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白朴的《天净沙》,完成小题。(7分)天净沙  春白 朴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天净沙  秋白 朴孤村落日残霞,轻烟

阅读白朴的《天净沙》,完成小题。(7分)天净沙  春白 朴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天净沙  秋白 朴孤村落日残霞,轻烟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白朴的《天净沙》,完成小题。(7分)
天净沙  春
白 朴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天净沙  秋
白 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小题1:对这两支曲子的理解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A.“飞红”指飞花,与词人秦观“飞红万点愁如海”中的飞红“飞红”意思相同。
B.《春》曲中啼莺舞燕、流水飞红具有动态美,和风、杨柳、帘栊、秋千能引起读者产生美妙丰富的联想。
C.《秋》曲完全突破传统诗词悲秋的格局,撷取最富北国秋野特征的景物,展现了秋日璀璨斑斓的色调。
D.《秋曲》善于搭配色调,艳丽的色彩与清淡的色彩相互映衬,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秋日图景。
小题2: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描绘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的意象,而马致远之前的白朴的这首《天净沙·秋》就有类似意象了。说得更远一点,宋代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已有“斜阳下,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句子,这似乎已开此类意象之先河。请结合上面词曲,从意象内容和表现手法两方面评析三者之高下。
答案

小题1:C
小题2:意象:(1)马曲继承了白、秦二曲的意象,但又有创新,如”枯藤”与“老树昏鸦“并写,比白曲“轻烟”与“老树寒鸦”并写,意境更鲜明,氛围更凄凉。(2)马曲“小桥流水人家”的意象与“枯藤老树昏鸦”的意象成对比,更增添了旅人的思乡之情,而秦词“流水绕孤村”与白曲“孤村落日残霞”只写了“孤村”的凄凉。(3)马曲中“昏鸦”有巢可觅,“人家”有地可居,正反衬出“断肠人在天涯”,无家可归的凄凉,前后浑然一体,而白曲仅以“白草红叶黄花”作结,意境远不如马曲。
手法:(1)秦词是完整的句子,而白曲和马曲则用了意象组合的手法。(2)马曲前三句,每句三个并列词组中,前两个为后一个活动的背景、居住的环境、行动的场所,有主宾之分;而白曲前三句,每句三个并列词组的排列是不规则的。马曲把这种写法推向了极致。
解析

小题1:“完全”不确切;“璀璨”应为“苍凉”或“萧瑟”
小题2:注意答题的角度:从意象内容和表现手法两方面进行评析,此题要求结合具体的句子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苦寒行
刘克庄
十月边头风色恶,官军身上衣裘薄.
押衣敕使来不来,夜长甲冷睡难着.
长安城中多热官,朱门日高未启关.
重重帏箔施屏山,中酒不知屏外寒.
小题1:从本诗中可以看出南宋边疆的官军生活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3分)
小题2:文学常识填空。(4分)
①.按字数分,词可分为小令、          
②.从题材看,《山居秋暝》是一首         诗。
③.从体裁看,《蜀道难》是一首        诗。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6分)
南海旅次  曹 松
忆归休上越王台,归思临高不易裁。
为客正当无雁处,故园谁道有书来?
城头早角吹霜尽,郭里残潮荡月回。
心似百花开未得,年年争发被春催。
小题1:颈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何作用?(3分)
小题2:请赏析尾联的妙处。(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石头城
(宋)刘翰
离离芳草满吴宫,绿到台城旧苑东。
一夜空江烟水冷,石头明月雁声中。
小题1:“绿到台城旧苑东”中的“绿”用得很有特色,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2分)
小题2:“石头明月雁声中”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小题3:有人认为“一夜空江烟水冷”中的“空江”,与唐朝刘禹锡《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中的“空城”有异曲同工之妙,请谈谈你的理解。(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小题。(9分)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①
辛弃疾
郁孤台②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
注:此词写于淳熙二、三年(1175-1176),诗人当时正任江西提刑。
①造口:地名,在江西万安。②郁孤台:在江西赣州西南,又名“望阙台”。愁予:使我发愁。
小题1:词也称           ,“菩萨蛮 ”是本词的         ,从字数看,本词是一首         。 本词作者辛弃疾是宋代词坛上两大流派之         派的代表,这一词派是宋代大词人        开创的,另一大流派是        。(3分,每格0.5分)
小题2:“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3分)
小题3:结合全词,请简要概括“江晚正愁予”中“愁”字所包含的情感。(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二月二日①     李商隐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
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
【注释】①此诗作于诗人只身远赴四川梓州任幕府的第三年。②元亮井:陶渊明字元亮,这里用“元亮井”指代像陶渊明那样的归隐生活。③亚夫营:汉文帝大将周亚夫屯兵细柳营,军纪严明。这里指代作者供职的蜀中柳仲郢幕府。
小题1:首联和颔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4分)
小题2:请结合全诗,简析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