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6分)夜泊钱塘茅坤江行日已暮,何处可维舟?树里孤灯雨,风前一雁秋。离心迸落叶,乡梦入寒流。酒市哪从问,微吟寄短愁。小题1:首联“江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6分)夜泊钱塘茅坤江行日已暮,何处可维舟?树里孤灯雨,风前一雁秋。离心迸落叶,乡梦入寒流。酒市哪从问,微吟寄短愁。小题1:首联“江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6分)
夜泊钱塘
茅坤
江行日已暮,何处可维舟?
树里孤灯雨,风前一雁秋。
离心迸落叶,乡梦入寒流。
酒市哪从问,微吟寄短愁。
小题1:首联“江行日已暮,何处可维舟”,写出了诗人“夜泊钱塘”时怎样的心理活动?(2分)
小题2:结合全诗分析诗人是如何表现浓浓的乡愁的?(4分)
答案

小题1:日暮时分本应是回家休息的时候,而诗人还在旅途之中,心中之哀可想而知,更为悲哀的是在风雨将来还没有找到泊舟之处。正处于前不着村后不见店的荒江僻野。(1分)这一句以疑问的语气,非常形象地写出了诗人焦躁的神情和凄惶的心理,把“日已暮”带来的悲凉向前推进了一步。(1分)
小题1:㈠首联交待了诗人的行踪、时间、地点及诗人的心理活动,“何处可维舟”直接形象地写出了诗人焦躁的神情和凄惶的心理。㈡颔联借景抒情,用六个名词性意象描绘出一幅秋风乍起、密雨骤降、孤雁失群之荒江雨夜图,渲染一种冷寂萧瑟的气氛。借此潇潇秋景抒发诗人如失群孤雁,漂泊羁旅的浓浓的思乡之愁。㈢颈联情景交融,“离心”“乡梦”与眼前的“落叶”“寒流”交织,更显乡愁之浓。㈣尾联直抒胸臆,诗人想借酒来排解那理不清、放不下的乡愁,可在这荒凉的江岸上人烟都没有哪来的酒?只有靠吟诗来寄托自己的乡愁。总之,这首诗写景抒情相间,以潇潇秋景抒发诗人漂泊羁旅的浓浓的思乡之愁。
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考点,能力层次为C,侧重“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结合“天已傍晚,诗人还没有找到泊舟之处”以及疑问语气,来判断诗人的“心理活动”是“焦躁和凄惶”。
小题1:此诗的情感是“浓浓的乡愁”,分别结合四联的诗句“分析”,以上四点能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即可,每答对一点可给2分。言之成理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唐诗与宋词,回答问题。(8分)
田园乐(其六)
王 维
桃红复含宿雨, 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 莺啼山客犹眠。
踏莎行
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熏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小题1:一诗一词都描写了春景,但表达的感情并不相同,请作简要说明。(4分)
小题2:从整首词看,《踏莎行》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上片或下片词中意象,简要分析其妙处。(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对下面诗句原作的体裁进行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②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③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④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⑤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⑥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古体诗
绝句

A
③④
①②
⑤⑥
B
③⑤
①②
④⑥
C
②④
①③
⑤⑥
D
②⑤
①④
③⑥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东  坡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林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
②荦确:山多大石。
小题1: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除夜宿石头驿
戴叔伦
旅馆谁相问? 寒灯独可亲。一年将尽夜, 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 支离笑此身。愁颜与衰鬓, 明日又逢春。
小题1:诗歌的首联运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小题2:“一年将尽夜, 万里未归人”历来为人激赏,称其为“客中除夜之绝唱”(《诗薮》),请你说说其妙处。(3分)
小题3:“寥落悲前事, 支离笑此身。”一句中既写到“悲”又提及“笑”,这样写是否矛盾?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8分)
酒泉子•长忆观潮
潘阆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小题1:这首词描写了钱江涌潮的壮丽景象,既有直接描写,也有间接描写,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4分)
小题2:请简要分析词中的“弄潮儿”形象。(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