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诗歌(6分)登金陵凤凰台李 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

阅读下面诗歌(6分)登金陵凤凰台李 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诗歌(6分)
登金陵凤凰台
李 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 该诗是作者流放夜郎遇赦返回后所作,一说是作者天宝年间,被排挤离开长安,南游金陵时所作。
小题1:“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中用了____修辞方法?
小题2:这首诗的最后一个字是“愁”,请结合尾联简要分析诗人在“愁“什么。
答案

小题1:比喻
小题1:日是帝王的象征,长安是朝廷的所在。“浮云”比喻那些蒙蔽君王的奸邪小人,他们使自己不得见长安,自然不会为统治者所重用。作者愁的是:①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②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
解析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1)把“回头烟柳渐重重”中的“渐”字改为“却”好不好?请简要分析。(4分)
答:                                                                  
(2)这首词的下阕与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有异曲同工之妙,从全词来看,所表达的情感是否完全相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鹧鸪天
辛弃疾
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①突骑渡江初。燕兵②夜娖③银胡簶④,汉箭朝飞金仆姑⑤。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注释:①锦襜:锦衣战服。②燕兵:金兵。也指金国占领区暂时归附的签军。③娖:整理的意思。④胡簶:装箭的箭袋。⑤金仆姑:古代山东鲁国的箭名,见于《左传》。
(1)陆游《小园》诗曰:“骏马宝刀俱一梦,夕阳闲和饭牛歌。”辛词中也有类似的句子,请找出来加以赏析。(3分)
(2)试鉴赏本词所运用的一种最主要的表现手法。(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泊歙浦
[宋]方 岳
此路难为别,丹枫似去年。人行秋色里,雁落客愁边。
霜月倚寒渚,江声惊夜船。孤城吹角处,独立渺风烟。
(1)诗中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氛围?(3分)
(2)“雁落客愁边”是公认的名句,请从“景”与“情”的关系角度简要赏析。(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6分)
清溪行
李白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1)请概括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感情。(2分)
(2)本诗在表达上运用了衬托法与比喻法,请找出句子并简析其表达效果。(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甲)    过华清宫
(唐)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乙)    题华清宫
(宋)杜常
行尽江南数十程,晓风残月入华清。
朝元阁上西风急,都向长扬作雨声。
[注]朝元阁:唐朝宫殿。长扬:指长扬宫,汉代宫殿。
1)从这两首七绝的内容看,他们都属于      诗。(1分)
2)这两首诗所咏对象相同,但写法不同,甲诗是通过描述      ,讽刺了            ;乙诗是通过描绘华清宫凄清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历代王朝
     的感慨。(3分)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诗开头两句犹如电影镜头,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骊山图景。
B.乙诗开头两句描述了诗人长途跋涉到华清宫后所见到的凄迷景色。
C.甲诗语言虽然不用难字,但精雕细琢,雄健豪放。
D.乙诗取景深远,意味无穷,表现了对历史的思索。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