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7分)寄全椒山中道士   韦应物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小题1:仔细品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7分)寄全椒山中道士   韦应物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小题1:仔细品读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诗(7分)
寄全椒山中道士   韦应物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小题1:仔细品读这首诗,它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2分)
小题2:这首诗的首联与尾联中最凝练传神的各是哪个字?请简析其表达效果。(5分)
答案

小题1:既有对友人的真挚怀念之情,又有心头的寂寞之情。
小题2:“冷”与“空”。(1)“冷”字既写出了郡斋气候之冷,更突出了诗人心里之冷。正是在这种冷的心理感受中,诗人想到了栖居寒冷山林中的友人,要用热酒去安慰、温暖他故人。(2)而“空”字则烘托出一个秋意萧瑟、落叶满地、全无人迹的清冷荒山,两相呼应,景与情浑然天成,构成意味深长的艺术境界,使读者产生复杂的人生感受。
解析
1、本题考查诗歌主旨情感的把握。从“忽念山中客”可以看出对友人的真挚怀念之情。从“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又看到一种心头的寂寞之情。
2、本题考查诗歌的炼字。诗词中有些字词锤炼精彩,表意丰富,鉴赏诗歌时要注意。如诗句中的动词、形容词等。分析作用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情感作具体的解释。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缺  题
刘禹锡
故人日已远,窗下尘满琴。坐对一樽酒,恨多无力斟。
幕疏萤色迥,露重月华深。万境与群籁,此时情岂任。
(1)作者对“故人”的思念贯穿全篇,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4分)
(2)“幕疏萤色迥,露重月华深”两句渲染了怎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阮郎归·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①
向子諲②
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同③云深处望三关,断肠山又山。
天可老,海能翻,消除此恨难。频闻遣使问平安,几时鸾辂④还?
【注】①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徽、钦二帝被金兵掳去,中原尽失。②向子諲:南宋初年主战派大臣之一。③同:通“彤”。④鸾辂:帝王所乘的车驾。
⑴这首词的上片是怎样表现“断肠”的?(3分)
                     ▲                            ▲                   
⑵“天可老,海能翻,消除此恨难”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3分)
                     ▲                            ▲                   
⑶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                            ▲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试题。(8分)
旅宿
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1)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颔联。(4分)
(2)尾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表达作用?(4分)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文后题目。(6分)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①
清·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②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③,当时只道是寻常。
【注】①本词是作者为怀念他早逝的妻子而作。②被酒:醉酒。③李清照《金石录后序》谓自己常与丈夫赵明诚比赛看谁的记性好,胜者可饮茶以示庆贺,有时太过高兴,不觉让茶水泼湿衣裳。
(1)词的上阕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是如何刻画的?请简要分析。(3分)
答:                                                                    
(2)你认为“当时只道是寻常”一句有何深意?请简要分析。(3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今人常用“死诸葛吓走活仲达”来比喻人虽死余威犹在。“死诸葛吓走活仲达”典出《三国演义》,请简要叙述这个故事。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