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题宣州开元寺水阁①杜牧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惆怅无因见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题宣州开元寺水阁①杜牧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惆怅无因见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①
杜牧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因见范蠡②,参差烟树五湖东。
【注】①此诗写于唐文宗开成年间,杜牧任宣州(今安徽宣城)团练判官时。八年前,他供职于沈传师的幕下,也曾在此地盘桓。②范蠡,春秋时曾辅助越王勾践打败吴王夫差,功成后,乘扁舟归隐于五湖(在宣城以东)一带。
小题1:对杜牧这首诗,古人曾说:“此诗全在景中写情,极洒脱,极含蓄,读之再三,神味益出。”结合诗句分析在颈联中诗人是如何“景中写情”的。(5分)
答:                                                                                
                                                                                
                                                                                                                                                              
小题2:请鉴赏本诗尾联“惆怅无因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好在哪里?(6分)
答:                                                                                
                                                                                
                                                                              
答案

小题1: 颈联展现了时间上并不连续却又每每使人难忘的两种景象:一阴一晴;一朦胧,一明丽,有声有色(2分),以略显悲凉的意象,勾画出秋天特有的情韵,隐隐透露出惆怅、悲凉之情(3分)。
小题2: 尾联以景结情、运用典故,(2分)借对一代名臣范蠡的追慕而不可得,表达出仕途失落的惆怅(2分);以似烟如雾的景语作结,更加重了惆怅之感(2分)。(也可以理解为因为仕途失落而产生归隐之念,故对游于五湖享受着山水风物之美的范蠡产生了追慕之情;以“五湖烟树”似烟如雾的景语作结,更表现出作者的向往之情。)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本题的解答,不仅要得出诗人写了什么景,抒写了什么情,而且还要紧扣题干中的“如何”这个词,即要回答出诗人是怎样通过景来写情的。因此,在答题时要答出诗所写景的特点,也就是意境。
小题2:
试题分析:本题是赏析题,其基本的答题思路是,具体指出所使用的表达技巧,然后作具体的解说,最后指出表达效果。需指出的是,表达效果的回答要具体不能笼统,既要答出语境效果,又要答出诗的情感效果,不要遗漏。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一首明代的题画诗,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题葡萄图 徐渭
半生落魄已成翁,
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何处卖,
闲抛闲掷野藤中。
[注]徐渭(1521—1593),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晚年号青藤道士。他性情纵放,少年屡试不第。他是文学家兼书画家,诗文、戏曲著作颇丰,中年以后开始学画,擅长画花鸟,兼山水、人物,水墨写意,气势纵横奔放,不拘绳墨。
小题1:本诗第三句“笔底明珠无处卖”中的“明珠”指               ,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2分)
小题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小题3:简析这首诗所刻画的人物形象。(4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摸鱼儿(辛弃疾)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①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
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②,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③。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       
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注:①辛弃疾收复中原的主张,始终不被南宋朝廷采纳。他一直担任一些远离战事的闲职,无法施展北伐的抱负。四十岁那年,暮春时节,他调任湖南转运副使,同僚置酒为他饯行,他写了这首词。②长门事:西汉的陈皇后因招人妒忌而被打入冷宫——长门宫。陈皇后闻司马相如文名,奉黄金百斤,请司马相如写《长门赋》希望用它来打动汉武帝的心,但“佳期”却迟迟未到。③蛾眉曾有人妒:屈原遭奸臣妒忌和排挤。被放逐后,屈原在《离***》中将此事比成“蛾眉”(美貌女性)遭妒。
小题1:“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此部分主要运用了拟人手法,抒写对春天的追问和要求,表达了作者的          之情。(2分)
小题2: 作者说“闲愁最苦”。从全词看,“闲愁”指的是什么?为什么“最苦”?(4分)
小题3:词的下片提及“长门事”,这样写有何作用?(2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1)—(2)题
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罗隐
一年两度锦江游, 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 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牵别恨和肠断, 水带离声入梦流。
今日因君试回首, 淡烟乔木隔绵州。
[注] “蔡氏昆仲”,是罗隐游锦江时认识的两兄弟。在罗隐离开锦江,经过绵州回到绵谷以后,蔡氏兄弟还在成都。
小题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作具体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诗的颔联和颈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小题1:这首的颈联精妙传神,试分析其妙处。(5分)
答:                                                          
小题2:诗眼是一首诗写景抒情的关键所在,请找出这首诗的诗眼,并加以分析。(6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完成文后题目。(7分)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诗的开头以比喻的手法,揭示了人的遭际受门第贵贱决定的不平现实。
B.诗人认为人各有命,不能行时叹息坐时愁,体现了诗人乐观、大度的情怀。
C.诗的前六句为五七杂言,句式长短相间,语调时缓时急,富有节奏感。
D.此诗为歌行体,语言质朴,全诗用近乎口语的文字写成,明白晓畅。
小题2:请简析“心非木石岂无感”这个反问句在表现诗人情感变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4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