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7分)水调歌头 杨炎正把酒对斜日,无语问西风。胭脂何事,都做颜色染芙蓉。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天在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7分) 水调歌头 杨炎正 把酒对斜日,无语问西风。胭脂何事,都做颜色染芙蓉。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天在闲干角,人倚醉醒中。 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谁是中州豪杰?借我五湖舟楫,去作钓鱼翁。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 【注】五湖舟楫:传说范蠡助越灭吴后,弃官归隐,泛舟于五湖之上。 小题1:(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上片起首两句点明时间,夕阳西斜,词人手持酒杯,临风怀想,突发奇问。 | B.看到江面上芙蓉如被胭脂染过,红艳夺目,词人心中才感觉到真正的快慰。 | C.“尚想暑径菊花丛”化用陶渊明“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意,寄寓田园之思。 | D.最后两句写回首中原故土,不禁涌起报国之情,也就暂时放下归隐的念头。 | (2)上片中,作者借文字表达了怎样的心情?请结合具体词句作简要分析。(4分) 小题2:杨炎正与辛弃疾是至交。有词评家认为,杨炎正的情怀及词风与辛弃疾相类,你如何看待这种认识?结合这首词,联系自己的阅读体验,选择一个方面谈谈你的认识。不少于200字。(10分) |
答案
小题1:(1)(3分)B (2)(4分) 第一问:上片表达了作者满怀愁绪(离愁、哀愁、愁思)的心情。 第二问:示例:“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万斛”极言愁绪之多,将心中无尽之愁比作千顷江水,化抽象为具体,表现了作者内心离愁的深重。 以其他诗句为例,解释合理亦可。 小题2:(10分) 提示:杨炎正因未能施展抱负而欲归隐田园,但又心系国家社稷,寄希望于能有机会为国效力,这样的爱国之情与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表达极为相似。杨炎正词中用意象如“斜阳”、“西风”、“暮江”、“征鸿”等,则与辛弃疾词中的“金戈”、“铁马”、“烽火扬州路”有相似处,也是在比较开阔的景物描写中显示出场面的宏大,其词风与辛弃疾的豪放一样富于艺术感染力。 |
解析
小题1:(1)本题考查古典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表达技巧的鉴赏。词人写芙蓉红艳夺目,是以眼前美景之乐反衬个中心绪之愁。所以选B。 (2)本题综合考查古典诗歌作者情感的体察和古典诗歌语言、表达技巧和意境的鉴赏。举出合理的诗句,1分;结合内容合理进行分析,2分。 小题2:本题考查基于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对文本意蕴的思考、领悟与阐释。明确观点,2分;能结合词句阐释,3分;结合阅读体验分析,3分;语言表达,2分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天花寺 (宋)吕夷简 贺家湖上天花寺,一一轩窗向水开。 不用闭门防俗客,爱闲能有凡人来? 注:贺家湖:又叫鉴湖、镜湖,在今浙江绍兴市南。唐开元中,著名诗人贺知章还乡为道士,“求用宫湖数顷为放生池,有诏赐镜湖剡川一曲”(《新唐书·隐逸传》)。 (1)诗人主要是从哪个角度来写天花寺的?在诗人笔下,天花寺的环境具有怎样的特点?(4分) (2)诗的后两句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4分)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11分) 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 辛弃疾 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 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如今憔悴赋招魂,儒冠多误身。 【注释】耒阳,即今湖南省耒阳县。张处父生平不详,为词人好友。推官,是州郡的属官。据考,淳熙六年(1179)或七年,作者任湖南转运副使和安抚使时写了这首词。 小题1:“山前灯火欲黄昏”中的“欲”具有怎样的艺术效果?简析“鹧鸪”在词中的意蕴 (5分) 小题2:词的下阕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请结合词句加以分析。(6分)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11分) 满江红 怀子由作 苏轼 清颍东流,愁来送、征鸿去翮。 情乱处, 青山白浪,万重千叠。孤负当年林下意,对床夜雨听萧瑟。恨此生长向别离中,雕华发。 一尊酒, 黄河侧。 无限事,从头说。相看恍如昨,许多年月。衣上旧痕余苦泪,眉间喜气占黄色。便与君,池上觅残春,花如雪。 【注】①元祐七年(1092)为颍州 (州治今安徽阜阳) 知州时作。子由:作者弟苏辙的字,时在汴京。②林下:山林家园之中,指退隐之处。③占黄色:古代有种说法, 眉间有黄色是喜庆的征兆。 小题1:这首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从全词来看,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加以赏析。(5分) 小题2:“对床夜雨听萧瑟”一句,有人认为是词人怀想过去,有人认为是感伤“现在”,你认为呢?请简要说明。(6分)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 采桑子 欧阳修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谒金门 李好古 花过雨,又是一番红素。燕子归来愁不语,旧巢无觅处。 谁在玉关劳苦?谁在玉楼歌舞?若使胡尘吹得去,东风侯万户。 [注]李好古,南宋末年人,自称“江南客”,著有《碎锦词》。 小题1:《采桑子》一词描写了什么时节的景色?它是通过哪两个典型意象表达出来的?(2分) 小题2:这两首词都写到了“燕归来”,但它们归来时面对的景象各有什么不同?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①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登岳阳楼②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注]①乾元二年(759),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时作此诗。 ②大历三年(768)冬,诗人自公安(今属湖北)到达岳阳(今属湖南)后所写的。 (1)李诗中“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人们普遍认为“雁引愁心去”要比“雁别秋江去”更好。请你把两句作简要比较,说说前句好在哪里。(4分) (2)请结合诗人的经历和诗歌的内容,谈谈两首诗歌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4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