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各题。(共6分)[中吕] 普天乐滕 宾①(其一)柳丝柔,莎茵②细。数枝红杏,闹出墙围。院宇深,秋千系。好雨初晴东郊媚,看儿孙月下扶犁。黄尘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各题。(共6分)[中吕] 普天乐滕 宾①(其一)柳丝柔,莎茵②细。数枝红杏,闹出墙围。院宇深,秋千系。好雨初晴东郊媚,看儿孙月下扶犁。黄尘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各题。(共6分)
[中吕] 普天乐
滕 宾
(其一)柳丝柔,莎茵细。数枝红杏,闹出墙围。院宇深,秋千系。好雨初晴东郊媚,看儿孙月下扶犁。黄尘意外,青山眼里,归去来兮。
(其三)翠荷残,苍梧坠。千山应瘦,万木皆稀。蜗角名,蝇头利。输与渊明陶陶醉,尽黄菊围绕东篱。良田数顷,黄牛一只,归去来兮。
注:①滕宾,主要活动于元武宗至大到英宗至治年间(1308—1323)。至大年间任翰休学士,出为江西儒学提举,后弃家入天台为道士。《[中吕]普天乐》是滕宾写的系列无题小令,这是其中的第一、第三首。
②莎茵:像毯子一样的草地。
小题1:第一首中“数枝红杏,闹出墙围”是从宋祁的《玉楼春》“                      ”和叶绍翁的《游园不值》“                         ”的名句化用而来。(2分)
小题2:作者在诗中抒发了哪些情感?请任选一首,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4分)
答案

小题1:、第一首中“数枝红杏,闹出墙围”是从宋祁的《玉楼春》“ 红杏枝头春意闹  ”和叶绍翁的《游园不值》“      一枝红杏出墙来    ”的名句化用而来。(2分)
小题2:作者在诗中抒发了哪些情感?请任选一首,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4分)
第一首描摹出了春天的秀淡明丽、富有生机等特征,表现了诗人面对美好自然风光的无限喜悦之情; “儿孙月下扶犁”等场景的设想流露出了诗人恬淡、闲适的心境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倾慕之情。
第二首用“残”“坠”“瘦”“稀”写出了秋天百卉凋零、草木摇落的萧瑟景象,表明时光飞逝,诗人因自己未能及早归隐田园而心生悔恨之情;“蜗角名,蝇兴利”,则直接抒发了对官场的厌弃之情,对名利的鄙视之意;“黄菊围绕”“良田数顷,黄牛一只”通过预想中的田园生活,表现其浩然归志。
解析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1)  这首词的哪一个字写出了秋天怎样的景色特征?这个字使你联想到《沁园春·长沙》怎样的景象?(4分)
(2)这首词在满腔热情地歌颂革命形势的同时,也流露出对斗争的艰难曲折的感慨。词中哪个短语流露了这种感慨?请作简要赏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诗歌,按要求做题。(4分)
中吕   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
王实甫
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见杨柳飞绵滚滚,对桃花醉脸醺醺。透内阁①香风阵阵,掩重门②暮雨纷纷。
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今春香肌瘦几分?缕带宽三寸。
注释:①内阁:深闺,内室。  ②重门:庭院深处之门。
诗歌中的“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这些诗句颇为精妙,就表达技巧和语言特色方面加以赏析。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下列各题。
题西溪无相院①
张先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②中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
【注释】
①无相院:即无相寺,在湖州西南黄於山,始建于吴越。
②鉴:镜子。
小题1:“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这两句诗写景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小题2:张先在当时就有一个绰号,叫做“张三影”,这首诗也多处写“影”,有明写有暗写。请找出两处暗写“影”的诗句,并加以说明。(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听流人水调子
王昌龄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注]流人:流落江湖的乐人。水调子:水调歌。这首诗大约作于王昌龄晚年赴龙标(今湖南黔阳)贬所途中,写听筝乐而引起的感慨。
(1)本诗有两个写景的句子,任选其一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
(2)这首诗中“断弦”二字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请就“断弦”这一细节作简要分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望江南超然台①作
苏 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②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1)词的上片写了些什么景?通观全词,在写景上有何特色?(4分)
(2)从这首词中,你读出词人怎样的情感?(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