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句和翻译。(10分)(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划线部分断句。(4分)曲江廖燕曰予读先生所评诸书领异标新迥出意表觉千百年来至此始开生面呜呼何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划线部分断句。(4分) 曲江廖燕曰予读先生所评诸书领异标新迥出意表觉千百年来至此始开生面呜呼何其贤哉虽罹惨祸而非其罪君子伤之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好饮酒,善衡文评书,议论皆发前人所未发。(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鼎革后,绝意仕进,更名人瑞,字圣叹,除朋从谈笑外,惟兀坐贯华堂中,读书著述为务。(3分) |
答案
(1)曲江廖燕曰|予读先生所评诸书|领异标新|迥出意表|觉千百年来|至此始开生面|呜呼|何其贤哉|虽罹惨祸|而非其罪|君子伤之(2)①喜欢喝酒,善于品评文章,所发的议论都是前人所不曾说过的。“衡”、“所未发”各1分,句意1分。②由明入清以后,(先生)断绝了仕进的念头,改名为人瑞,字圣叹,除了与朋友亲人谈笑外,就是独自端坐在贯华堂中,致力读书著述。“绝”、“为务”各1分,句意1分。 |
解析
无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问题。(7分)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作者是采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3分) (2)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4分) |
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8-9题 春闺 张仲素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 古意 王驾 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小题1:这两首诗都写思妇怀人,在抒情方式上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5分) 小题2:杨载《诗法家数》中说,绝句“婉转变化,工夫全在第三句”。试选择一首诗,分析第三句在整首诗中的作用。(6分) |
阅读李白的《长相思》,完成后面题目。(7分) 长相思 李白 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箪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注】美人,借以寄寓个人政治理想。 (l)“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箪色寒”,从哪几个角度写出深秋怎样的特点 ? (3分) (2) 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4分) |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问题。(11分) 柳梢青·春感 刘辰翁① 铁马蒙毡,银花②洒泪,春入愁城。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 那堪独坐青灯。思故国,高台月明。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 ①刘辰翁:南宋末年人,曾入文天祥抗元部队之幕府,宋亡后隐居不仕。 ②银花:元夜彩灯中蜡烛的烛花。 小题1:这首词写的是元宵节之感,上片却说“银花洒泪”,这是用了何种修辞?展现了整个城市当时是处于怎样一种情景之中?(6分) 小题2:诗词创作有实笔有虚笔,所有回忆的、想象的、概括的、抽象的内容等都是虚笔,这首词的一大特点就是“虚处见意”。请具体分析一下末尾三句是如何体现“虚处见意”,并说一说这样写的好处。(5分) |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8分) 折桂令·微雪 无名氏 朔风寒吹下银沙,蠹砌穿帘,拂柳惊鸦,轻若鹅毛,娇如柳絮,瘦似梨花。 多应是怜贫困天教少洒,止不过庆丰年众与农家。数片琼葩,点缀槎丫①。孟浩然容易寻梅,陶学士②不够烹茶。 【注】① 槎丫:树木枝杈歧出貌。②陶学士即陶谷,五代时名士。性好茶事,曾得党太尉(党进)姬,命掬雪水烹茶,并戏之日:“党家应不识此?”姬日:“彼粗人,安知此,但能于销金帐中,浅斟低唱,饮羊羔酒耳。哪有这种风味。”后“陶学士”遂为风雅之士的代名词。 (1)作者善于从细微处表现下雪的情趣,请从这一角度赏析“蠹砌穿帘,拂柳惊鸦”。 (4分) (2)这首元曲的下阕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情感?请作简要概括。(4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