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诗歌鉴赏(6分)阅读下面一首咏梅词,回答问题。渔家傲 李清照雪里已知春信到,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

(一)诗歌鉴赏(6分)阅读下面一首咏梅词,回答问题。渔家傲 李清照雪里已知春信到,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一)诗歌鉴赏(6分)
阅读下面一首咏梅词,回答问题。
渔家傲 李清照
雪里已知春信到,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小题1:这首词中词人着意刻画出梅花的什么特点?(2分)
答:
 
小题2:词人为塑造形象运用了很多手法,你对其中哪一种手法的运用感受最深?请结合词句作简要分析。(4分)
答:
 
 
 
答案

小题1:(2分)这首咏梅词描写了梅花婀娜多姿的俏丽风韵,赞美了梅花傲对冰雪的高洁品格,表现了作者超凡脱俗的崇高人格。
小题1:(4分)上阕,写梅景,即描写梅花的形态,主要采取了衬托和拟人的艺术手法。先是用“雪”和“春信”、“寒”和“琼枝”相衬,以使梅花傲寒不群的品格表现的更突出,更鲜明,后用“香脸半开”、“玉人浴出”,形容梅花新蕾的秀美、妖艳,以人拟花,以花类人,形象生动,引人入胜。下阕,写梅情,即表现赏梅的情致,主要采取了描写、抒情和议论相结合的艺术手法。先是用明月映照雪地,营造出一个玲珑剔透、冰清玉洁的赏梅环境,并进一步烘托了梅花的圣洁,后又描写了人们踏着白雪,顶着明月,饮酒赏梅,发出了“此花不与群花比”的感叹。
解析

小题1:略
小题1:(手法只需答出其中一点,关键看分析)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10分)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小题1:本诗大量使用叠字,或描绘景物,或刻画形象,或叙述情境,无不生动传神。仿照下面的示例,再从诗中找出两处进行赏析。(4分)
示例:“皎皎”:突出织女星的光辉,使人联想到织女娇艳的容颜。
 (1)参考示例:“纤纤”极言手的细长秀美,(1分)使人联想到她优雅的体态和温柔的气质;(1分)
                                                                                   
                                                                                     
小题2:本诗与秦观的《鹊桥仙》都以“牛郎织女”为题材,试简要分析二者抒发的情感的不同。(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南征  
杜甫
春岸桃花水, 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 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 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 未见有知音。
       【注】此诗是大历四年(769)春,杜甫由岳阳往长沙途中所作。
这时距他去世只有一年。
小题1:根据诗中的描述,概括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3分)
小题2:首联描写了一幅怎样的景象?它在诗中有何作用?(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诗,按要求回答下列各题。
鹧鸪天
陆游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①行穿竹,卷罢《黄庭》②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③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注释]①玉瀣:美酒。 ②《黄庭》:道家经典著作。③元:通假字,同“原”。
小题1:请分析首句中“苍烟落照”四字的作用。         (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这首词抒写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联系具体词句进行赏析。 (6分)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完成下列各题。
临  江  仙
徐昌图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长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注:①浮生:一生。古人语“人生世上,虚浮无定”,故曰“浮生”。②飘蓬:飘浮无定之意。
小题1:上阕中“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这两句写景,流露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5分)
小题2:有人认为下阕中的“酒醒”后三句与柳永的《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看法。(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下列各题。
【双调】折桂令 九日
张可久
刘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杯错落,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胡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注]①九日:九月九日重阳节。②张可久:元代散曲家。③翠袖:指女子。
小题1:“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两句中各有一字表现力很强,请找出来并简要分析。(6分)
小题2:分析“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三句曲词营造的意境及抒发的感情。(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