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小题。孤 雁[注]杜 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注】作者写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小题。孤 雁[注]杜 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注】作者写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小题。
孤 雁[注]
杜 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注】作者写此诗时正值安史之乱,社会动荡不安。
小题1:诗的前三联反映了诗人怎样的生活境遇?(6分)
小题2:诗人为什么要写野鸦这一形象?(4分)
答案

小题1:诗人以孤雁自喻,(2分)反映了他流落他乡(1分),亲朋离散,天各一方(1分),杳无音
信(1分),可他无时无刻不在渴望重逢。(1分)
小题1:诗人用野鸦这一形象比喻当时社会的一些无聊的俗客庸夫(2分),也更突出了诗人当时的悲
哀凄苦。(2分)
解析

小题1:解答此题注意诗中的意象“孤雁”“ 万重云”可知是一首思乡之诗,再结合注释:作者写此诗时正值安史之乱,社会动荡不安。
小题1:前三联诗人以孤雁自喻,尾联用野鸦这一形象比喻当时社会的一些无聊的俗客庸夫,以此来形成与自己的对比,从而表达诗人当时的悲哀凄苦。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别舍弟宗一
柳宗元
零落残魂倍黯然,  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  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  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  长在荆门郢树烟。
[注]柳宗元的堂弟宗一从柳州到江陵(今湖北江陵)去,柳宗元写此诗送别。柳宗元此时已被贬为柳州刺史。
小题1:赏析本诗第二联中数词运用的妙处。(4分)
小题2:诗中是怎样抒发离情别绪的?请简要分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螺川早发
王猷定(清)
月落秋山晓,城头鼓角停。长江流远梦,短棹拨残星。
露湿鸥衣白,天光雁字青。苍茫回首望,海岳一孤亭。
【注】螺川即螺山,形状似螺,在江西吉安县北十里,南临赣江。
小题1:这是一首写离别之情的诗歌,最后一句作者不写自己孤单,不写孤舟,而说螺山似孤亭,请你说说这样写的好处。(4分)
小题2:这首诗歌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你选择其中一种结合诗歌内容加以说明。(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诗词鉴赏(6分)
咏怀古迹(其三)
杜 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小题1:“环珮空归月夜魂”中“空”字含义丰富,请加以分析。(2分)
小题2:诗中写昭君的“怨恨”,昭君怨恨什么?杜甫写昭君的怨恨其用意是什么?(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南柯子·忆旧
仲殊①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
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②?
【注】①仲殊,宋代僧人。②家:句末语气词,加强语气。
小题1:这首词的上阕在写景时用了哪些技巧?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3分)
小题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简要概括。(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
醉落魄
周紫芝
江天云薄,江头雪似杨花落。寒灯不管人离索。照得人来,真个睡不著。
归期已负梅花约,又还春动空飘泊。晓寒谁看伊梳掠。雪满西楼,人在阑干角。
小题1:词的上阙具体描绘了哪些景色?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小题2:你认为这首词的艺术表达技巧是什么?请结合具体词句简要分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