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鹧鸪天(金)元好问①百啭娇莺出画笼,一双蝴蝶殢②芳丛。葱茏花透纤纤月,暗澹③香摇细细风。   情不尽、梦还空,欢缘心事泪

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鹧鸪天(金)元好问①百啭娇莺出画笼,一双蝴蝶殢②芳丛。葱茏花透纤纤月,暗澹③香摇细细风。   情不尽、梦还空,欢缘心事泪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鹧鸪天
(金)元好问
百啭娇莺出画笼,一双蝴蝶殢芳丛。葱茏花透纤纤月,暗澹香摇细细风。   
情不尽、梦还空,欢缘心事泪痕中。长安西望肠堪断,雾阁云窗又几重。
注:①元好问:1190—1257,太原秀容(今山西)人,金亡不仕元。1233年,蒙古军攻陷金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后,元好问与一些官民被羁管在聊城(在山东),过半是囚徒半是苦工的俘虏生活。这首词即写在其作为阶下囚期间。②殢:停留。③暗澹:这里指香气清淡。
(1)下阕“欢缘心事”中的“心事”主要有哪些?(4分)
(2)这首词的上下阕抒情方式有什么不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
答案
(1)对国家灭亡的痛心和郁愤(2分),对家人的思念、对家人处境的担忧(2分)。
(2)上阕间接抒情,通过莺出画笼、蝴蝶殢花、花透月光、轻风送香等美好景象的描写,隐约传达出作者的忧伤(2分);下阕直抒胸臆,以深情难诉、美梦幻空、满面泪痕、愁肠寸断来抒发自己的愁思和郁愤(2分)。
解析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7分)
定风波·暮春漫兴    【宋】辛弃疾
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  
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
【注】①茶瓯:一种茶具。 ②香篆:指焚香时所起的烟缕。
小题1:上片词人通过对“少日”时和“老去”时行为表现和            的对比,抒发了        
                      的感慨。(3分)
小题2:下片的“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一句历来为人称妙。试分析其妙处。(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韩十四江东省觐省①
杜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②,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③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写的。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②老莱衣:相传春秋时隐士老莱子,七十多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使双亲欢娱。③黄牛峡:位于宜昌之西。韩十四去江东探亲要经过此地。
小题1:这首诗的第三联运用了哪几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5分)
小题2: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中蕴含了诗人哪些情感?(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宴散
白居易
小宴追凉散,平桥步月回。
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
残暑蝉催尽,新秋雁带来。
将何还睡兴,临卧举残杯。
小题1:全诗紧扣标题中的“散”字展开,请说说颔联是如何表现“散”的。(5分)
小题2:这是诗人晚年的一首闲适诗,请结合颈联的意象分析诗中的闲适之情。(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词后问题。(11分)
西江月
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 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注]本词写于苏轼被贬黄州之时。
(1)“人生几度新凉?”句中的哪个字用得妙,为什么,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5分)
答:
(2)词中“月明多被云妨”一句意蕴颇丰,请结合本词主旨谈谈你的理解。(6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9分)
玉楼春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彀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注:①縠皱:即皱纱,喻水的波纹。②浮生:指飘浮无定的短暂人生。
(1)“红杏枝头春意闹”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而其中的“闹”字用得尤为精妙,试分析?(4分)
(2)下片即景抒情,“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