。
注:①白鹭,有版本作“百鹭”。②张炎,南宋诗人,宋亡以后,曾北游燕赵谋官,失意南归,落拓而终。③白鸥,常用以喻隐士。④鹓(yuān)行,比喻官员上朝的行列。
小题1:诗中的白鹭具有怎样的特点?诗人塑造这个形象的用意何在?(6分)
小题2:“犹将孤影侣斜阳”一句诗中,哪一个词用得好?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渔家傲
朱服
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恋树湿花飞不起,愁无际,和春付与东流水。
九十光阴能有几?金龟解尽留无计。寄语东阳沽酒市,拼一醉,而今乐事他年泪。
小题1:请从景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词上片是如何表现作者的情感的。(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下片中“而今乐事他年泪”,况周颐在《蕙风词话》卷二评论说:“二语合参,可悟一意化两之法。”也即“一语两意”,请简要赏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问题。
山中闻杜鹃
[宋] 洪 炎
山中二月闻杜鹃,百草争芳已消歇。
绿阴初不待熏风,啼鸟区区自流血。
北窗移灯欲三更,南山高林时一声。
言归汝亦无归处,何用多言伤我情。
[注]洪炎为北宋末年诗人,此诗作于金兵侵宋,洪炎逃难之时。
小题1:这首诗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小题2:这首诗是作者泣血之作,联系全诗,简述诗人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