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全椒山中道士韦应物①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注:①煮白石:《神仙传》云:“白石先生者,

寄全椒山中道士韦应物①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注:①煮白石:《神仙传》云:“白石先生者,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寄全椒山中道士
韦应物①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注:①煮白石:《神仙传》云:“白石先生者,中黄丈人弟子也,尝煮白石为粮,因就白石山居,时人故号曰白石先生。”
小题1:请简析首联第一句中“冷”字的好处。(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小题1:①冷,寒冷之意。(1 分)②此字双关。“冷”字既写出了郡斋气候之冷,更突出了诗人心里之冷。(2 分)③ “冷”字字少意丰,渲染了气氛,为下文写思念山中客蓄势。(2 分)
小题2:(1)对友人的真挚怀念之情,又落寞惆怅之情。(2 分)诗人“念”山中之客,想友人山中生活情景,“持酒”“远慰”都表现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2 分)“满空山”“何处寻”表现出寻找有人而不能的落寞惆怅之情。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今朝郡斋冷”是说今天在官邸斋舍中觉得冷清,“冷”字运用一语双关的手法,既写出了郡斋气候之冷,更突出了诗人心里之冷,诗人在郡斋中的寂寞。正是因为自己的寂寞,因为“冷”,而想到山中的道士,可见友情之炽热,所以为下文思念山中道士做铺垫。
点评:本题是典型的炼字题。炼字,指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妥切、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析炼字,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词语深藏的情感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
小题2:
试题分析:“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因为“冷”,而想到山中的道士,可见友情之炽热,这淡淡的字里行间却蕴含着浓浓的情意。由天气冷,而想到道士,进而想到他们清苦的生活。“欲持一飘酒,远慰风雨夕。”写诗人借酒送暖的心迹:道士在山中艰苦修炼,诗人怀念老友,想送一飘酒去,好让他在这秋风冷雨之夜,得到一点友情的安慰。诗末二句“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前句写秋景:秋气萧森,满山落叶;后句写秋思:故人在山间飘零,哪里能寻到他的踪影,自己只想到送酒去安慰他,终于又觉得找不着他而无可奈何;而自己心中的寂寞之情,也终于无从消解,表现了诗人无限惆怅的怀念之情。
点评:所谓整体把握情感,往往要结合全诗进行分析评价,从而理出作者借以抒发的情感,其难度比理解某个句子中作者的情感要大得多,要求考生必须全面地分析材料,还要联系作者生平经历及时代背景,做到知人论世,尽可能多地解读出其中的内涵。
举一反三
酒泉子
潘阆
长忆观潮①,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注】观潮:观看钱塘江的怒潮。每年秋天八月,钱塘江的海潮奔腾汹涌,极为壮观。
小题1:上片是如何表现钱塘江江潮的壮观景象的?请简要分析。(6分)
小题2:下片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弄潮儿形象?请简要分析。(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戴叔伦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小题1:请分析颔联中作者的心理。(2分)
                                                                      
小题2:颈联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试作简要分析。(4分)
                                                                      
小题3:请简要分析“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一联中“畏”字的妙处。(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  夕  
崔涂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注】①五湖: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隐归之处,这里指诗人的家乡浙江桐庐一带的大好山水。
小题1:子规是哪种鸟的别名?李白的《蜀道难》中哪两句也是写子规的?(2分)
                                                                                 
                                                                                
小题2:颔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
                                                                              
                                                                              
小题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哪些复杂的情感?请作简要概括。(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宿王昌龄隐居
常 建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注】常建与王昌龄为好友,常建作此诗时,王昌龄正在朝为官。
小题1:“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为该诗佳句,试作赏析。(6分)
                                                                           
                                                                          
小题2:前人用“其旨远,其兴僻,佳句辄来,唯论意表”评价常建诗,就是说常建的诗有言此意彼的特点,试分析这在此诗中是如何体现的。(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蒿里行
曹操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小题1:对这首诗词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关东义士”指讨伐董卓的诸军首领。“群凶”指董卓等军阀。
B.“初期……”两句借历史典故对“关东义士”寄予厚望,希望他们能灭掉董卓。
C.“军合……”两句是说诸军在讨伐中貌合神离,各自观望不前。
D.“白骨……”句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千里无鸡鸣”表明连鸡都害怕战争。
小题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本诗反映了动乱的社会现实,表现了对割据势力的痛恨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
B.诗中也暗含着作者要削平战乱,进而篡夺汉朝政权的野心。
C.本诗以叙事为主,叙事、描写、抒情有机结合,内容丰富,语言朴实。
D.本诗前半部分写原因,后半部分写结果,思路贯通,层次清晰。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