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0~11题。(9分)润州听暮角①                             (唐)李涉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0~11题。(9分)润州听暮角①                             (唐)李涉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0~11题。(9分)
润州听暮角①
                             (唐)李涉
                   江城②吹角水茫茫,曲引边声怨思长。
                   惊起暮天沙上雁,海门斜去两三行。
 ①文宗时,诗人曾被流放康州,此诗很可能是作于迁谪途中。
②江城:临江之城,即润州。
10.诗人选取了哪些典型的意象?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4分)
                        ▲      ▲      ▲                                                       
11.本诗是李涉很有名的即景抒情之作,请具体分析其以景传情的写法。(5分)
                        ▲      ▲      ▲                                    
答案
10.(4分)典型的意象:号角、江水、沙漠、鸿雁等。(2分,答出两点得1分)营造了一种荒凉与寂寞的意境。(2分)  
11.(5分)诗的前两句巧妙地借助幽怨的边声和茫茫的江水,将抽象的心中的思乡之情,作了形象具体的刻画。后两句借写鸿雁受惊吓腾空远飞,表达自己远离家乡思乡却不得归的惆怅,进一步寄托更强烈的思归之情(意思对即可)。
解析

举一反三
赏析下面一首诗歌,回答18-19题。(6分)
孤 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18.古人有“一诗之眼”与“一诗之骨”的说法:“诗眼”,指诗中最能表现情感意味、
精神内涵的“词(字眼)”;“诗骨”,指诗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统率作用的“句”。上
面这首杜诗,其“诗眼”是      。其“诗骨”是                  。(2分)
19.联系全诗,说说尾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诗意?(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8—9题。
清江曲
苏 庠
属玉双飞水满塘,菰蒲深处浴鸳鸯。
白蘋满棹归来晚,秋著芦花两岸霜。
扁舟系岸依林樾,萧萧两鬓吹华发。
万事不理醉复醒,长占烟波弄明月。
【注】①属玉:水鸟名。  ②白蘋:水中浮草。
8.结合诗句说说诗中刻画了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5分)
答:                                                                  
9.有人认为诗歌的前四句是描写了诗人一天所见的景色,也有人认为是诗人常年生活的缩影。你同意哪种观点?请说说你的理由。(6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代乐府诗,回答后面问题。(7分)
苦寒行
南宋 刘克庄
十月边头风色恶,官军身上衣裘薄。押衣敕使来不来?夜长甲冷睡难着。
长安城中多热官,朱门日高未启关。重重帏箔施屏山,中酒不知屏外寒。
(1)从本诗中可以看出南宋边疆的官军生活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3分)
(2)本诗主要运用了哪一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
舟行青溪道中入歙
(宋)方回
蕨拳欲动苕抽芽,节近清明路近家。
五日缓行三百里,夹溪随处有桃花。
注:蕨拳,指蕨芽,其端卷曲,状如小儿拳头。
(1)第一句中“欲动”二字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2分)
(2)结尾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
卜算子                  葛立方
袅袅水芝红,脉脉蒹葭浦。淅淅西风淡淡烟,几点疏疏雨。   草草展杯觞,对此盈盈女。叶叶红衣当酒船,细细流霞举。
水芝:荷花异名。流霞:本为神话中的仙酒,这里指美酒。
这首词使用叠字多而且好,前人周密曾赞曰“妙手无痕”。请结合全词分析其艺术效果。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