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甲)寒食 (唐)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甲)寒食 (唐)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乙)寒食 (唐)韩翎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注】寒食:节令,清明前一二日。按时俗寒食三日不得举火,但王侯贵族之家有皇帝赐来的蜡烛:“清明日取榆树之火以赐近臣。”日暮汉宫句为以汉喻唐。 小题1:在两首诗的第三句各抓一个关键字分析其作用。(5分) 小题2:试比较两首诗在选材立意方面的异同。(6分) |
答案
小题1:孟诗中“贫”字揭示了上句 “悲”和下句“不独明朝为子推”的缘故。含蓄传 达出一种攫住人心的悲哀。韩诗以一“传”字状出动态,且意味着挨个赐予,可见封建等级 次第之森严。含而不露地讽刺了统治阶层的特权。 小题1:两首诗均写出了寒食节时春天繁花竞放的迷人景象,浓浓春意。(2分)孟诗以一 个“悲”字写出了异乡人寒食的辛酸,也表达了对贫居者的深切同情。(2分)。韩诗则从寒 食节的皇都风光着笔,突出皇族与宠臣的特权,隐寓了对特权阶层的讽喻之意。(2分) |
解析
小题1:此题考查练字,两字都含而不露地讽刺了统治阶层的特权。 小题1:此题答题时注意“选材立意方面”的异同,既要答异,又要答同。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独不见 沈佺期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小题1:简要概括这首诗的内容并指出作品的社会意义。(5分) 小题2:简要分析这首诗的写作手法及其作用。(任意确定两个特点,适度展开。)(6分)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好事近 渔父词 朱敦儒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注:朱敦儒,宋高宗绍兴19年辞官离开朝庭,长期隐居浙江嘉兴。 小题1:作者在词中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借此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趣?(5分) 小题2:请结合全词简析下片的表现手法。(6分) |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8分) 春江晚景 张九龄 江林皆秀发,云日复相鲜。 征路那①逢此,春心益渺然②。 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 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 [注]①那:同“哪”。②渺然:广阔辽远的样子。 小题1:与诗歌题目中“江”字直接照应的词语有“江林”、“ ”和“客船”。(1分) 小题2:对本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本诗用典与写实相结合,含蓄而又自然。 | B.本诗以咏物为题材,脉络清晰而且顺畅。 | C.颔联、颈联对仗工整,符合律诗的要求。 | D.全诗的语言清新淡雅,又不失朴实之风。 | 小题3: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前两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4分) |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7分) 未展芭蕉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 (唐)钱珝 (金)元好问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小题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 状态的植物,均以 一词表达诗人的爱怜之情。(2分) 小题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5分)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闽中秋思 杜荀鹤[注] 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 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 【注】 杜荀鹤:晚唐诗人。此诗是作者客居福建时所作,后人对其评价极高。 小题1:后人评说本诗工于炼字,请以“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一联为例,试作简析。(3分) 小题2:“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是诗人表情达意的最高境界。本诗在抒情方面即有此特点,试结合全诗,加以分析。(3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