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桐王安石天质白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思解愠①,愿斫②五弦琴③。注:①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愠,疾苦.怨愤。②斫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孤桐 王安石 天质白森森,孤高几百寻。 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明时思解愠①,愿斫②五弦琴③。 注:①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愠,疾苦.怨愤。②斫:用刀斧等砍削。③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据(孔子家语)记载:帝舜曾一面弹着五弦琴,一面唱“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小题1:前六句表现了桐树怎样的特点?(4分) 小题2:对本诗表达的思想感情作简要评价。(4分) |
答案
小题1:天生枝叶繁茂,虽孤独却树干笔直高耸人云,深深扎根于地,越老越强,越是暴晒越是茁壮。 小题2:表达作者的人生追求;正直向上,虚心扎实.坚强不屈(年龄越大,环境越恶劣越顽强);甘愿为解救百姓疾苦而献身。至今仍有积极意义。 |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第一二句写桐外形的特点,第四至六句写桐内在的特点。这是一首托物方志的诗,所以其内在特点要按人的特点来概括。关键词为“屈己”“虚心”“弥壮”“更阴”。 点评:这是一道规范的鉴赏诗歌形象的题,这类题分析时要扣住诗歌的主旨,从关键词入手。如本诗是托物言志,以物喻人。所以要将诗歌中将物当人写的诗句进行重点分析、归纳。 小题2: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是对表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作评价,所以不能与平常“分析诗歌的思想情感”混为一谈。应该先概括诗歌的思想情感,再对其进行评价。本诗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所以诗中“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这几句是体现主旨的重要内容,然后结合注释便能将主旨概括得更加精准。 点评:这是一种在诗歌鉴赏中很少出现的题型,对诗歌的主旨进行评价,归纳主旨是基础,评价是重点,所以对考生有了更高的要求。另外考生一定要审清题,不能仅仅停留在归纳主旨的层面上。 |
举一反三
夜 坐 许继 雨歇宵影澄,天清月华素。 空山秋欲来,凉意先在户。 萧萧林樾①风,泫泫②幽篁露。 草虫亦何知,含凄感迟暮。 深思无与言,美人隔江浦。 【注】①樾:树阴。②泫泫:水滴下的样子。 小题1: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诗人是如何让我们一步步感受到渐浓的秋意的?(3分) 答: 小题2:诗人深秋夜坐中产生了哪些思绪?请结合诗歌的后四句加以分析。(5分) 答: |
舟中二首(其一) 陈师道① 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②。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 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坐起待残更。少年行路今头白,不尽还家去国情。 【注】①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作者因党争之祸受牵连被罢职。这首诗作于离任途中。②风用壮,表示风力壮猛。 小题1:第三、四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作简要赏析。(5分) 小题2:这首诗表现出作者哪些方面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
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 暮春浐水送别 韩琮 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注释:(1)浐水,古代关中八川之一,源于陕西蓝田西南的秦岭中,入渭河。(2)凤城,长安别称。楼阁,一作宫阙,皇帝居住地。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释:(1)谢亭,即谢公亭,尽安徽宣城北,谢眺曾在此送别范云,后人以其为送别之处。(2)劳歌,古代送别时所唱的歌。 小题1:两首诗同样写到“水流”,一用“尽”,一用“急”,请分别赏析其妙处。(5分) 答: 小题2: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结合具体诗句简要赏析两首诗的异同。(6分) 答: |
鹊桥仙•夜闻杜鹃 南宋·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晓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 催成清泪,惊残①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②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①惊残:惊醒。②故山:即家乡。 小题1:这首词“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晓连江风雨”描绘了怎样一种景象?诗人描绘此景的目的是什么? (4分) 小题2:词中“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两句,采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3分) |
对***《沁园春·长沙》一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道。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这七句写出了同学们少年得志,目空一切,蔑视权贵的精神风貌。 | B.“层林尽染”的“染”字活画出岳麓山一带枫林仿佛人工染成一样的壮美景色。 | C.“万山红遍”的“万”字写出了山之多,“遍”写出了红之广。 | D.“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三句实际上是对“谁主沉浮”的巧妙回答,要像当年中流击水那样,勇敢地投身于革命风浪中,急流勇进,担负起国家命运前途的大任。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