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古代诗歌(11分)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劳歌 ,送别之歌。小题1:前两句和后两句描写的是否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古代诗歌(11分)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劳歌 ,送别之歌。 小题1:前两句和后两句描写的是否同一时间的事?作者这样处理,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5分) 答: 小题2:诗中有两处描写自然景物,其作用有什么不同?(6分) 答: |
答案
解析
略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木兰花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注]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注] 縠皱:皱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 小题1: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6分) 小题2:这首词的上半阙是如何描写春色的?试对此进行分析。(5分) |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溪 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1)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4分) (2)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4分) |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7分) 菩萨蛮 黄庭坚 半烟半雨溪桥畔,渔翁醉着无人唤。疏懒意何长,春风花草香。 江山如有待,此意陶潜解。问我去何之,君行到自知。 (1)这首词上片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概括。(4分) (2)词的下片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主题?请简要分析。(3分) |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6 分) 雨后池上 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1)第二句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具体说明。(2分) 答: (2)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4分) 答: |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①~②题。 水调歌头•平山堂①用东坡韵 (南宋)方岳 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江南江北愁思,分付酒螺红。芦叶蓬舟千重,菰菜莼羹②一梦,无语寄归鸿。醉眼渺河洛③,遗恨夕阳中。 苹洲外,山欲暝,敛眉峰。人间俯仰陈迹,叹息两仙翁。不见当时杨柳,只是从前烟雨,磨灭几英雄。天地一孤啸,匹马又西风。 [注]①平山堂:在今扬州西北蜀岗上,为欧阳修所建。 ②菰菜莼羹:相传张翰在 外作官时,见秋风起,想起了家乡的菰菜、莼羹和鲈鱼脍,就辞官归乡。 ③河洛:泛指为金兵所占领的广大中原地区。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秋雨一何碧”四句,写雨后秋山在晴空的映衬下更显青翠,词人面对如此美景却愁肠百结,只能借酒浇愁。 | B.“苹洲外”三句,词人用拟人的手法,描绘出在长满苹草的洲渚之外,远山渐渐消失在苍茫暮色中的景象。 | C.“人间俯仰陈迹”五句,写欧阳修和苏轼两位仙翁感叹人生短暂,时光易逝,英雄业绩在俯仰之间化为陈迹。 | D.在这首词中,词人将自己丰富的情感融入景物的变迁中,融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兼用典故,意境深远。 | (2)在这首词中,词人写了哪几种“愁”?请简要概括。(4分) 答: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