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长门怨(其一)刘皂雨滴长门秋夜长,愁心和雨到昭阳。泪痕不学君恩断,拭却千行更万行。注释:长门宫,冷宫的代名词;昭阳宫,泛指得宠官妃所居之处。小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长门怨(其一)刘皂雨滴长门秋夜长,愁心和雨到昭阳。泪痕不学君恩断,拭却千行更万行。注释:长门宫,冷宫的代名词;昭阳宫,泛指得宠官妃所居之处。小题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长门怨(其一)
刘皂
雨滴长门秋夜长,愁心和雨到昭阳。
泪痕不学君恩断,拭却千行更万行。
注释:长门宫,冷宫的代名词;昭阳宫,泛指得宠官妃所居之处。
小题1:这首诗描写了长门宫里什么样的环境气氛?第三句中的“不学”二字在诗中有什么作用?(6分)
                                                                                
                                                                                
小题2:诗人把“长门”与“昭阳”对照着写有什么好处?这首诗表现了宫妃什么样的情感?(5分)
                                                                                 
                                                                              
答案

小题1:描写了长门宫不眠的长夜漫漫,秋雨凄凄,环境阴冷的悲凉气氛 (3分)。“不学”二字,将失宠宫妃的泪痕不断与君恩断绝联系起来,形成鲜明对比,揭露出皇帝的无情无义。(3分)
小题1:将“二宫”对照,点明打入冷宫与备受宠爱的天壤之别,对照鲜明,冷暖判然。全篇无一“怨”字,但句句写怨,情景交融(3分)。表现了宫妃失宠后既怀念此前的受宠生活又对皇帝寡情绝义的哀怨愤恨之情(2分)。
解析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题目。(7分)
题龙阳县青草湖①    唐温如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注】①青草湖:位于洞庭湖的东南部,因湖的南面有青草山而得名。“青草湖”与洞庭湖一脉相连,所以,诗中又写成了“洞庭湖”②湘君:尧的女儿,舜的妃子,死后化为湘水女神。
(1)这首诗极有“太白遗风”,请具体说明。(4分)
(2)诗的前半部写景萧瑟,后半部记梦美好,是否矛盾?为什么?(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阅读下面一首小诗,回答①—②两个小题 (10分)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一水:亦作“二水”。
①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的感慨?(5分)
②“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中用了何种修辞方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8分)
湖上晚归
蒋士铨
湿云鸦背重,野寺出新晴。
败叶存秋气,寒钟过雨声。
半檐群鸟入,深树一灯明。
猎猎西风劲,湖心月乍生。
(1)“寒钟过雨声”一句中“过”字很见工力,请分析。(4分)
(2)诗的尾联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春日即事
(宋)吕本中
病起多情白日迟,强来庭下探花期。
雪消池馆初春后,人倚阑干欲暮时。
乱蝶狂蜂俱有意,兔葵燕麦[注]自无知。
池边垂柳腰支活,折尽长条为寄谁?
[注] 兔葵燕麦,两种植物名。语出刘禹锡《再游玄都观》诗,借以形容景象荒凉。
(1)简要说明本诗第三联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4分)
(2)南宋张九成评颔联两句诗说:“人之情意,物之容态,二句尽之。”请简要赏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注:促织,蟋蟀。
(1)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你认为诗的前两句中哪两个字最传神?请简要分析。
(2)这首诗的后两句作者是怎样抒发感情的?请简要赏析。(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