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8分)酒泉子•长忆观潮潘阆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8分)酒泉子•长忆观潮潘阆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8分)
酒泉子•长忆观潮
潘阆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小题1:这首词描写了钱江涌潮的壮丽景象,既有直接描写,也有间接描写,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4分)
小题2:请简要分析词中的“弄潮儿”形象。(4分)
答案

小题1:间接描写:开头部分描写人们倾城而出,到钱江边争观潮涌的盛况,为写钱塘潮作铺垫;结尾处,写梦醒后仍觉心有余悸,从侧面来烘托潮水的雄壮气象。
直接描写:中间部分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表现钱江潮排山倒海的磅礴气势。
小题1:钱江潮水排空而来,汹涌澎湃,弄潮儿却在惊涛骇浪中踏浪立涛、履险如夷,连手中的红旗都未被打湿,表现出弄潮儿英勇无畏、奋力拼搏的豪迈气概。
解析

小题1:此题考查描写中的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直接描写就是直接描绘人物的肖像、心理、语言和行动,所以又叫正面描写。间接描写就是通过对其他人物的描写来映衬、烘托出所写人物,或通过别人的评述来描写人物,即以“烘云托月”的手法,来达到以“虚”写“实”的目的。所以间接描写又称侧面描写。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考点,能力层次为D,侧重“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分析词中的“弄潮儿”形象,要结合诗句“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分析其英勇无畏、奋力拼搏的豪迈气概。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约客
宋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小题1:诗歌前两句的景物描写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4分)
小题2:诗中有一个精彩的细节,请用现代汉语写出这个细节。(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落日怅望
唐·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
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小题1:本诗以“落日怅望”为题,从全诗内容看,作者惆怅的原因是什么?请概括。(2分)
小题2: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对这首诗作一赏析,字数不少于60字。(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诗歌鉴赏(13分)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南宋)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小题1:“满眼风光北固楼”中的"满眼风光"应该是哪些景象?(3分)
小题2:作者从哪几个角度描写孙权的英雄形象?为什么要极力称颂孙权?(4分)
小题3:联系辛弃疾的诗词《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说说辛词的豪放风格,在词中有什么具体体现。(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宋词,回答问题。(8分)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小题1:上片画线的句子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4分)
小题2:辛词以用典见长,请对词的下片画线处典故进行赏析。(4 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8分)
最爱东山晴后雪①
[宋]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只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①本诗为《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 首。
小题1: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4分)
小题2: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涌”二字的妙处。(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